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支點,我要撬動整個不開心

生活,如果隻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過着,那歲月終有盡頭,最後駐留的應該還是迷茫與蹉跎。

成長,總會在歲月中留下痕迹,但如果沒有記載,也終會消失,先從這個物質的社會,物質的人性,然後再從人的記憶中,慢慢淡化,直到無影無蹤。

最近,翻看了大學時記錄的文字,那會的青澀無知,每天寫到的都是今日的心情,今天去了圖書館,或者今天和好友一起逛街,今天有什麼課,下課後又幹了什麼,臨近期末考試,我是如此的緊張,周圍的同學是如何奮進。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都是關于學校的事情,關注的也都是學習的事情,好像青春期的懵懂還沒有在我身上體現出來。

翻看到剛畢業的時候,那會在北京工作,每日的生活重點都是老闆今天怎樣怎樣,和組裡的同學關系怎樣怎樣,可以看出在工作的起始點,我就是一個特别關注别人評價的人,我的工作重心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但我工作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得到老闆和同事的認可和贊賞。

再看5年前的文字,裡面大部分記載的都是對浪漫主義的憧憬,像一個幻想症患者一樣,抒寫的文字都是自己虛構的畫面,有幸福的文字,有悲傷的文字,有浪漫的愛情故事,有現在的苛刻要求,什麼正反兩極的想法都有,但總體而言,像是一個夢幻中的人,對未來還是有所期待。

最近的我,是一個職場7年的打工人,是一個結婚5年,當媽3年的人,我的文字中記錄最多的還是上班那些事,那些人,好像家庭生活沒有讓我産生任何的想法,我忽略了這部分感受。

于是,我開始反思我的成長,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那麼在乎别人對我的評價,我依然放不下工作,在工作中我依然是那麼拼,而我拼的目的依然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認可。我不是一個事業心特别重的人,但是對于工作這件事的執着好像一直沒變,一直沒有成長,至少從對待工作的心态上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家庭生活上其實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從單身到結婚,一個人生活到兩個人生活。從結婚到生育,從兩個人生活,到5個人生活(加了公公婆婆),人們都說這個世界上最難處理的關系是婆媳關系,但在我這好像并沒有,婆婆對我足夠好,我也足夠感恩他們的付出,對于孩子的教育和養育,我們都是商量着進行,沒有因為溝通不暢導緻關系危機。所以在家庭中所有事情都很順滑的進行,沒有大的問題,就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反思,也就沒有深入的思考。在家庭生活上,我可能有着天賦般的優勢,所以也不算成長,隻能說是潛能激發後産生的正面效果,從這一點上說我在生活上隻發生了改變,但也算不上成長。

我認為的成長,應該是經曆一些痛苦的事情,心态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脆弱敏感,從原來的不理解,執拗到後來的内核穩定,可以理解任何事的發生,可以釋然,這是成長。但看這幾年,我好像并沒有,之前在乎的現在依然在乎,之前放不下的現在依然放不下。

或許我真的需要一個支點,去撬動我的思想,讓我能夠豁然開朗,能夠坦然面對,我想,這或許是一本書,或許是一次旅行,或許是一個智者,或許是一件事情,反正我需要。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