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喂魚随感
天氣晴好的日子,晨昏被拉得細長如綢。光線溫柔,從曉白塗抹至暮色。
一個人的良辰,是獨自去池塘喂魚的時光。
提着一桶飼料,走在小路上,看見榨樹旁的木槿花開的熱烈,像怯羞的少女。
我摘下一朵低眉,輕嗅。我喜愛這花香,感覺它懂我。有些花香天生和我對味,一聞就知道。比如栀子、茉莉、荷花等,我都喜歡。
花和人一樣,氣味相投才好。不然再美也不關咱事。遇見懂自己的人,就像看到心愛的花。
來到小池邊,我舀起一瓢飼料,用力甩向水中央。不一會兒,小魚兒聽見響聲,歡快地遊過來,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十分歡騰。
幾隻白鹭站立在堰埂上,展開潔白的翅膀,消失在林子深處。
我無比迷戀這種甯靜的氣息,往回走的時候,我找了一處樹蔭坐下來,任由溫柔的晚風拂過臉龐,仿佛能吹透心田,帶走所有的疲憊。
前頭鄭院子上空,飄來了淡白色的炊煙,伴随着誘人的香氣,散散淡淡地一直飄到晴空裡去了。
我癡癡地望着炊煙一點一點散在天空裡,直到它完全消失,然後又有一柱新的炊煙升起。
我特别喜歡鄉村的炊煙,它就像一曲動人的歌曲。
我認為,鄉村的炊煙最有煙火氣息,它如同一首悠揚的甯靜詩,升在村莊的天空之上。
炊煙與小村莊緊密相連,在柴火竈旁,它與我燒飯的身影相依相伴。
空氣中漸漸彌漫着秋天的味道。山坡上,茅草在風中搖擺着長長的白穗子,樹木也搖響了所有的枝條,在高處與青草唱和齊鳴。
小池上方的藍天似乎把湖水也染成了藍色,稻田邊的青草黃了又綠,綠了又黃。
記得小時候,跟看大人們在田裡幹活時,我常常被那些野草和野花占據了全部的心思。
通常是幹不了幾分鐘,我就會放下手中的農具,去摘下一捧成熟的酸棗,在衣服上蹭一蹭就吃了起來,邊吃邊欣賞着地上的野花。
那時我的婆婆(奶奶)常常責備我,一個女娃不學會幹活,長大了嫁不出去啊。但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嘴裡的酸棗,又酸又甜,色澤鮮紅,像極了西沉的太陽。
夏天過得真快,一晃眼八月又要完了。
今早上去買菜時,發現菱角和冬棗已經新鮮上市,月餅也擺滿了貨架。
我數着日子,看着它們一天天滑落。蓮池的荷葉底染上了的秋色,沖田的稻子正漸漸金黃,低垂的谷穗在微風中輕輕擺動,宛如大地的音符,演繹着收獲的序曲。
夕光靜谧而安詳,很快,它們隐去,與暮色融合在一起,最終消失在天際。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