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一生
我的婆婆是個隻有一米五的個子小人兒,從她挺拔的鼻梁,雙眼皮,能看出婆婆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個俊俏的媳婦。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上過一天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一個人。婆婆告訴我,她沒上學的原因是因為她要幫爸爸媽媽帶年幼的弟弟。
接下來我不知道應該評價她命好還是命苦。
有人說她命好,因為她年輕的時候有老公疼,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她身邊的婦女哪個都是起早貪黑的在地裡幹活還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婆婆因為當時公公在供銷社上班,不但能輕松養活一家人,還有一定的存款。所以婆婆年輕的時候隻需要帶好孩子,幹一些簡單,輕松的農活就可以了。那時村裡的人可羨慕她了。婆婆的上半輩子可能過的太順了,順的否極泰來。
公公在婆婆不到四十歲時就離開了他們,生了場大病,人沒有保住,家裡的存款也花完不說還倒欠一屁股的債。從此婆婆過上了之前羨慕她的人更不如的生活。婆婆接受不了這樣的不幸,終日以淚洗面。流到沒有眼淚可流,哭到哭不出來。
所幸那時,大姑子十七歲,初中畢業就沒有上學了。開始幫家裡分擔生計問題。家裡隻剩下老公一個人花錢上學。老公沒有爸爸的那一年,他才剛十歲。
之前過習慣了好日子的婆婆,突然失去了老公,也失去了主心骨。感覺人生萬劫不複,夜夜胡思亂想,為什麼自己的命這麼苦。婆婆的家人見婆婆可憐,幫助他們來到了縣城,上了縣城的戶口。老公轉校到縣城讀書,姐姐跟婆婆賺錢養家。婆婆才上一年班,很快查出身體得了癌症。是一種叫鼻煙癌的癌症,聽說是最好治療的一種癌症。姐姐陪着她到處尋醫問藥,總算是治好了。但是不幸才剛開始。婆婆留下了後遺症,在化療的過程中,一隻耳朵失去了聽力。
從婆婆失去了一半聽力後便不再去上班,生活的負擔開始落在了姐姐一個人的身上。姐姐節衣縮食的養起了家。老公努力學習。最後考上了大學。老公告訴我,從高中起,他的學費就是到處借來的。
因為耳朵的不好使,婆婆自己跟家人之間的溝通都很不好。在老公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攢錢後第一件事就是給婆婆買了個大牌子的助聽器。剛開始婆婆願意戴着。可是沒戴幾次,婆婆覺的不習慣就開始幹脆不戴了。可能她覺得這麼多年都過來了,與人來往與交流的欲望減少了,有沒有聲音無所謂了。為此,老公不開心了一段時間。
就在姐姐一個人挑起一個家的擔子,挑久了也累了。很快就找了個她認為可靠,老實的人結了婚。婆婆也一直未再嫁人。姐姐婚後,硬是帶着婆婆一起生活了好些年。
人窮受人欺,再老實的人也有可惡的一面。姐姐結婚不久就生了外甥,婆婆雖然耳朵失去了一半的聽力,因為還算年輕,所以她幫姐姐把孩子帶到了十歲。那個看上去老實巴交的姐夫,總是明裡暗裡的欺負,罵婆婆這裡那裡沒有做好,還經常為難姐姐,工資從來不給姐姐。
婆婆對女兒的委屈,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隻能選擇一味的忍讓。默不作聲。直到老公買新房子給婆婆住。婆婆才從姐姐家搬出來。我們剛結婚那年都在外面工作,婆婆一個人很孤獨,她明知道姐夫不待見她,但還總是忍不住的回姐姐家去住一段時間。
