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生性敏感

圖文/喜悅

...


向内探索,适合于生性敏感的人。因為他更能體驗内在感受的部分。更能體驗那遍布于生命空間裡的挫敗感。

别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足以讓他動蕩不安。他也因此會受許多的苦。

但這是極好的,對于内在探索者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這條路需要這些瞬間,來讓自己了解一些重要的信息。

是的,受苦源于對外相的認同,它是内在的小我造成的,但,當有意識地受苦時,内在的小我也會因此而消失自己。

當内在的小我無數次地積累痛苦,讓自己苦不堪言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機會來到——認識自己——全面地認識自己。

那個生性敏感會創造出這樣一個“機遇”來。

“為什麼我會如此受苦”,那個疑惑發生的時候,就為自己打開了一條新的出路。會開始了解那個造成這一切的原因。

而對于那些很難體驗到挫敗感的人來說,這個發生就會來得比較遲。

并不是說他的生命裡沒有挫敗,隻是他并沒有把這個挫敗當成一會兒事,他會用許多方式消融這個挫敗感。

而那個生命敏感的人,會覺得很難,他會時常扮演那個受害者的角色,也通常扮演加害者的角色。

無論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是内在自我的“依靠”,它需要借助這些身份來存在。

很顯然,無論是受害者或者加害者,都會使寄居“自我”的當事人感受到更多的緊張不安,焦慮與恐懼。

“敏感”,是一個信息,是生命靈動的信息,也就是說,它更貼近生命真實的部分,更渴望了解那個生命的真相。

所以,它處于這樣一個“分界線”上,它無法成為這個世界上的成功者,因為它沒有強大的支撐——成熟健全的心智——膽識與魄力。

它不具備這些,盡管它很渴望成功,但它體驗到的卻是成功的艱難。

可是,對内在探索來說,對于生命來說,這又是極其珍貴的資糧——這意味着有更好的出路存在——與光明相見的出路。

當了解發生的時候,它會對自己以這樣的存在出現而感到欣慰,它不會在否定和貶損自己,它開始感恩生命的恩賜。

感恩自己的生性敏感,引領自己受苦,也引領自己了解痛苦,穿越痛苦。

而他亦會因此認識到那個自己“王者”的存在——内在探索。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

……

——#内在探索#回歸自己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