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走上數學科研科研之路
我剛讀大學和研究生那會兒,還依然很中二和淳樸,那個時候我覺得我要成為世界上最一流的數學家,即使成為不了一流的數學家,我也要為數學奉獻自己的一生,當時覺得自己無比熱愛數學,彷佛覺得自己像太陽一樣充滿了光芒和能量。直到如今,我已經工作,我依然覺得自己夏歡數學,我依然願意把時間精力花在數學上,但是我不在覺得這種熱愛是一種天賦,一種使命。因為細細回想起來,這與我的幼年經曆息息相關,我是一個留守兒童,我的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因此每每年關将近才會回家歇息幾日,我的媽媽是地地道道的普通的農民,一直忙于務農,大體上來說,他們對我的照顧是忽視的,尤其是精神與情感上的照顧,導緻我在情感上與他人的交流是非常非常稀少,這也就導緻了我在性情上比較冷漠,性情比較涼薄,為人在外人看來比較木讷,至少我很少會做看人眼色讨好别人的事情,這也就導緻了我很少通過與外界的交流來以此獲得精神上的滿足,這迫使我的精神變得更加獨立。再後來我上了地級市最好的高中,這種環境的陌生化以及階級之間帶來的差距使得我變得更加不會與他人交流,顯得我尤其不合群,這讓我變得更加孤獨,時至今日,我依然會自言自語,在外人看來這會略顯怪異。同時我是一個極度探索自我的人,我的精神世界的豐富甚至有時候比這個現實世界還要五彩斑斓,而數學恰恰就是讓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的重要的一環。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我的腦子突然開竅了,在課本中的思考題中得到正向反饋,漸漸地我開始主動地計算,迷上了計算,後來又迷上了競賽,這種解出數學題的那種喜悅給了多次的正向反饋,到了高中,立體幾何給我帶來了邏輯與想象的美感讓我對數學的認識又上了一個台階,我至今仍然記得立體幾何的證明題,衆所周知,在高中的立體幾何學生通常會用建立坐标系來暴力求解,然而我是一個極其重視美感的人,這種美感上的享受讓我對暴力破解嗤之以鼻,因此我總是通過幾何直觀來證明,也就是通過一些最基礎的公理來進行演繹推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思維上邏輯的嚴密性,同時這種幾何直觀帶來的美感讓我深深迷戀上了數學,也為我以後進入數學系學習數學打下了無形的基礎,後來在大學裡看到了伽羅瓦理論,讓我第一次領略到了抽象高觀點帶來的高屋建瓴的美感,也讓我無比震撼,總之我在數學世界裡遨遊,讓我看到了數學如此豐富多層次的美。可也正因為如此,我得到了如此豐厚的正向反饋,我便越把大把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數學研究中去,我在人際關系上的打理時間就變得更加稀少,這也就愈發使得我更加孤僻,愈發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某種意義上數學給予了我精神支撐,可這種精神支撐在現在我的看來确實是不合時宜的,它就像是鴉片,讓我一直待在由數學創造的舒适區中沒有走出來。這讓我一度匮乏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能力,直到今天,我依然比較純真而富有理想主義,所想這也算有得必有失吧。
- 上一篇 小兄弟
- 下一篇 年少時不能遇見太驚豔的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