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過好這一生的10個真相》

...

【基本介紹】

《過好這一生的10個真相》,作者李中瑩、舒瀚霆,電子工業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28.1萬字。

作者李中瑩,1995年進入培訓界,是國内第一位引進NLP應用心理學的導師。2002年,研發了“簡快身心積極療法”,這是一套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輔導的技術。之後成立了簡快公司,将“傳播好學問,幸福中國人”作為公司的使命。舒瀚霆,從業20多年的企業經營管理顧問,與其師李中瑩合著過《心智力:商業奇迹的底層思維》。

作者引用大量真實案例,分成10章,從人生的10個角度(情緒、信念系統、壓力、語言、親子、兩性、問題解決、身份、思維、生命能量)去解讀個人的生命狀态 ,給出“過好這一生”的方法和建議。

【撷取摘要】

1.

情緒産生的三大源頭:①情緒問題,也是思維問題。不同的思維方式,往往導向不同的情緒方向。正向思維導向正面情緒,負向思維導向負面情緒。②情緒問題,也是信念問題。“情緒投射”,當我們内心有一種主導情緒時,也很容易把這種情緒投射到外部世界,從而改變對外部世界的看法。“情緒ABC理論”認為,事件隻是激發了我們的信念,讓它發揮作用。由于人對不同事件的看法和評價不同,也就是信念的差别,最終導緻各種情緒和行為的差異。③ 理性腦跑不赢情感腦。如果說理性腦的流通速率是拿着一根吸管喝可樂的話,那麼情感腦和本能腦的流通速率差不多就相當于一條奔湧的黃河。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谟說,“理性永遠是感性的奴仆。感性負責決策,理性負責找理由”。

“情緒事故”的4種起因:①情緒轉移。這是一種情緒的蔓延現象。如,踢貓效應。②情緒獲益。如,“受害者心态”,“我最可憐最無助,你要關心我”。這在親子關系和兩性關系裡最為常見。③情緒歸因,“甩鍋心态”,“我情緒這麼糟,都是你造成的!”④情緒失控,與長期情緒壓抑有關。“爆”“忍”“逃”的情緒模式,是千萬年來人類趨利避害的進化結果。解決情緒壓抑,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和忍受,更不是爆發,而是疏導。

情緒有八大真相:①情緒與生命不可分割。②情緒更加誠實可靠。情緒是人類大腦千萬年進化的結果,是我們的本能反應,是信念系統的真實呈現,也是我們内心感受的最直接表達。③情緒從來都不是問題。④情緒隻是一個信号。⑤情緒教會我們學習。⑥情緒是記憶的強化劑。⑦情緒就是我們的能力。⑧情緒的背後是情商。高情商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自我和他人情緒的協調能力強。

2.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開車,其中信念決定一個人做事的方向,相當于方向盤;價值觀是一個人做事的動力,相當于車子的發動機;規條是一個人做事的套路和方法,相當于車況和路況。

常見的消極信念有:①讓自己失去學習機會,得不到更大提升的否定性信念。②讓自己安于現狀、裹足不前的懈怠性信念。③減少選擇的可能性,限制能力發揮的自我性信念。④把責任推給其他人、事、物,認為自己無能為力的逃避性信念。⑤歸因于無法控制的因素,不願挑戰或改變的固成性信念。⑥維持自己“不配得”的身份,阻礙自我發展的限制性信念。

“我做這件事能得到什麼好處?”一個人對價值的追逐,是他做與不做一件事的内在驅動力。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這是裴多菲對于價值的排序。價值觀是我們價值的排序者,也是我們行為的推動者。但有時候,兩個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很可能在行為上表現出相似性。比如,下河救人,有為了百萬獎賞的,也有純粹見義勇為的。通過行為去判斷一個人的價值觀并不準确。而按照各人“好惡”,價值觀可以追求型價值觀、逃避型價值觀兩類,後者産生的動力往往是前者的幾倍以上。

