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片片紅糖知年味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年關将至,雁城迎來了一場久違的大雪,童心未泯的老老少少們都沖到雪地裡,忙着拍照、錄像、打雪仗,原本寂靜的雪地逐漸鬧騰起來……我是不是老了?慵懶地窩在沙發裡烤火,剛翻了幾頁書眼皮就打架了,是快遞員打來的電話把我驚醒了。我愣是沒想起買了什麼東西,拆開快遞的那一刻,還沒有看見東西,已經有一股熟悉的香甜味不容拒絕地鑽進我的鼻子,緊接着闖入我眼簾的是碼得齊齊整整的一堆紅糖,在我的家鄉溆浦,它的名字叫“片糖”,是過年時家家必備的甜食。
片糖是老家的表妹寄來的,表妹是姨的女兒,姨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一直沒離開過姨,小女兒從小住在我家和我一起在兵工廠子弟學校讀書,後遠嫁異地。我們三人年齡相仿,雖各奔東西,但聯系甚密。兒時的每一個春節我們都在一起度過。那時候外公外婆還健在,每到過年,堂屋裡就充滿了臘肉的味道和片糖的味道,臘肉是懸挂在火塘上方讓我們垂涎的美味,而片糖是躺在大缸裡的唾手可得的美味。當然,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背着大人悄悄吃的,那時候雖然大人不會意識到糖吃多了會導緻我們長蟲牙,但他們也不會允許我們放肆地吃,因為那些存放在大缸裡的片糖是要吃到來年的。外婆家的缸子很大但缸口不大,隻能伸進一個孩子的頭,我們常常探個小腦瓜進去看還有多少片糖,順便掰一小塊解饞。我常想,要是變成小人國裡的小人兒鑽到缸子裡吃片糖,那該多好玩啊!
片糖在我們手裡,有很多種吃法。一大口咬下去是最過瘾的,我們往往舍不得這樣吃,因為沒多久就在嘴裡化掉了,我們喜歡用舌頭舔,用門牙刮,薄薄的,淺淺的,在嘴裡打幾個轉,讓那香甜滲透每一個角落。那種細膩而又沙綿的口感絕不亞于我後來才吃過的巧克力這種東西。而且片糖它可以變着花樣吃。大人喜歡用它煮甜酒,甜酒雖然好喝,但我們總會有些奇思妙想要自由發揮,付諸于行動的過程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樂趣。比如用一個鐵片,上面放幾粒花生米,花生米上面擺上一小塊片糖,再把鐵片放在火上烤,無需太久,片糖就會融化,這個過程,我們的目光都不敢離開,因為怕烤過頭把糖烤糊了,當空氣中彌漫着片糖甜甜的氣息時,它已經融化并包裹在花生米身上了,這時我們再把鐵片放涼,片糖和花生米凝固後變成了一塊花生糖,把它從鐵片上取下來,心滿意足地塞進嘴裡,片糖和花生的香味融合在一起,在嘴裡嘎嘣作響,這可是用我們自己的雙手打造的美味,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拟。
就像我們常常會問自己從哪裡來一樣,我們會好奇這美味的片糖是從哪裡來的。于是我們被大人帶到村裡公社熬糖的地方。地上堆積如山的甘蔗、壓榨機器裡源源不斷流出的甘蔗汁、大鍋裡冒着熱氣的蔗糖……這些畫面投射到一個孩子的眼睛裡,給孩子帶來的震撼就如在童話世界裡逛了一圈。再吃片糖的時候,那些畫面又會再現眼前,每一幀都帶着笑聲,那是大人們一邊勞作一邊聊收成的笑聲,是孩子們一邊遊戲一邊吃甘蔗的笑聲。大人們用來哄孩子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抓一截削去皮的甘蔗,在熱氣騰騰的鍋裡滾上一圈,裹上滿滿的蔗糖,遞給孩子們吃。還一再提醒:“慢點吃,别燙着!”我們忍了半天一口咬下去,蔗糖和甘蔗汁交織在一起,熱乎乎、甜絲絲,似乎每一個味蕾都醉了,内心的快樂就像鍋裡不斷冒泡的蔗糖,一個勁兒地往外竄。也就是那時候,我們似乎明白了自己常常鑽進鑽出的甘蔗林就是甜蜜的的源頭。
“姐,片糖收到了嗎?天冷,多吃點,驅寒氣。”表妹簡短的問候,如我手裡剛泡好的一壺姜棗紅糖茶一樣熨帖,捧着暖暖的杯子喝上幾口,暖了手,暖了胃,更暖了心。突然有種沖入雪地擁抱飛雪的沖動,就如兒時沖入甘蔗林一般無所顧忌,我真的做到了,看着自己在雪中拍的照片,許是吃了紅糖的緣故,照片中的我笑得特别甜,我想,遠方的表妹一定也笑得特别甜。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過年了,但每一個年,我們都能品到同樣的味道。
- 上一篇 請放棄,和自己和解
- 下一篇 每天推薦一本書 || 編号:[1877]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