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家裡呆久了會遭人嫌?
距離才能産生美。
适當的距離,才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久處不厭。
對于在家待久了,很容易遭人嫌這個問題,我上學的那個時候就已經懂得了。
我也相信大多數的人,學生時代都會遇到這種問題。
尤其是讀初中住校的時候,一個星期回去一次,那個時候我跟父母的關系非常融洽。
因為一個星期都不在父母的身邊,隻有周天的時候回家。
一回到家中,父母就會覺得我在學校裡面吃的不好,住的不好,想盡各種辦法給我做好吃的。
周天的上午去學校的時候千叮咛萬囑咐,就像我要出遠門一樣。
讓我感受到的都是父母滿滿的愛意。
但是到了暑假的時候或者寒假的時候,剛回家的前一個星期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父母也會覺得我這一個學期非常的辛苦了,各種好吃的好喝的感覺,像招待客人一般。
但是過了一個星期之後就會覺得我早上沒有早早的起來讀書學習,回到家裡面了,也不知道做點什麼事情等等,反正就是各種嫌棄。
那個時候我就跟父母開玩笑,我說這是不是就屬于那種遠香近臭的感覺。
所以,在學生時代,我就明白一個人不能在家裡待的太久了,在家裡面待的太久的時候,确實會引來各種嫌棄。
哪怕這種嫌棄并非是惡意的,但是就是有一種嫌棄的感覺。
再後來去市裡面讀書,每次暑假和寒假我都會去做暑假工和寒假工。
回去在家裡待上幾天,然後就會去做事情。
那個時候有親戚在縣城上班,所以在每次放假之前我都會提前跟他講,讓他幫忙看一下有沒有暑假工。
工資不在多少,就是想着去找個事情做,一個是想自己找一點,了解社會,另一個是一個暑假可以賺夠我的生活費,也能幫家裡減少一點負擔壓力。
尤其是暑假将近兩個月的時間,我會做一個多月餘下的半個月在家裡面安靜下來做作業。
到現在我們步入社會,開始工作,甚至都開始成家立業之後,就更明白這個道理。
人與人之間,真的是需要時間和空間,一段關系才能夠長遠。
父母,孩子,親人,朋友都是如此。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