我們可以用價值定位法來确定我們意識和潛意識中的價值排序。具體分三步:①詢問4個問題:“什麼最重要?”“它能夠帶給你什麼?”“憑它,我可以得到什麼?”“我最在乎的是什麼?”②寫下答案後,用意識對價值進行排序,選出前3名。③用潛意識對價值進行排序。這一步的關鍵是用感覺或“直覺”去做選擇。

過好一生的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沒有優劣之分,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堅持規條而忽略了信念價值的人,通常都會過分強調原則和理論。靈活,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自信。“靈活,凡事至少有3種方法”,掌握了3種方法的人,并不是在方法的數量上取勝,而是改變了對待問題的态度。

用“換框法”來打破限制性的信念系統:(1)改變信念:意義換框法。世界上任何事情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方法是,把我們信念中的“負面結果”改為它的反義詞,并找到理由來支撐。具體操作分為四個步驟。比如:假設上級挑剔,讓我感到在工作中不開心。①把表述轉化成因果式,即“因為……所以……”的模式。→因為上級挑剔,所以我感到在工作中不開心。②使用意義換框句式。把句中的“負面結果”改為它的反義詞,再把句首的“因為”二字放到最後。→上級挑剔,我工作積極,是因為( )。③找出六種方法,填到句子裡面。④找出最有感覺的一句,進行重複。例如:上級挑剔,我工作積極,是因為這樣能使我變得更加能幹。(2)發現價值:二者兼得法。提醒自己:“堅持二者不能兼得對我沒有好處,而堅持二者兼得則對我有好處!”然後,再把自己的思想代入後者中去。“假如A與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樣想或怎樣做才能把它實現?”突破的關鍵,是把A和B的定義變得更清晰、更細緻、更詳細、更具體。(3)改變規條:環境換框法。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環境裡,其價值往往也會有所不同。找到更好的環境,就能改變這個情況的價值,從而改變與之相關的信念。這就是“環境換框法”的基本思路。具體分兩步:①變否定為肯定;②嘗試換框到多種新環境,最好嘗試三種以上的例外環境。例如:我不擅長口語表達,沒法做銷售。先換框成“我不擅長口語表達,在哪些情況下一樣可以做好銷售?”;再嘗試換框到多種新環境中,“做電商就不一定需要口語表達”。

3.

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隻要是我們覺得重要的,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才能做好的事情,都會成為我們的壓力之源。更多的壓力其實是一種主觀的、自認知的、沒有足夠支持的判斷而引發的結果。大多數時候,壓力都是我們強加給自己的。當你認為處理一件事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時,壓力就來了。

壓力的兩種内在根源:完美主義、自我否定。二者所形成的壓力,其根源都來自一個根深蒂固的念頭——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這件事情(或沒有足夠的能力将這件事做到完美)。“我認為”三個字往往是産生壓力的罪魁禍首。

如何管理壓力? 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自信。每天早上對着鏡子裡的自己說:“我不完美,但是我每天都可以更好!”堅定,發自内心,至少要說3遍。通過這種練習來暗示自己。②在嘗試中培養能力。感到壓力、缺乏自信,是因為對自身能力的誤判和低估;有時候則是因為我們的确沒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問題。每周嘗試着完成一件有挑戰性的、“跳一跳,夠得着”的事情。利用這種富有挑戰性的事情,來幫助自己突破目前的水平。③在接納中提升韌性。你越是逃避和抗拒,壓力反彈給你的力量也就越大。用“接受失敗法”,即通過溝通的方式與失敗達成和解,從而舒緩和釋放自己的壓力。具體方法:把失敗想象成一樣具體的東西。比如:一副面具、一個人、一隻兇惡的動物……盡量豐滿它的形象、顔色、性狀(如輕重軟硬)等。接着,閉眼盯着它,給它打分。此後,一次次和它對話并打分,“你來了”“你來時我覺得…”“你來是為了…”“謝謝你來讓我…”。④變壓力為動力。變緊張為興奮,将能量疏導到要處理的事情上;變恐懼為挑戰,從“希望不用做這個”到“我能做”;變無助為希望,4種最好的“治标式”解壓法,瑜伽和靜坐、呼吸減壓法、唱歌解壓、有氧運動,運動有助于快速消耗因壓力産生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同時提高腦中前額葉的工作能力。

4.