期間,被姐夫趕出來好多次。姐夫認為我們家有新房子住了,不應該再住他家。姐姐知道後,跟姐夫吵架。我跟老公知道後,我們開始商量解決辦法。
老公新買的房子就在姐姐家不遠處的一個小區。我記得那天半夜過新房子的情形。婆婆是個有點迷信的人。頭一晚,我,老公,婆婆先是住在姐姐家裡。姐姐家也不寬敞,三個人硬是一起在姐姐家擠了個上半夜,淩晨12點的時候,婆婆叫醒我們,我三個們打着手電筒,婆婆手裡還抱着一床新被子,到了新家,在樓下放了挂爆竹算是搬遷新家了。剛完婚,我跟老公在外面打工,婆婆開始一個人在自己的新家裡生活了。
第二年我懷孕了,回家待産,跟婆婆的相處的那段日子。發現她每天過得非常的單一,乏味。經常見她都是呆坐在家裡的沙發上,除了早上出門去買菜。沒有任何交際,也不跟人往來。甚至連電視也不看。
但是她的生活很有規律,早上準時在七點起床,晚上八點半準時上床睡覺。讓我覺得奇怪的是,每次都是這邊剛吃了晚飯,那邊就馬上去刷牙,洗臉為晚上睡覺做準備。晚上會看會電視,但她不管電視節目有多精彩,到點就關電視睡覺。這點讓我非常佩服。發現她的自控力很強。
在冬天很冷的時候,大家都開始用各種方式烤火取暖。我家有取暖器,碳火,見婆婆冷的縮起來的樣子,叫她烤火。她說她烤不了。還說碳火跟用電取暖的取暖器,烤後她會讓渾身難受。最後她甯願幹坐在沙發上,冷得受不了的時候,找個小毯子蓋在膝蓋上,雙手放進毯子,蜷縮着坐着沙發上。
中午,吃了午飯,可能大部分的人選擇在床上午睡一會,但是婆婆她從不上床睡午覺,隻是坐着沙發打盹。我一邊打手勢一邊大聲告訴她叫她上床睡覺,婆婆使勁的搖頭,接着在沙發上打盹。後來我從姐姐那裡得知,婆婆睡眠不好,如果在床上睡了午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了。後來我對她的行為見慣不怪了。
我家的第一個孩子生在寒冬臘月天。我清楚的記得,婆婆在我生下孩子後,冒着嚴寒的天氣,嘴裡哈着白氣的給我送來了她親手做的肉湯。現在回想還是感動的,婆婆雖然耳朵聽不見,但是她會看,會觀察。見我去醫院生孩子,在家給我做湯還大老遠送過來。
随着孩子的落地,她告訴我,她聽不到,帶不了孩子。讓我自己帶。一開始,我還為此事抱怨了一段時間。随着我對她的深入了解,發現她确實不适合給我帶孩子。那時候開始,我開始了全職在家帶孩子的生活。
婆婆一如既往的在沙發上發呆,打盹。從不運動,晚飯後也不去散步。她的作息一如既往的有規律。早睡早起。
有人告訴我,婆婆即使在菜市場碰見以前的熟人也隻是打個招呼就走了,從不跟人聊天。即使有時碰上特别熟悉的人,婆婆想聊些簡單的家常,但婆婆經常聽岔,聊天内容牛頭對不上馬尾,非常的尴尬,甚至引人發笑。一直以來,婆婆都比較清高,有骨氣的那種人。她甯願一個人呆着無聊透頂,也不願意别人看她的笑話。
這個我知道原因的,因為她的耳朵已經大不如前了。平時跟她相處,溝通的過程也是特别困難。
跟婆婆相處的第三年,我家的老二出生了。這次婆婆沒有給我送肉湯了。她告訴我,她走不動了。耳朵也越來越聽不見了。
直到現在婆婆不知道我的兩個女兒叫什麼名字。雖然有幾次她特意問起孩子的名字,可是無論我跟老公怎麼大聲告訴她多少遍,最後她還是沒有聽見孩子的名字。
平時跟她溝通事情也是這樣,最後雙方都痛苦,隻能選擇作罷。
婆婆又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因為耳朵的問題,婆婆刻意不出門,有意遠離人群。好些年,除了買菜從不出門,我們都很為她的健康擔心。很難想象她在她的世界裡想些什麼?
