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傳播對内容輸出者的啟示
曾經存在于幻想中的人工智能,正在飛速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進而産生社會變革。
當我們還隻着眼于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時,有人已經緊跟時代的步伐,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進入了新的時代。
《AIGC傳播時代》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平台主任喻國明所著,旨在探讨AIGC傳播時代媒介的變化、人機互動的變化與人的變化。
當AIGC照進現實生活,又能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一、價值認知
一條信息是否有價值,得看接收的人有着怎樣的價值認知。
當我們接收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寬泛的時候,價值認知的形成就不再僅僅依靠長輩的影響和課本的學習,有太多的因素介入其中,影響着我們的價值認知。
其中,主要因素分别是時間價值、社會聯系、他人認同、知識價值、價格吸引、技術吸引。而時間價值、社會聯系、他人認同和知識價值是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幾個因素。
我們作為社會這個整體中的一份子尋求認可,于是主流和大衆的觀點一般情況下也會成為我們的觀點,這些觀點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認知。
對于父輩們來說比較實際的價格吸引,則對我們影響不大,當手機支付越來越普遍的時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金錢就慢慢抽象成了手機中的一串數字,沒有真切把錢給出去的實感,也不會再把價格作為首要的考慮因素。
于是我們判斷一個事物的價值時,考慮的通常是需要付出多少時間成本、能獲得什麼樣的知識、對于自己的人際關系有什麼影響。
而AIGC在基于大數據和算法的基礎上,往往能達到符合閱讀者價值認知的效果,同樣的作為一個輸出者,要讓自己的輸出内容有價值,也不妨從這幾個因素去考慮。
二、傳播價值
如何衡量傳播價值?重點是受衆的注意力。
在信息社會中,受衆的注意力就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維系和把握公衆注意力是傳播價值産生的源泉所在。
但光有注意力有時候也并不能産生實際效益,隻是由于缺乏影響力造成的。傳播影響力實際上包含了對公衆注意力的獲取和内在心理機制變化兩個層面,從而讓受衆有意無意地被信息中的内容所影響,進而産生後續行動。
因此,作為内容輸出者,要注意你的内容要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前提和資源,但要想獲得收益,你的内容還需要有影響力,能讓讀者有所收獲。
當AI創作越來越多的今天,競争越來越大,想做一個合格的内容輸出者,不僅要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有知識輸出的思維邏輯,不是你有什麼就輸出什麼,而是要讓你輸出的内容能讓讀者感興趣有收獲。
創作不是自娛自樂的自嗨,而是創作者和接收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