語言模式決定人生模式。語言是思想的外殼。

大腦輸入模式有三:扭曲、删減、歸納,由此形成的信息濾網,會導緻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變得殘缺和片面。(1)常見的“扭曲類”語言模式有5種:猜臆式、因果式、相等式、假設式、虛泛詞式。如,“你就是想追求我!”我遲到都是因為你!”愛哭就是軟弱”“天底下的男人都是渣男”等。(2)删減類語言模式主要有4類:名詞不明确、動詞不明确、簡單式删減和比較式删減。(3)限制性的“歸納”語言主要有3類:以偏概全式、能力限制式、價值判斷式。

從語言改變到提升溝通效果:(1)讓“不”字遠離我們的交流,盡可能避免“不”字的出現,或者将含有“不”字的話轉化成正面的語言。(2)讓語言技巧幫助我們溝通。①學會複述。②學會感性地回應,把我們的感受提出來,與對方分享。③學會假借,把想說的話轉化成另一個人的故事。④學會先跟後帶,先附和對方的觀點,然後“順坡下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将說話的方向朝着自己預期的目标引導。⑤學會隐喻。(3)讓我們的身體也能“說話”。“一場有效的溝通,其效果源于7%的文字意義,38%的語音語調,55%的身體語言。”但身體在溝通中的作用被我們嚴重低估了。事實上,我們都是視覺動物,我們都熱衷于從視覺中捕捉信息。

5.

孩子的成長,家長要把握這5個黃金期:0~1歲,主要需求是生存,信任與不信任;2~3歲,主要需求是控制身體機能,自主與羞愧;4~5歲,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主動性與内疚;6~11歲,開始融入周圍的環境,勤勉與自卑;12~21歲,身份/角色困惑。

4個不同階段,父母要因材施教:0~6歲,在感性中培養興趣。讓孩子直覺性地探索。6~10歲,在頑皮中培養智力,多陪孩子玩耍、遊戲、參加戶外活動。10~12歲,在交流中塑造關系。适當地放寬限制,同時與孩子訂立規則。從之前的領路人、指導者、權威者轉換角色,學會做孩子的朋友,用平等的、信任的視角看待孩子這個“準大人”。12歲以上,幫助孩子樹立信念。引導孩子對“自我”“群體”“别人”等觀念産生明确的認知。

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十條要訣”:①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不能苛求孩子總是與我們保持一緻。②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哪怕隻是一個小孩。③溝通的意義取決于對方的回應。我們說的是什麼不重要,孩子聽到的是什麼才重要。溝通的重點是有效,而不是有道理。④孩子的學習來自父母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指令。身體力行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⑤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必有其正面動機。家長需要發掘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并尋找到它的正面意義。⑥有更好的方法,孩子必定跟随。⑦凡事總有三個解決辦法。⑧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父母不要制止孩子的探索,而應讓他勇敢地去嘗試新事物、新方法,讓他知道哪一個才是最好的。⑨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他成長。⑩不要把“愛你”作為與孩子交換的籌碼。

從“聽話教育”到獨立教育。專注于讓孩子“聽話”的背後,其實是父母覺得自己的權威和尊嚴受到了挑戰,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受到了冒犯。多聽話便會少用腦,聽話是産生依賴型性格的溫床,太過聽話會扼殺孩子的自主能力。愛孩子,就要幫助他建立自我意識、培養他的獨立能力。在“我”的人生中,“我”是最重要的。“我”的生命來自父母,但“我”卻是獨立于父母而存在。在所有以“愛”為前提的關系中,親子關系是唯一指向分離的。親子關系的目标十分簡單,同時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幫助孩子培養出足夠的能力,讓他擁有照顧自己人生的本領。

6.

