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連載:《閑話三國》(947)
第84回:宰蔡和周瑜祭皂纛 傷文聘黃蓋縱大火(07)
曹操卻毫無察覺,依然陶醉在黃蓋投降後,連環舟過江,踏平江東的喜悅之中,興高采烈地說:“列公,跟随老夫上将台觀看。”
“丞相請哪!”
曹操帶着衆文武出大帳,上将台。
這裡居高臨下,望到江面上一覽無餘。天雖然早已斷黑了,但是連環舟上的成千上萬盞标燈照耀如同白晝,把赤壁江畔照得通紅一片,就是從三江口望過來也可以清楚看到半天紅光。
丞相舉目眺望,江面上果然有一支船隊向這時靠近。為首的一條大号艨艟上飄着一面“江東糧隊官黃”的旗号。大船的兩翼,各有十條走舸,排成一字形,相互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船上的貨物堆積如山,隐約好似用油布遮蓋着。
曹操想,黃蓋在降書寫得明白,“糧草軍需,随船獻納”。那末,這二十條走舸上裝載的東西,想必是糧米無疑了。按這種大船的容量計算,每船至少可載五千石米,二十條船就有十萬石。後面那些小船上,肯定就是他帶來的部下,所謂“率衆歸降”嘛。
曹操看得非常得意,簡直有點手舞足蹈。其他文武一時還來不及辨别真假。而楊修、賈诩、程昱、滿寵四位大夫卻已經看出了破綻,他們不約而同地互相交換了一個驚惶的眼色,一起從旁蹿将出來,驚呼道:“啊呀丞相,大事不好了!”
曹操正看得出神,被他們這麼突然一叫,吓了一跳。回頭一看,隻見四位大夫個個神色慌張,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因而問道:“四位先生何故驚惶?”
楊德祖接着答道:“丞相,你看前面那二十條走舸所載何物?”
“自然是糧米呀!”
“嗳!丞相,若是糧米,如此滿載,船身必然重而發沉,行駛緩慢。如今此船輕而發飄,飛駛而來。況且,哪有糧船前導、軍士在後之理?以某等看來,船上并非糧草,乃是硫黃、煙硝、幹柴、茅草,前來縱火焚燒我軍。目下東風勁吹,我軍在于西北;船搭連環,帳接連營,一旦起火,不堪收拾。請丞相詳察明鑒,速速定奪!”
“這個……!”
雖說曹操是過後方知,但畢竟他滿腹雄略,隻要當場有人給他明事實,講透道理,到底也會幡然省悟的。況且眼前發生的事實已證實了四位大夫的見解一點不錯。可是,這個打擊來得太猛烈了,太突然了,好似當頭一個霹靂,把他震呆了。
在場的文官武将聽得楊大夫的一聲大叫,又見丞相幹瞪着眼,一籌莫展,已經慌亂起來,“嘩”地一陣騷動,人群好象黃豆在竹匾裡篩了一篩,将台在東風中搖晃,發出嘎嘎的響聲。
曹操連忙抽出腰間的巨阙寶劍,擎在手中,厲聲喝令:“不得妄動!違者立斬!”
——你們身為百萬大軍的首領,剛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如此驚惶失措,那軍隊還不知要亂成什麼樣子!方才那麼一亂,将台都嘎嘎作響了,坍掉了怎麼辦?大火還沒有燒,自己先自戕,算什麼名堂!被他這麼一喝,騷亂略為止了一止。
一是曹操的威信高;二來,他這口寶劍也确實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大家的心裡仍舊很慌。他們對丞相看看:快走吧,等一下燒了起來就走不掉啦!你喜歡在這時等燒,難道叫我們也都陪着你火葬嗎?水火無情,博望、新野的兩把火燒了我們二十萬軍隊也夠慘的了,難道這樣的教訓不應該記取,非得再試一下不可嗎?
但是,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 上一篇 穿越之拯救薛洋(16)
- 下一篇 穿越之拯救薛洋(13)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