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的愛和善意(596)

1,生無可戀

前段時間,和幾個朋友在聊關于現在小學生跳樓的事情。說為什麼現在小學生跳樓的會這麼多,真的生無可戀嗎?

我說那是一定的,當孩子感受不到最基本的愛。他的内在沒有住下一個愛自己的人,他真的是生無可戀。

并且,我看到這些孩子有一些還留下了遺書,都是希望别人能夠被這個世界愛和接納,我經常看的熱淚盈眶。

其實内在缺乏愛的孩子,内心也都非常的渴望那份不可及的愛,他用自己的逝去,想要喚醒大家對愛的認知。可是這又是多麼殘忍的認知啊。

...


當父母沒有給予他接納包容,學校老師又沒有給予他鼓勵支持,這個孩子一碰到問題要跳樓,那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在昨天的文章分析的說,如何在心裡住下一個愛自己的人。很簡單,就是父親或者母親,要給予孩子最基本的接納和愛。

當這份愛内化到孩子的内在,那麼這個孩子就獲得了最基本的安全感,這份安全感讓他可以有勇氣去面對人世間的風雨。

我想起當年我從大學畢業時候曾經陷入抑郁,其實那個時候就是因為内在沒有一個愛自己的人,感覺自己的父母不接納自己,朋友沒有接納自己,人際關系荒蕪。

好在,有一個同事完全無條件的看見了我,接納了我,這個時候我開始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并且最幸運的是,我能夠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獲得最終的和解,所以我沒有走上過度抑郁的那條路,這是在誰太過幸運的一件事情。

羅素曾經說過,對世界最基本的愛和友善是一個人幸福的基礎。用心理學的角度說,就是你的内在有一個愛自己的人,然後你也帶着善意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那麼你就具備了幸福的基本條件。

以前我對這個看法是半信半疑,覺得有點神神叨叨,現在我知道,其實這句話确實是一個真理,我們想不明白的事情,其實人家大哲學家早就已經想明白了。

比如說佛家要求,要去除我執,要去除貪嗔癡,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當自己不再那麼自戀,自己可以放下對自己的執着,那麼一個人也就具備了一些幸福的最基本的條件。

...


不過在我看來佛教太消極了,他要求人們放棄對塵世的依戀,讓我們以佛作為最後的依靠,實際上這是另外的一種生無可戀——隻是不得已最把佛當成了最後的依戀。

2,分數排名

再回過頭來看小學生自殺的問題,其實現在的社會對于孩子來說确實不太友善,我們用名校分數排名這種簡單粗暴的标準來衡量孩,完全抹殺了孩子的感受。

不能說這一個衡量是不對的,是如何對待這個評價标準才是問題。

學校用這樣的标準作為一個參考是無可厚非的,關鍵要看家長對這個客觀标準的看法分數排名對于學校很重要,但是對于來家長來說,不應該是唯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一個标準家庭應該是講愛和依戀的地方。

如果家長也按照這套标準的話,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感受不到愛,比如說當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意見考上需要的分數的時候,那麼這個孩子就感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愛和關注。

我曾看到過一些沒有考上90分以上的孩子,被父母打罵的悲慘案例,孩子甚至用制裁來躲避父母對自己的嚴厲的拷問因為在他們看來考不上考的分數和排名自己的父母就會對自己下不了手自己就不會獲得I,這樣的生活簡直是生無可戀。

從學校到家長到整個社會大環境,我們就好像是被上了發條一樣,沿着一個固定的軌道行進,這個軌道一直處于加速狀态,加速到,基本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而往往孩子的感受,才是真正決定學習的質量的一個标準。孩子的感受決定了他的動力。有動力,才有興趣,才可持續。

...


從這個意義上面來講,我覺得心理咨詢這個工作意義重大,我越學習越覺得這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從事的行業。

這個行業能夠挽救很多人,特别是許多孩子幼小的生命免受摧殘。

比如說前幾天我就又在和一個家長在讨論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始終不離口的就是孩子的成績,這個時候我很不禮貌的打斷了他,我說。假如孩子躺在病床上得了大病,你還會覺得他的成績重要嗎?

他沉默不語。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沿着慣性的軌迹在走,其實我們忘卻了自己對這個世界最基本的愛而善意。

這個愛和善意我們一直都有,隻是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看一看,尋找一下。

3,麥田裡的守望者

寫到這裡,我突然間想起麥田裡的守望者。

一群孩子在麥田裡瘋狂的玩耍,守護者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遠離旁邊的懸崖。

這就是愛的守護吧,讓孩子有确定的安全感,然後他就可以瘋狂的在麥田裡面玩耍。

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基本的愛和善意,讓他明白,這個世界也是有愛和善意的。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96天

2020年11月8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