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娃與笨小孩2
先說人人渴望的聰明娃,一方面他們極易迷醉在天生聰明這頂帽子上,相對順利的人生會給他們一種錯覺,不能失敗,敗了就笨了。人們常見的那種小時好好,大時了了就有一部分原因在這裡。為了避免失敗,隻好不幹了,這樣還能落得一個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學”的名頭。
要說笨,對國人來說可太難接受了。另一個方面,“捷徑學習”在低年級學習難度和容量上級别都比較低的時候,容易實現,但是到了高年級,比如初二的時候,大部分省時高效的“聰明”,可就不頂事了,也得壓下身子,苦學苦幹。但聰明人呀,那裡還能受得了這個苦,從意志力上來講,偏偏就薄弱了一點,所以就有了傷仲永的故事。
有人可能會說,那些天才都是從小就與衆不同,長大了就成了宗師級的人物,這怎麼講,這樣的人絕對有,隻是太少了。他們能從别人的經驗中看到核心所在,輕易就能化歸到自己學習模式當中。他們是真正能夠站到前人肩膀上的人。
再說回笨小孩,其特點就在于慢,反應慢,記得慢,寫得慢,學得慢,這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往往是走的“旅程學習”的路子,要用别人兩倍多的時間精力去試錯,還要消耗精力抗住自己懷疑和自己貶低的情緒,但在講究高效課堂的今天,誰會給他們那麼多的時間和空間呢?如果遇到有耐心的師長還好,能鼓勵和陪伴他渡過這段漫長的入門階段,發揮長處,打牢道心,以後會越走越順利。如果遇到急功近利的家長,再來個追求成績的師長,很容易成為班級裡惶惶然自我放棄的對象。
另一部分人,因為走的慢,所以走得穩,掌握了龐大的知識案例,磨煉出了耐心和堅定,走近了學科體系和學習方法的真相,厚積薄發中融會貫通,有了别樣的收獲,變得聰明起來。當然,這樣的人也不太多。
所以從成長角度看,聰明娃與笨小孩都有機會,誰也别看不起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