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磚引玉

原創作品,文責自負。

      昨天頭條看見一則新聞,說的是沈鵬老先生為江陰朝宗門書寫的一副對聯,對聯是

      朝宗納吉 古邑彙祥雲萬家燈火

      天地迎春 江城融瑞氣曠世煙霞

      賞閱再三,似乎覺得有幾處可待商榷,如朝宗對天地,萬家對曠世,另外,江城代指江陰,有點泛泛。一般而言,曆史文化範疇裡,江城專指武漢。唐代谪仙李白曾寫過江城五月落梅花詩句,後世遂視江城為武漢之别稱,約定成俗沿用至今。

      故不揣冒昧,抛磚試修改數辭,以期方家賢達指正。

      現如下

      江河納吉 古邑彙祥雲萬家燈火

      天地迎春 朝宗融瑞氣千古風華

      江陰地處長江之岸,古代又稱澄,是因為有條運河從無錫到江陰,叫錫澄運河,是宋代開鑿的。

      故首聯首句用江河替代朝宗,也和下聯天地對仗了,朝宗置換到下聯,替代了江城,千古風華替代了曠世煙霞。

      為什麼用千載風華替代曠世煙霞,主要有如下幾點淺見愚識。

      其一,萬家對曠世,似乎欠工整。其二,曆史上,江陰出過許多名人。春秋時的吳國公子季劄,三讓王位,掛劍徐君之墓,出使魯國觀樂禮而做出精辟恰當評價,實為中國最早文化藝術鑒賞評論家,死後葬于江陰申浦,後人尊為江陰人文之祖。

      此外,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也是江陰人,千古奇人,華夏榮之。另有民國時的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劉半農的故裡,也是江陰。文風昌延,千年不絕。其他諸賢也就不一一例舉了。

      故用千古對萬家,風華對燈火,風華和燈火都是并列結構。原先拟用千古風流,有友人指出,風流對燈火欠妥,不太工整。因為風流古代時是主謂結構,而燈火是并列結構。斟酌再三,遂用千古風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