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記錄105--失敗的意義
周日,孩子們參加了少兒春季圍棋比賽。
這是檢驗一個寒假的學習成效。
過去這個寒假,還是把珍貴的時間挪到了其他的課程,包括書法課,足球課等。
這樣的時間分配很大程度的占用了圍棋的學習跟練習時間。
是選擇,就需要付出了代價。
之前每次比賽,他們都能夠殺出重圍,取得不錯的成績,成為教練自豪的對象。尤其是小b,是一直被教練寄予衆望的。去年秋季的圍棋比賽,西瓜就因為運氣好,定段成功。那時候,我的直覺就是:幸運定段未必是好事,如果實力跟不上,下次失敗就比較麻煩。
這一次,是他們爸爸帶過去參賽的。
一共6輪,早上,同步查到了圍棋的成績,西瓜是三輪全輸,小b是赢2輸1。
中午,他們沒有回家,隻會在比賽場地附近簡單吃了一點東西。
我擔心他們爸爸會直接打擊西瓜,還特地跟他溝通,告訴他還是盡量以鼓勵為主,隻要孩子們還有興趣學習,以後再不斷的提高棋藝就是。
下午,我去接他倆,剛好趕得及第五輪跟第六輪的比賽。
第五輪,西瓜的對手沒有到場,于是,這一局,西瓜不戰而勝,是今天六輪中唯一的勝局。
我跟西瓜講:圍棋比賽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早上三輪輸掉了,下午就不想來面對了,幹脆就退賽,至少你堅持下來了,事實證明,隻要堅持,就會赢的可能,這一輪就是因為你的堅持獲勝的。
小b下午赢了一局,但按照規則,如果沒有赢四局,就無法升段。
最後一輪的時候,觀賽的時候,連我都感受到緊張了。
看到他倆戰得不可開交,不分伯仲,還是更深的理解圍棋的意義了。能夠讓孩子常态化的體驗到變化,所謂的千年無同局,棋盤上的萬千變化,對孩子的腦力是很大的鍛煉。而且,經常參加比賽,有勝有負,也能夠讓他們經受更多的可能的挫折教育。
過去這個寒假,沒有讓他們充分的鍛煉圍棋,确實還是我的問題,我在課餘時間上,沒有給他們預留了練習圍棋的時間。
這一次的失敗,不管于他們,還是于我,都是有深刻的意義的。
他們結束了6輪比賽,都沒有升級。
我帶他們在附近的遊戲廳了,讓他倆酣暢淋漓的玩了幾盤殺西瓜。
然後,我問他們:今天感受如何?
小b很為自己無法升段感到有點難受。
我說:勝利是比賽的其中一種結果,失敗也是一種結果。勝利有意義,失敗也有意義,甚至于,失敗有時候帶給我們更多的收獲。我們能夠通過失敗,看到自己沒有做對,沒有做到,沒有做好的地方。才能夠更好的指導下一步如何去做。
我問他們:這次失敗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段時間我們練習得少了。”
“因為上課的時候還是不夠用心。”
“因為我下棋的時候太快了,沒有認真思考”
我再問他們:那以後怎麼做才能赢呢?
“我要堅持每天都做一下死活題。”
“我要不懂的地方就問一下教練。”
“我要多點跟高手下圍棋。”
“我下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想一下,然後才進攻。”
在一問一答中,完成了反思跟總結,也算對得起這次失敗的經曆了。
于我,通過這一次,決定還是要盡力幫他們:一是馬上下載了騰訊圍棋,注冊了兩個賬号,讓他們每天做完作業之後可以下棋;二是還是要建立跟教練的反饋機制,詢問他們孩子近期在棋院的學習情況,反饋孩子在家裡的情況;三是自己也要多點了解跟圍棋有關的知識。
- 上一篇 享受靠後,吃苦來前
- 下一篇 《山月記》——每個人都是馴獸師,野獸就是各人的性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