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母愛,叫“我挺好”

本文原創,首發公号,文責自負

...

網圖違删

前兩天,我去哥家瞧老媽。一見到她,我就趕忙問:“媽,這幾天過得咋樣啊?”老媽立馬拉着我,在床邊坐下,臉上笑眯眯地說:“老閨女,我挺好,你别挂心。”



看着老媽眼裡全是我的影子,聽着她這句寬慰我的“我挺好”,我一下就想起上周日跟兒子的那段對話。


兒子說:“媽,你和我爸都挺好吧?我今天手頭工作還沒弄完,就先不跟你們視頻了。” 我趕忙回他:“我和你爸都挺好,你爺爺姥姥也都好,你别惦記,專心忙工作吧!”


“我挺好”,似乎是我們每一位母親與子女說得最多的一句對話。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你的母親對你,或者你對你的孩子,說了哪些的“我挺好”呢?


一、電話裡的“我挺好”



電話問候,是當下兒女關心父母的常用聯系方式。不管自己現狀如何,母親總是用一句“我挺好”安撫無法陪伴自己的兒女。



母親在去年之前一直是自己獨居,因為每天要上班,我隻能抽空去看她,多數時間都通過監控和視頻與她通話。



每次通話,我都先問她晚上吃了什麼,白天做了什麼?母親總是笑眯眯地對我說:“我挺好,都按你說的做的。”然後,一一給我報菜名。我聽着還都不錯,也就安下心來。



直到去年三月,母親因為重病,出院後我接到家裡照顧,沒事的時候我和先生逗母親,考她報菜名,母親報的菜名竟然沒有一個是對的,我才知道,母親的大腦已經出現了混亂,她早就記不清自己吃的啥菜了,她說的那句“我挺好”,是不想麻煩和打擾我。



我想如今不隻是我的母親,還有好多的父母,在古稀之年,為了不打擾兒女,每次都忍受病痛,強顔歡笑地對子女說上這句“我挺好”。


二、車站前的“我挺好”


車站送别,是每家父母子女最感傷的情景。面對離别,堅強的母親們又一次用一句“你放心,我挺好”,與孩子揮手話别。



兒子從讀大學開始就一直在外地,距今已經離家有十四年了。這十四年,我們聚少離多,相聚的時間特别少。



每次兒子回來,我和先生送他去車站,分别的時候,心裡都特别不舍。送他到檢票口,看着他一步一回頭的走,我都會笑着一步一步地跟着往前跑,又一遍又一遍地囑咐:“我和你爸都挺好,你就放心吧!到了地方給媽打電話,學習别太拼命,記得按時吃飯。”



透過玻璃窗,看着孩子坐的車慢慢開走,我那故作微笑的嘴角才放了下來,在無人注意的時候擦擦眼角,再暗自療傷。就像那句歌詞“把悲傷留給自己”。



這樣的場景,我想不隻是我自己,還有千千萬萬個母親,都曾經曆過這樣的情景吧!



三、病床前的“我挺好”



随着孩子的長大,我們這些父母也在慢慢變老,身體也是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毛病。每次面對病痛,我們對孩子說的仍是那句“我挺好”。



2020年7月,我因為心絞痛住進了醫院。在住院的前三天,每天要24小時注射硝酸甘油,先生問我告訴兒子不?我說:“不告訴,他工作忙,回不來,還要擔心。”于是,我們倆并沒通知他。



等到周日那天,先生有些緊張了,說今天不說肯定瞞不住了,因為周日是我們視頻的日子,每個周末,兒子不管有啥事,都會和我連視頻。



當兒子打來視頻時,先生接起了我的手機。兒子一看視頻後的背景不對,加上不是我接的視頻,立刻着急地問先生:“爸,我媽怎麼了?”



先生說:“兒子,你别着急,你媽幾天前心絞痛住院了。現在已經大好了,沒事,你放心。”



此時那個打小就溫潤的男孩第一次和他爸爸急眼了,問他爸爸:“我媽生了這麼重的病咋都不告訴我?我的這可是我媽呀,我能不急嗎?這是治療及時,要是有個萬一,我得多遺憾呀!”



看着視頻裡那個眼圈紅紅,急頭白臉抗議爸爸不通知自己的兒子,我的眼圈也紅了。我忙說:“兒子,不怪你爸,是媽不讓他說的,媽挺好的,沒事,你别擔心,沒啥危險的。”



其實,我從得病那刻起,就特别想兒子,他是我的最愛,也是我的放不下,内心也很恐懼怕自己病重來不及和他告别。可為了不耽誤他的工作,不影響他的生活,還是選擇了緘默。


從周日那天開始,兒子每天都會時不時地和我視頻,或者在微信裡問“今天咋樣”,而我每次回複他的都是帶着微笑面容的“我挺好”。



相信天下的孩子們一定能懂母親這句“我挺好”的深意,也能夠在自己人生路上使勁兒往前跑的時候,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那位一直在自己身後,默默關注自己支持自己的母親。



因為,就算你的母親已經不再年輕,身體沒那麼硬朗了,可她的這份愛,于你來說,仍是永遠都滾燙。



“孩子,我挺好。”“母親,有您在,我才是真的挺好!”我相信,這是人世間最美最暖最真最感人的對白。相信,這樣的溫暖,你一定也曾擁有過!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