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B(15)進退自如

郝軍生意破産後轉戰房屋中介,剛開始那幾年業務不錯,最近一段時間雖然交易慘淡,不過在首都有兩套房子保底: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即便當月沒有收入,生活也有保證。


十多年前郝軍大專畢業在省城打工,雖然賺得不多養活自己綽綽有餘。

就在郝軍在省城過着四平八穩的生活悠閑自得的時候,在鋼鐵公司做銷售經理的叔叔給郝軍抛來了橄榄枝:“小子,最近怎麼樣?”

“撐不着餓不死的節奏。”郝軍對這個家族裡的權威人物一直是敬畏心理,不敢多言。

“計劃就這麼過下去?”叔叔發出靈魂拷問。

“隻能這樣。”郝軍不卑不亢。

“靠自己闖出路成家?”叔叔少有這樣的耐心拉家常。

“還能怎樣?父母幫不上忙。”實話實話,當農民的父母收入有限,家裡還有弟弟要上學。

“我這裡缺人手,想不想過來?”叔叔搞懂郝軍現狀發出邀請。

“我行嗎?”郝軍在叔叔面前一直不自信,不敢自信。

“就說想不想來,痛快點。”叔叔的耐心快到頭,語氣有點不耐煩。

“叔叔感覺我行,我巴不得過去。”郝軍鼓起勇氣。

“等你!”大忙人叔叔果斷挂了電話。


當天晚上郝軍失眠了,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畢竟剛進入社會無法把控前途,思前想後還是想聽聽父母的意見。

“你叔叔讓你過去是看得起你,你堂哥早就想跟着你叔叔都被拒絕,看來你要走狗屎運。”父親的話燃起了郝軍的希望。

“過去聽你叔叔的話,跟着他準沒錯。”母親近乎崇拜的口氣堅定了郝軍北上的決心。

辦完工作交接手續,郝軍連夜北上。

走程序,郝軍面試公司銷售員,其實就是叔叔的助手。

入職之後,郝軍幾乎成了叔叔的私人保镖,和叔叔同進退。

跟着拜訪客戶,應酬,出差,簽合同,訂車票,找住宿一直都是郝軍親力親為,叔叔在場上應酬,郝軍擋酒,叔侄配合默契。

郝軍跟着叔叔天南海北跑業務,處處留心生意上的翹翹,一年以後,一些小生意郝軍在叔叔背後的指點下也能簽單,收入也水漲船高。


在公司内部,同事們也賣叔叔個薄面,郝軍很快如魚得水,成了叔叔的得力幹将,第三年郝軍在首都按揭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算是站穩了腳跟。

人長得精神,業務做得好,又背靠銷售經理這棵大樹好乘涼,郝軍成了公司辦公室裡小姑娘追逐的目标,入郝軍法眼的是東北姑娘曹璐。

高挑的身材,潑辣的性格,剛剛對郝軍的口味,兩個人走在了一起。

鮮花、禮物、請客……一系列操作下來,兩個人的感情迅速穩定下來,見過雙方父母得到認可。

雙方家長見面定親的時候,郝軍父母實話實說:“我們都是農民,孩子的婚事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父母卑微的态度刺痛了郝軍敏感的心:“爸媽,我和小璐都還年輕,以後的路靠我們自己,你們養大我和弟弟已經很不容易,結婚事項我們自己解決就好。”

歡歡喜喜中結束了定親儀式,私下裡曹璐不幹了:“你父母什麼意思,定親都沒有彩禮,還不是看不起我……”小脾氣發得不停歇。

“我父母就那個條件,咱們也不缺什麼,房子有了已經好過大多數同齡人,咱們知足吧!”郝軍實話實說,“我自己有結婚的能力何必為難我父母?”

盡管心裡不高興,曹璐也不敢太過分,但是和公婆的梁子結下不容易解開。


婚後的日子平平淡淡,郝軍還是一如既往地忙,收入自然水漲船高,曹璐雖然對對婆婆不給彩禮有怨言,不怎麼和婆婆來往,對郝軍還是比較尊重的。

後來坐月子曹璐也是請來了自己的媽媽照顧月子,帶寶寶也是如此。

無論曹璐怎樣對待公婆,依然不影響郝軍孝敬父母,給家裡翻新房子也提上日程,弟弟的婚事郝軍也是出錢出力,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郝軍獨自接單後收入收入又上一層樓,看準時機郝軍果斷又入手一套房子方便孩子上學,舊房子出租租金補貼家用。


常言說: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有一次郝軍出差回來公司發生了變化,公司重組要搬到外地,留下來的員工就要跟着公司走。

孩子還小,家在北京,曹璐早已習慣了大都市繁華、便捷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到外地還要重新買房子,性價比不高。

夫妻兩個商量的結果:一家人留在北京繼續生活,即便沒有戶口,孩子先在北京得到好的教育以後回東北高考。不過情況一直在變化,活在當下。


這些年積累了相關的銷售經驗,郝軍很快入職房屋中介繼續做銷售,不過是換個業務範圍而已。

剛開始那幾年,房屋交易空前高漲,郝軍的收入雖然不能和銷售鋼鐵相比,和一般行業相比,收入還是杠杠的。

工作性質依然早出晚歸,不過都是在本市的範圍内,不像以往天南海北地跑,顧不上小家庭。現在郝軍有時間送孩子上學,晚上陪孩子學習,偶爾還能帶孩子外出遊玩。

除了經濟上有點影響,總體生活質量沒有太大的變化。


2023年下半年,全國房價穩中有降而且降幅還比較大,貸款利率跟着降,可是二手房成交量越來越不景氣。

也許和經濟大環境有關,大家自覺不自覺降低了消費,不是剛需大家對買房持觀望的态度;想換房的也在猶豫。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個别小區的交易量甚至為零。

郝軍們本來沒有底薪,全靠交易量拿傭金,收入縮水是必然的,但是對郝軍一家的生活影響并不是太大,曹璐一份還算可以的收入再加上不菲的房租,一家人衣食無憂。


郝軍是衆多北漂之一,他的幸運之處在于抓住了國企的高光時刻,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迅速配置房産:有自己住的,還有出租的,保證了持續的現金流。

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果斷轉場,憑借經驗再就業——留着青山在還怕沒柴燒?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