有一年,我們都在外地生活,想帶她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婆婆告訴我們,除了家,她哪裡都不想去。
婆婆這樣的日子沒過兩年,有次半夜起身上廁所,暈倒在床邊,早上才發現。送去醫院發現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說可怕又不可怕,說不可怕又可怕。糖尿病如果按時吃藥,鍛煉身體的話,是能很好的控制住,不影響人的壽命的。如果不小心對待會生出很多的并發症。高達100多種,比如影響眼睛視力模糊,腎,腸胃,心腦血管等疾病。
婆婆因為耳朵的問題,從不出門,也因為她沒有鍛煉身體。婆婆查處糖尿病以來,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引發了心腦血管病,有次婆婆躺在沙發上打盹後,想起身突然從沙發上摔下來。我們趕忙送去醫院,醫生告訴我們婆婆的糖尿病沒有控制住,引發了腦堵塞。
所幸送醫及時,在醫院住了十天就平安的出院了。能正常的吃喝,走路,自己做飯。但是從此她需要每天按時服用的藥多了一種預防心腦血管的藥。
我每天監督她是否有按時吃藥。有幾天,我發現婆婆每天都少吃了預防心腦血管的藥。我拿着藥到婆婆的面前,提醒婆婆吃藥,告訴她一個都不能少吃。婆婆沒有吭聲,不知道她聽到我的話沒有。
我馬上把婆婆漏吃藥的事告訴了姐姐跟老公,姐姐來到我家,苦口婆心的勸婆婆吃藥。婆婆這次聽見了,她告訴姐姐,這個藥她吃完後,上廁所不痛快。是藥三分毒,我想這可能是這個藥的副作用吧。但是沒辦法藥還是藥吃的。醫生特别叮囑了的。
為了讓婆婆繼續吃藥,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也讓婆婆的姐妹來相勸,婆婆的姐妹輪番做她的工作,最後都不管用。
很快半年過去了。有天,婆婆告訴我,她一邊臉跟手臂沒有知覺了。我們第一反應可能腦梗塞,馬上帶去醫院。這次醫生都拿她沒什麼辦法了。醫生告訴我們,婆婆的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沒法控制的地步了。讓我們把她帶回家去。
那段時間,我們感覺婆婆可能快不行了。讓老公從外地趕回來。老公天天陪在婆婆的身邊。雖然那時她還能走還能吃,但是腦袋已經不管事了。經常一個人在房間裡轉着圈找東西,話也開始不會說了。
看着婆婆的這副模樣,我突然鼻子一酸,好好的一個人,突然糊塗起來。到飯點了,也不知道要去做飯了。婆婆平時隻吃自己做的飯菜,别人做的她都不放心吃。
聽姐姐說自從婆婆年輕時查出癌症治好後,她在吃的方面非常的小心,自律。哪怕醫生說能吃的,她都控制自己不吃。常年隻吃豬肉,實在吃膩了,才偶爾買點草魚吃。
婆婆她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腳跟排骨啦。逢年過節她也隻吃這兩樣。我還記得她最後一次吃豬腳的情形,那天她像平常一樣先用醬油跟鹽在鍋裡炒了幾下入味後,放電飯煲裡去蒸了。還别說這樣做出來的豬腳味道真不錯。既入味,還軟軟糯糯的,很好吃。
中午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吃豬腳的樣子不像以前那樣大口吃,并且發出“啊嗚啊嗚”的聲音。隻是默默的輕輕的咬下一塊豬腳肉,慢慢的嚼着吃。突然,婆婆把一碗的豬腳端到我跟孩子的面前。一邊叫我們吃,一邊說:你們吃吧,我吃不了了,最近吃完肉都會感覺不舒服。
就在我們全家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人建議我們去省會大醫院幹涉一下。當天老公跟姐姐就開車帶着婆婆去了南昌。并且聯系了在南昌的舅舅幫忙找權威的醫生。這個舅舅就是奶奶放棄讀書帶大的。
因為有舅舅幫着提前到處找醫生,很快婆婆入了院,但是也進了icu。在南昌,那裡的醫生下猛藥,上呼吸機的給婆婆治療了八天左右,讓我們轉回家裡的康複中心。