兩性關系中“愛”的3個真相:(1)愛源于人的依戀本能。你可以通過依戀關系中的4個特征來判斷對方是否愛你:①依戀中強烈的情感:你們之間是否有很強烈的情感聯結。②依戀中彼此的回應:當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對方是真的在回應你,還是在自說自話。③依戀中的唯一性:你在對方心裡是不是特殊的、唯一的那個人。④依戀中純粹的情感:對方愛的究竟是你這個人,還是你對他有用。(2)愛是一種對等的相似性,這有兩層含義:①兩個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包含興趣愛好相似、三觀相似、愛情觀相似;②兩個人的付出和接受相對平衡,這樣才能長久地幸福下去。(3) 愛是一種行為能力。“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愛是一種平等地尊重、理解、包容、贊賞、提醒和等待的能力。

一段美滿的婚姻,不是通過愛情實現的,而是通過經營得到的。包括但不限于:①尊重夫妻間的資格感。婚姻就像夫妻二人坐跷跷闆,一方擡得太高,另一方就會跌下去;一方姿态放得太低,另一方就會被擡起來。保證“跷跷闆”的平衡,讓彼此在婚姻生活中都放松自在。②學會感恩自己的伴侶。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即便是夫妻,對方也沒有100%的責任順從你、讨好你、讓你開心,你也沒有100%的權利享受他付出的一切。③學會和伴侶真誠溝通。我們有某一刻不想與伴侶溝通的權利。但是,要懂得采用适當的表達方式,并承諾約好時間再溝通。④學會支持自己的伴侶。伴侶在衆人面前說錯了話,不要馬上更正他。當伴侶在某些情況裡做一些決定或者行為,隻要不會引起嚴重後果或代價太高,就應該予以支持。⑤避免過度擠壓伴侶的空間。以“好奇”為借口,對伴侶刨根問底。這所謂的“好奇”,不過是想控制對方的表現,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提醒自己:對方是與你不同的人,不可能跟你事事都有一樣的看法和做法;愛一個人,不等同于你有控制他的權力;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每個人都隻可以改變自己。

7.

我們最常遭遇的“問題陷阱”有3個:①急着解決問題,卻忽略了事情背後的目标;②“創可貼式”解決問題,忽視了事情的根源;③維持舒适,無法在困境中尋求突破。跨出“舒适圈”,開始“無框人生”,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在我們大腦的理解層次中,從第1層到第6層,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環境層→行為層→能力層→信念、價值層→身份層→系統層。①在環境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這個問題所處的環境,以及外界的條件和障礙是什麼。②在行為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我在這個環境中做了什麼事情,或沒做什麼事情才會導緻我遇到現在的問題。③在能力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如果要處理這些問題,我還有哪些不同的選擇嗎?如果有,我是否具備做出這個選擇所需要的能力?④在信念、價值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這件事有沒有價值,是不是我必須去做的。⑤在身份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我該以什麼身份去做這件事,我是誰,我在這件事情中扮演什麼角色。⑥在系統層,我們的大腦會分析:我和這件事(系統)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即我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低層次的問題,如果放到更高層次裡去思考,就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法。反過來說,一個高層次的問題,用一個較低層次的解決方法,往往就很難奏效。①分析問題需要從“環境”着手,一層層深入;而策劃人生,則需要從“身份”入手,由深漸淺、深入淺出。②一份有效的人生策劃,必須從“身份”入手,一步一步規劃和落實,最終在“行為”和“環境”上尋找機會。這樣策劃出來的人生計劃,因為是從一個人的内在需求出發的,因而具有很強的内驅力,對人生的推動效果往往是最佳的,最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人生目标。

5種幫你解決問題的方法:(1)調整态度法:“問題”不是問題,看待問題的态度才是問題。在使用态度調整法時,我們需要關注三點:我認為問題是什麼;怎麼才能解決問題;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去解決問題。“身份”問題,是我們改變态度的關鍵。它會決定我們的信念,在潛意識裡暗示我們該這樣做,或者不該這樣做。(2)定位三問法:明确身份,鎖定系統。這三問分别是:在這件事裡,我是誰?(思考身份定位);我應該做什麼?(回到系統層面思考);我正在做什麼?(調整優化自己的做法)。每一個人都是活在系統裡的,隻有把自己置于所處的系統裡,我們才能有個人身份層面的對錯可言,而不是孤零零地就事論事。(3)界限思維法:厘清三件事,建立界限感。我們的人生無外乎面對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的事”。(4)減法思考法:打蛇打七寸,問題抓重點。先用“減法”排除問題的枝枝蔓蔓,尋找到問題的關鍵點。然後,再用“乘法”放大這個關鍵點,強化解決問題、達成目标的效果。(5)理解層次貫通法:巧借理解層次,理解問題根源。

8.

