微故事|晚年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老吳與老周曾經搭班子,共事多年,配合默契,關系融洽,同年退休,同住一個院子。前三十年老周羨慕老吳,後三十年老吳羨慕老周。
老吳
老吳十七歲當兵,在部隊從基層做起,經多年努力學習和刻苦磨煉,提到了團級崗位,後轉業到地方任職,又經組織多次重用提拔,任了地方要職。多年在部隊帶兵軍事化管理,他養成了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工作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單位職工都懼怕他敬重他。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學老師,為他生育了兩個兒子,小名大毛、二毛。
老吳對兩個孩子從小要求嚴格,放學回家必須先做完作業,預習好第二天的課程後,才能出去玩。在妻子的精心管理和輔導下,兩個孩子非常懂事争氣,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是學校的佼佼者,名副其實的學霸,高中畢業,大毛、二毛都考上了985重點大學,單位所有人都以老吳的兩孩子為榜樣來教育自家的孩子,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紛紛伸大拇指,贊不絕口。老吳兩口子走到哪裡都迎來别人羨慕的眼光,事業有成,兒子争氣,說不出的喜悅和滿足。
兩兒子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考上了研究生,學的都是熱門專業,研究生畢業分别去國外留學,大毛去了美國,二毛去了加拿大,讀完博士都留在國外安了家,一直到老吳退休,兩兒子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更多的是打電話打視頻。
老吳退休的第七年,老伴因病去世,由于平時生活日常都由老伴打理,老吳的生活一下亂了套,以前在單位工作忙,根本沒時間學做家務,現在除了簡單煮面、炒飯,其他的都不會做,自己的日常也變得一團糟。兩兒子知道老爸的情況,給他請了一保姆。
老吳的生活雖有了保障,但一個人的日子冷冷清清,大毛二毛要幾年才回來一次,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出門,一個人回家,他是軍人出身,一身正氣,又沒有别的愛好,多數時候是走在街邊看别人下象棋,或是去河邊走走看别人釣魚,經常孤單一人,走走停停。
一個周末的晚上,保姆有事回了鄉下,老吳一個人在家,客廳的燈閃了幾下不亮了,他找到電筒,搭上凳子查看,不小心腳踩滑摔了下來,在家躺了三個多月,大毛回來看了一次,二毛隻是打了幾個電話,工作抽不開身一直沒得回來。傷好後,老吳走路沒以前健步了,走多了會疼,隻在院子附近和周圍慢慢走。
有時候想兒子孫子了,就打打視頻,暫緩思念之苦。每每聽到院子裡老周家屋裡傳出的吵鬧聲,也是羨慕不已。
老周
老周與老吳一樣,都在單位重要崗位任職,妻子是名文員,也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從小就搗蛋,不愛讀書,從小學到初中,成績在班上都是墊底。為這事,老周常常拿老吳家的兒子來教育自己的兒子,說過也打過,一點不管用。他就不明白了,同樣的學校、差不多的家庭環境,怎麼自家的兒子就這麼差勁?除了在學校惹禍添麻煩,沒一件事讓他臉上有光。
兩個兒子初中畢業後沒考上高中,去讀了當地的職校,畢業後老大内招進了國土部門,老二進了地方一國企工作。可能懂事比較遲吧,兩兒子工作後倒還省心,人緣關系處得好,工作也肯吃苦了,沒幾年就當上了中層幹部,也結婚成了家,大兒子家添了一個孫子和孫女,小兒子家添了一個孫女。
退休後,老兩口也和平常人一樣,一起上街買菜,一起外出散步。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兩口子忙得不亦樂乎,大兒子和小兒子一家全部趕來,孫子孫女們追追跑跑,好不熱鬧。左一個爺爺右一個奶奶,老兩口又是親又是抱,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每次兒子們兩家離開後,老兩口要收拾很久,但心裡是高興的,每到周末就盼着他們來麻煩。有時很久沒來,老兩口就親自上門去服務,由于同住一個城市,他們去來也方便,早上出門,晚上就可回來。
感悟
老吳與老周,年輕時都在一個單位工作,同在重要崗位,工作上風聲水起,政績累累,電視、新聞每天都有他們的影子,同城的人沒有不認識的。在他們的手下,培養了不少幹部,也提拔了不少幹部。在位的時候,兩家人的門庭可說是人來人往,熱熱鬧鬧。
在孩子的培養教育上,學習資源差不多,也沒有誰對誰錯,老吳的孩子是衆多家庭的榜樣,也是父母臉上的榮光和驕傲,都希望孩子飛得高走得遠,有出息,這沒錯。老周的孩子,搗蛋惹事,不是讀書的料,另謀出路,留在了小地方工作,留在了父母身邊,也沒錯。
觀老吳老周的晚年生活,退休後都是普通的市民,都過着平常人的生活,沒有誰比誰更好,都是各自的宿命,曾經的風風光光、鮮衣怒馬也隻是彈指一揮間,舊時光罷了。
塵世間,每個人都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是世人的評判和說辭,自己的生活自己過,冷暖自知。比起那些名和利,健康、自在、不悔恨,不虧欠,發自心底的笑容,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