在康複醫院用中醫幹涉治療了三個月,婆婆奇迹般的又開口說話了,也開始吃一點東西了。醫生告訴我們,婆婆的身體一邊沒有了知覺,不能下地走路。全家看着她開始好起來都很高興。我們開始買各種的康複器材給婆婆做康複。一開始我們還幻想着婆婆能重新站起來走路。
剛開始,婆婆會配合我們起床練習走路。沒幾次她就不配合了。一開始是拖起來練習走路,沒走幾步她的腿不肯往前邁。又急又氣的我們最後隻能拖着她走。當時姐姐就被婆婆氣哭了。她是多麼希望她的媽媽重新站起來呀。
後來,醫生叫我們出院,回家修養。我們辦理了出院回家。我們沒想到的是,回家後考驗我們的還在後頭。
婆婆基本上是不願意走動了。每天除了扶她起來走沙發或凳子上坐會,就是躺在床上。自從她發病後就大小便不能自理了。為了讓婆婆更舒服些,我們在家裡配置了跟醫院一樣的護理床,鋪上了防褥瘡的墊子。
過了幾天才發現,有件非常棘手的問題,是我們在家不好解決的。因為婆婆是身體的左半邊癱瘓,加上大小便失禁。一直以來都是戴着導尿管。東西吃的少,為了确保營養,醫生給插上了胃管。這樣一來,婆婆身上,上下都插着管子。在醫院又醫生跟護士幫忙更換。回家後這些都成了大山一樣的難在我們的面前。
醫生告訴我們婆婆身上的管子需要10天左右換一次。一開始,我們以為花錢請醫生到家裡來幫忙換一下就好了。當我們去醫院請求到家裡來更換的時候,醫生告訴我們醫院有規定不能到患者的家裡提供服務。
後來經親戚介紹,姐姐輾轉找到了一個熟人,她是個護士,幫我們換了一次管子。當時我們都松了口氣,送走客人的時候,想着下次可能還要麻煩她,我偷偷的包了個200元的紅包。當我們第二次打電話請她幫忙的時候,這個熟人怎麼都不肯來了。
就在給婆婆生命前的最後一次換導尿管,我們到處找醫生護士沒門的時候,婆婆的情況迫在眉睫。實在沒辦法了。我跟姐姐各自在網上學習了很長時間怎麼換管子。
有一次,在給婆婆換胃管的時候,因為不是專業的人員,雖然看過幾次護士換胃管。我們也模仿着換,先是把胃管插到一個鼻孔裡,讓婆婆吐氣,可能還是那裡操作不正确,換的婆婆開始難受的大叫。吓得我們趕緊把管子拔出來扔垃圾桶了。我們開始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自己用嘴吃飯。這樣就可以不用插胃管了。
可能是病入膏肓,婆婆根本不配合吃飯。在婆婆餓了一天後,我們又一次嘗試自己插胃管。
幸運的是這次好像插對了位置。但是換導尿管這件事,我們還是很有畏懼感,怕消毒不到位,增加感染。随着導尿管裡的結晶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了漏尿。
漏尿的後果告訴我們,患者的整個後背,整個床都會濕掉。我們知道不能拖下去了。
最後我跟姐姐硬着頭皮上,兩個人小心翼翼的配合,一邊看着手機,一邊手腳粗笨的消毒,插管子。幸好婆婆這個時候比較配合,幾個回合下來,才确定插準了位置。那一次,我們一邊心疼婆婆受這樣的苦,一邊被自己的笨手笨腳給氣哭了。
當我們幫婆婆穿好衣服蓋上被子的那一刻,婆婆沖我們笑了。但是她又不能說話了。我們想這是婆婆對我們勇氣的鼓勵嗎?
這樣的好一點的日子沒過幾天,病情突然惡化。醫生再一次告訴我們在醫院治療已經沒有意義了,勸我們要有心裡準備。全家傷心欲絕的給婆婆準備後事,跟她說話,可是婆婆都隻是目光呆滞的看着我們。我看着她那空洞無神的眼睛,心想婆婆這個時候的腦袋在想什麼呢?是不希望我們這樣折騰她,讓她在走之前也受了那麼多的苦。
沒過幾天,婆婆便離開了。她坎坷的一生畫上了句号。我一直在想,婆婆她的一生是不幸的嗎?回顧婆婆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值與向命運屈服,小時候正是讀書,受教育的時候,因為家人需要她帶弟弟而導緻沒有上學也不反抗。中年喪夫,後半輩子疾病纏身。去世前糊裡糊塗沒有留下一句話。
- 上一篇 感恩與齊帆齊老師的遇見
- 下一篇 《一紙溫香》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