“身份”背後的兩個真相:(1)身份是最重要的心理資本。身份感,是我們的一種心智模式,是我們的底層思維,是我們心理活動最核心的部分。物質資本,決定了我們在這個現實世界的富裕與貧窮;心理資本,則決定了我們心理的匮乏和富足。一個人的身份,就像一顆璀璨的鑽石;而角色,就是鑽石上的每一個切面。一個人所有的“角色”加起來,便是這個人的“身份”。每個角色中,我們都有屬于這個“角色”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跟其他“角色”有所不同。如,“當你的媽媽和愛人同時掉落水裡,你會先去救哪一個?”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角色對立”。有時候,一些角色的對立和沖突,也會讓我們在“身份”的自我認知上産生沖突。(2)身份是心理活動的核心能量。“身份”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核心部分。支持這些心理活動的,就是“身份”的能量,稱作“自我價值”。“身份”管的是“我是誰”和“我的人生是怎樣的”這一類事情,而“自我價值”則是為這些事情提供推動力的。

身份感不足的原因:(1)淺層原因是“自我價值”不足。自信、自愛和自尊,合在一起統稱為“自我價值”。自我價值不足,就是一個人的自信、自愛、自尊不足。如,自信的基礎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須受到肯定才能變成自信。能力不能與自我價值畫等号。能力必須得到肯定,獲得正面的反饋,才能反哺内心,形成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心理科學研究發現:今天,培養一個自我價值高的孩子,需要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10000次以上的肯定和正向反饋。(2)深層原因源自一個人的障礙性信念。最嚴重的障礙性信念是三個關于“身份”的信念:①“可能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認為“我不可能做好……”;②“能力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認為“我沒有能力做……”;③“資格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認為“我沒有資格擁有美好快樂的人生”。阻礙我們邁向成功、快樂人生的最大絆腳石,往往不是來自外部的環境約束,而是根植于我們内心的“限制性信念”。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重塑身份感,關鍵在于通過一定的方法,讓自己和那些在成長過程中萌生出來的“限制性信念”達成和解。這個和解的過程,一般需要5個步驟:(1)從自我意識出發,徹底地接納自己、肯定自己;(2)從信念形成的過程出發,用“幹預”的方式,重塑高自我價值感的身份信念。在提升“自我價值”的邏輯鍊條中,我們尤其要注重肯定的作用:“感覺→嘗試→經驗→能力→(肯定)→自我價值(自信、自尊、自愛)。”肯定的來源有兩種:他人的正面反饋、自我的積極暗示。(3)直接改變言行,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除了“言出必行”,我們還可以為自己建立明确的行為準則和處事标準。比如,可以讓自己做一個更有“建設性”的事情。做事情的時候,長期堅持“建設性”這個原則,你的身份感和自我價值會迅速獲得提升。(4)樹立目标願景,激發自己的身份認同感;一個合理的“小目标”,加上一次次實現“小目标”帶給内心的積極暗示,不僅能幫助我們順利實現更大的目标,也能更好地激發我們的身份認同感,是提升自我價值的高效途徑。(5)培養成長型思維,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擁有“成長型思維”往往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或許隻是一時的,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卻能夠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形成足夠的自我價值,獲得強烈的身份認同。對于這種人來說,成功隻不過是伴随其成長過程自然而然獲得的産物。

9.

