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和諧視象。

學點西學,國學,道學,佛學,兼容并蓄。通過法布施,使物質與精神達到高度結合,達到心物合一的境界。以全視野參悟佛教經典與佛陀學說。

參悟佛學不同于佛教。

摩羅什的主要貢獻是,佛經經他翻譯以後,讓中國人逐漸明白了佛教說的是什麼。由于較雜亂的原因,逐步在我國形成了佛教八個宗派:淨土派、禅宗、華嚴宗、天台宗、唯識宗、三論宗、密宗、律宗。佛教的這八個宗派形成時,實際上還沒有成為中國文化的正統。

佛學正式登上了中國文化的殿堂,是在隋唐時期,非常興盛是在唐朝。

當禅學形成以後,禅語。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瓜分的組成局部。佛學本是外來的學術,不屬于國學的範疇,由于中國文化本身就具備了兼收并蓄的氣概,大凡外來的好東西,我們都可以吸收融合改造它。兼容并蓄。

        禅宗在印度就有,傳了二十八傳,傳到達摩祖師。在嵩山又面壁十年,創立了中國的禅宗。又傳了六傳,又傳到慧能大師。到慧能大師時,佛學的中國化基本完成。

佛學中講的色空,即是陰陽。色是物質,即是陰;空是變化,即是陽,故而色空即陰陽。在色空當中,佛法更看重事物的性空,認識性空才是能破除執着,所以佛學根本上也是重陽的。而被中國文化改造後的禅學更是将空看成了最核心本質的東西,才會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

      禅學可以說是繼承了經學、玄學以來的重陽思想。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開始知道人有三世,六道輪回與善惡果報,知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佛陀之學即為佛學,佛學以因果輪回為理論,以五戒十善法為規律,藉以出世解脫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萬事無常轉變生死痛苦為理論。以無我、緣生、苦空為方法﹐以證得無為自在為目的。

        自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融入中國。法布施就是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結合,心物達到合一的境界,隻有這樣才能不生不滅。以全視野對佛教經典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佛教經典的整理與注釋上。以能給予寓意全新的解析為顯著特征。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佛教的核心:

第一句話:苦集滅道,告訴世人如何離苦得樂。即四谛,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尋求脫離苦海,滅,滅掉痛苦之因,步入修行的方法。集者,積集貪嗔癡等煩惱疑惑業類也。滅者,涅槃寂滅之樂也。

道者,戒定慧之道也。此苦應知,此集應斷,此滅應證,此道應修。八正道,也叫八支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第二句話:世間因果,真實不虛。因果是世間永恒的規律,所以須依照因果這個規律去修行自己,方可讓自己達到順應天命,遠離災禍的目的。

第三句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斷惡向善,修福修慧。用自己的般若、光明,滅除一切無明、黑暗。

第四句話:以戒為師,一個“戒”字就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因為持戒、才能得定,因為得定,才有般若,因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才能度一切苦厄。隻要堅持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時間長了道理自然就懂了,智慧和福報自然就來了。

        佛寺三門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間所供是彌勒菩薩,一般坐北向南,也稱為未來佛。

彌勒佛的寓意和象征主要包括慈悲寬容、樂觀豁達、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心地善良、淡泊名利、也代表福氣、智慧、幽默、快樂、寬容、正氣、保平安等。彌勒佛在中國佛學中還代表着寬容和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寬容、智慧、幽默、快樂精神的象征。更象征着吉祥、純潔、愛情等,彌勒佛還被認為可以帶來樂觀豁達的心境,保持寬容慈悲的品質,對祈求平安和身體健康,促進家庭和諧,緩解焦慮煩躁情緒,增加自信,會帶來好運和财運。

彌勒菩薩像後為韋馱天尊,即伽藍菩薩,坐南面北,擁有天真童顔,赤子之心,且以三種(慈悲、勇猛、淨心)的不同姿态擁有金剛三杵。

東西兩旁是四大天王像。

這四大天王形态各異,手中的寶物也各不相同,他們是佛學的護法神,又稱護世四天尊王在地球守護人道的三維欲界空間中第一層天,分别護持着四個洲。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

東方的叫東勝神洲,

南方的叫南瞻部洲,

西方的叫西牛賀洲,

北方的叫北俱盧洲。

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大将,鎮守一方。

南方增長天王:為"風"的象征。“增長”意為可持續,精進,不懈怠,能傳意衆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南方象征智慧光明所在。身着青色,穿甲胄,手握智慧寶劍。

寶劍有兩義:

一,寶劍象征智慧,劍斬煩惱,斷離貪、嗔、癡,主取舍,剛毅,果斷,勇氣,保持良好心态,不為情緒所擾。

二,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盡職盡責。

東方持國天王,“護持家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衆生,護持國土。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四弦為地水火風。

琵琶有兩義:

一,告誡衆生做事不可操之過急。如弦樂器松緊要适度,太緊易斷,太松則不響,代表運行的中道之法,即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結合,心物達到合一的境界,隻有這樣才能不生不滅。才能覺悟四大、五蘊、萬法皆空。

二,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調"衆生文明信念共識。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的三法印,印證真僞虛實。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随時觀察世界,護持人身為紅色,穿甲胄,右手纏一條龍(蛇)代表變化,必須拿捏其七寸,掌握關鍵。掌握學習感知認知能力的提升。把握真相,把握機會。凡事須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左手上拿着寶珠若陰陽太極,表内心有定不變,心淨方能守住自身道德底線基礎上,"順"應時代變化,駕禦龍蛇亦能呼風喚雨,聚财辯識。龍(蛇)和寶珠又有兩義:

一,代表世間無常多變之意;

二,是謂龍神的不同階段。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指頗為精通佛學,以福,德聞于四方,身為綠色,穿甲胄,左手卧銀鼠,右持寶傘。

寶傘有兩義:

一,傘蓋代表要保護自己的内心澄淨,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不受外界環境污染;

二,用以遮蔽世間,邪惡危險危害,以護持人民财富。

祈願龍年大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疫疾消散!平安和樂!

...

...

...

...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