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老太太·第十五章·葬禮
過了五一,葛老太太辦了一件大事,把老房子過戶給五兒子元震。
在春蘭的幫持下,事情辦得非常順利。元震給了大哥5棵桃樹,品種好,産量高,每年都不少賣錢。
和看中利益的人打交道,不要講感情,讓他獲利才是談判的籌碼。
元震并不吃虧,元乾也占了便宜,皆大歡喜的結果,讓葛老太太對春蘭佩服得五體投地。
五月中旬開始,葛老太太陷入了迷迷糊糊的狀态,終日躺在炕上,吃不下,睡不着,隻是閉着眼,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8個兒女、20個孫子輩的,10個重孫子輩的,還有1個玄孫子,都來看她了,當成最後一眼看了。也隻能“看”了,葛老太太幾乎說不出一句話了。
春菊和元震,終日守着媽媽,看着她吊着葡萄糖水,維持生命體征,奄奄一息的模樣,打心底難過。
母親這輩子沒有享過福,48歲守寡,50年的日日夜夜侵蝕了她的骨肉,枯槁的臉,隻有一層皮包着頭骨,胳膊和腿上的肉皮松懈地挂在骨頭上,仿佛用了力會拽下來。
迷信的元乾專門請了“大仙”,根據生辰看了一下母親剩下的時日,據說這次真的到壽了。
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兒孫們分工協作,聯系喪葬隊和喇叭隊;跟七八姑、八大姨提前打好招呼,能來的來看一眼;買上白布、黑布、紅布做孝服……
五月底的一天,一個日光清朗的午後,葛老太太安靜地睡着了,這一次再也沒有醒來。
子女們都在家,團團地陪着她,葛老太太安詳地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
村裡的喪葬隊,井然有序地進駐葛老太太家。他們會負責這三天所有的禮儀和程序,确保萬無一失。
98歲,喜葬。
喇叭、唢呐匠人吹了起來,花圈在院裡院外擺滿了,親戚一批又一批前來吊唁,哀樂悲悲戚戚地循環着,兒女們圍坐在葛老太太的棺木旁,低低地啜泣着——已經哭過了無數次,每次有人來給老太太磕頭,親人都得哭一場,以示悲恸。
喧鬧的人群裡,葛老太太是安靜的存在,這一次,這一切,徹底與她無關了。
三天以後,蓋棺運到殡儀館,淅淅瀝瀝的小雨,像極了送行之人的心情,撒下的紙錢,沾到了地上,好像為了記住這一天。
白發人,送白發人,沒有痛哭流涕的嚎啕,好似約好的送别,如約而至。
兒女們看着葛老太太推進了火化爐,一會兒撿拾白骨到骨灰盒裡。元坤把葛老太太心愛的收音機,也放進了骨灰盒,希望她到了那邊也有個陪伴。
安葬時,童年童女、白馬豪車、電視冰箱都随着葛老太太去了,在墳前化為了灰燼。孤零零50年的葛文興,終于見到了老伴兒,他倆的墳在三年以後立碑,這座墳,才有了主人的标記。
三天圓墳,七天為一周期“燒七”,一直燒到第49天。之後就等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一直到第十年,才算結束。
要說葛老太太生前有什麼遺憾的,兒女們一緻認為:缺一張60多人的“全家福”。
葛老太太去世了,家也散了,“全家福”也不必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