心理學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每個人看到的世界,不過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思維一變,問題不見”,那些看似“無解”的問題,往往隻需要換一個思維,就能很輕松地化解。

我們的思維,就依賴于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絡。在多刺激因素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其腦神經連接網絡數,會比一個在缺少刺激因素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的腦神經連接網絡數多出25%。這往往就是造成兩個孩子智商差異的根源。長期的鍛煉和不斷地使用,是提升我們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

思維升級,從思維運轉的6個步驟開始:輸入信息→接收并整理信息→通過心智處理信息→理解加工→進行判斷→做出應對,并将效果反饋給我們的心智系統。

如何更高效地“輸入”信息?3種内感官(内視覺、内聽覺、内感覺),決定信息輸入的效率。一般來說,多用景象、畫面思考的人,往往屬于内視覺型;多用聲音、語言思考的人,往往是内聽覺型;多用感覺、感受思考的人屬于内感覺型。70%的中國人更偏重内視覺。歐洲人偏重内視覺的占比隻有40%,而内聽覺和内感覺則均占30%。孩子0~6歲是感性學習,即右腦學習階段。鼓勵小孩子多幻想、多聽和多講故事,是幫助孩子成長和提升學習力的最有效辦法。7~12歲是左腦學習階段,左腦進一步發展,前額葉負責深層分析、解決困難和未來策劃的部分獲得發展,這部分直到25歲之後才充分發育完成,

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時刻保持“綠燈”狀态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慢慢開始練習:(1)覺察我們大腦中的“紅燈”。“紅燈思維”的根源,是我們懼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或态度)。(2) 區分“自我”和“我的觀點(或行為)”的不同。(3)多思考新觀點的優勢和價值。①當我們遭遇問題時,提醒自己:将“不”“沒”“難”轉為“如何”即可。每當我們的思維中出現“不”“沒”“難”這類否定性的詞語,其實就是大腦在告訴我們,讓我們放棄去做這件事。這時候,我們将這類否定詞轉化成“如何”,就是在暗示大腦: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逃避。②在“不”“沒”“難”的句子後面,加上“除非”二字,給除非填空,至少填三個。

10.

生命能量包括:(1)“生育能量”:我們一生中的第一份能量。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生命能量的第一口井,是一個人生命能量的源頭。心理學研究認為,孩子一出生最重要的關系是與媽媽乳房的關系。母親給予孩子的哺乳質量,會決定孩子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與安全感,決定其自我力量感和價值感。如果乳房給予孩子的感受是被愛護的、安全的、滿足的、值得信賴的,孩子就會在心理上主動與母親(主要是乳房)建立起良好的關系。(2)“教養能量”: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能量。常見的教養方式有4種,分别是專制型、溺愛型、忽視型、平衡型。(3)”獨立能量”:青春期的能量覺醒。它關乎我們對自我價值的判斷,關乎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關乎我們在之後人生階段的其他能量獲取是否及時、充分和自主。(4)“名字能量”:自我概念背後的能量。

目标是生命能量的最大驅動。“目标本能”:一旦明确了目标,就會本能地去關注、鎖定與目标有關的信息。實現目标需要三個重要條件:可能性、能力和資格感。

【寫在最後】

作者在開篇“寫在前面”部分,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過好這一生的10個真相:

真相1:每一種情緒背後都藏着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

真相2:找準自己的“信念核按鈕”,改變并不難;

真相3:80%的壓力都是自己制造的,改變認知即可;

真相4:命運藏在你的話語裡,改變語言模式就能改變人生;

真相5:“聽話教育”扼殺了獨立性,育兒的終極目标正是培養獨立性;

真相6:内心執着于理想化的愛人,永遠處理不好兩性關系;

真相7:“問題本身”并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

真相8:當你知道自己是誰,并認同這個身份,你的人生就不再迷茫;

真相9: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思維!思維一變,奇迹出現;

真相10:有生命能量的人千方百計,沒生命能量的人千難萬阻。

而我閱讀的收獲并不在于此,而在于閱讀過程中時不時的小感歎。比如,我們總說要就事論事,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對“立場”持有質疑乃至打壓的态度,對“屁股指揮腦袋”更是抱着貶義。可是,作者說,“每一個人都是活在系統裡的,隻有把自己置于所處的系統裡,我們才能有個人身份層面的對錯可言,而不是孤零零地就事論事。”

此書可謂是集成之作,我也因此做了較為詳實的撷取摘要,也算是借機做個學習小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