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種因得果,自然力往往呈現的是最真實的部分,不是看自己認為種了什麼

一個人從反省到一個道理到真正去落實在行動裡,有時可能會需要一個時間。

比如最近剛領悟到一個道理是真正給對方需要的東西,而非隻按照自己主觀想的。不是我覺得你應該需要這個東西,就強加給你這個東西。或者這個東西我不需要了,就給你。

就像養一棵植物時,不是自己想澆多少水就給它澆多少水,要看到它是否需要。

但是最近在生活中,卻發現自己一直在犯這個錯誤而不自知。

家裡養了兩盆綠蘿,養了挺長時間,養它們不是因為愛養植物,是看到家裡有點綠色的東西覺得也蠻好,養它們的時候沒有特别用心,平時就是看它們沒有水了就給添些水。

前些天,家裡有一袋牛奶過期了,想着扔了有點可惜,就自作主張澆在了其中一盆綠蘿上,随即把這件事情忘記了。這時,綠蘿隻是成了我處理過期牛奶的一個地方,并沒有看到它是否需要。

等過了些時間,時常聞到家裡有一股異味,卻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有一天小兒子到處聞,去找到底是哪裡發出來的異味。結果找到了綠蘿,當時,我想到了應該是跟給它澆牛奶有關。小兒子得知我給它澆了牛奶,既驚訝又憐憫地說:“你怎麼能這樣對它?!”

當時,我還沒有在意,心裡仍然有一種有錯不改的執拗,覺得應該不要緊。綠蘿暫時看起來也沒有很異樣的感覺。等又過了幾天,心裡越來越意識到,這樣做不行,發現錯誤要去改。

昨晚,我就把這盆綠蘿拿出來,把裡面殘留的已經發酵的牛奶倒掉了。當打開的時候,刺鼻的味道瞬間彌漫了整個房間。孩子們在自己的卧室裡,趕緊把門關上。

我就一邊清洗綠蘿的底盆,給它澆了幹淨的水,把葉片也清洗了一下,一邊在心裡對它說對不起。雖然隻是一盆植物,但是植物也有生命。

幸運的是綠蘿經曆“摧殘”後依然還是堅強地活着。等清洗好之後,小兒子過來聞了一下,覺得還是有味道,怕這個味道影響家裡的空氣,他說“不行扔了吧。”,我說:“别扔,它還活得好好的。”

後來,給家裡點了香,慢慢地,異味漸漸消散。

這件事情讓我挺有觸動的。慶幸的是綠蘿還活着,畢竟養了好多年,不想它死掉。慶幸的是發現錯誤知道改過和挽救,這樣自己的内心獲得了平靜。盡管改得慢,但是好在事先有這個意識。

由此還反省到,從養植物的态度中看到自己對待外界的态度,還是有不少主觀的,自以為是的,浮躁的部分。

以前一想到養到植物就總是感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養好它,或許是從内心也不太想去了解怎麼養它。後來覺得這種感覺好像挺熟悉的,直到覺察到,養植物的心态和養孩子的心态有不少相似之處。

想起了大兒子曾經跟我說,他和弟弟就像是兩盆植物,有時候我給他澆太多的水了,他都快被淹死了,後來他自己好點緩過來一些,我卻還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還在重複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他澆水。而對弟弟有時候給的水太少了,就像植物總得不到水,太幹了也不好。

大兒子的話讓我想起了養育他的經曆,反省到有言之有理之處。

從小時候喂養他開始,就記個本子寫着幾點吃奶,幾點喝水,幾點吃輔食,幾點睡覺,督促他該刷牙洗臉了,該睡覺了,該去洗澡了,該去遊泳了,該培養這個能力,該培養那個能力,大部分按照書本學到的知識去養他,沒有真正看見他。

在這個過程中,他真正的生命力受到了幹擾,于我自己而言,也很累。所以當發現孩子最終呈現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時,一開始内心會想不通也會覺得難以接受。

然而如果真正放到因果規律上去看,會明白一切的發生都是正常的。自然力看的是你真正種什麼得什麼,不是看你自己認為自己種了什麼就讓你得什麼。

比如你自己覺得付出了愛與關心,實際可能是自以為是的控制,而自然力往往會呈現最真實的部分。

就像養植物的時候,當想着向别人展示和證明我養的植物很好,想着它要給我長成什麼樣子,開出多少花;想着随便給澆點牛奶也沒事,放點好聽的音樂給它聽就能長得好;想着看到别人怎麼養我也跟着怎麼養;或者想着我必須要如何如何養好它以說明我是有愛的人,盡管這些看起來也是付出,但是在心态已經走偏了。

其實每棵植物就有自己獨特的風景,不需要跟别的植物相比,它本身也就有生命的動力,養它的人需要做的是觀察它的生長規律,然後适時根據它的需要提供陽光雨露。

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論得到什麼結果,都是該得的。從這個角度去想,凡事都沒有什麼可怨的,唯有提高自己的修行。


...

網圖 侵權即删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