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性》:人間生存的醒腦指南!

打開《寫在前面》時就喜歡上了這本書,作者說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帶你看見人性,幫助你活成一個明白人。

第二部分帶你學習人性,提升你自己的思維深度。

第三部分帶你運用人性,教會你清醒地做事、做人、處世。

在前方的結尾部分,作者說,靠近人性,思考人性,并不是緻力于看穿他人、掌控關系,而是更加了解自己、掌控自己。因為人世界所有事情都不可控,可控的隻有自己。

怎樣活成一個明白人?這些道理你必須先習得!

1.自私的基因,是人賴以生存的本質。人靠自私的基因來完成優勝劣汰。意味着每個人都會選擇當下最有利于自己的行為。所以,關系的背後就是價值交換,感情本質上也是關系的一種,隻講感情,或者隻談利益都不可取。

2.認識灰色、接納灰色,培養自己的灰度思維。真實的世界是很複雜的,人性更是複雜的,要學會在對與錯、黑與白之間看到更加複雜的顔色。當你簡單地用非此即彼的思維去界定一件事時,就已經說明你的境界還需要提高。

3.修煉“你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會讓你永遠保持有價值的狀态,永遠掌握人生的主動權。你首先要成為領域内資深專家,把事情做到别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其次,你要做一個複合型人才,别人能做的你能做,别人做不來的你也能做,你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

4.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要太依賴他人的幫助。人這一生,終究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靠自己的能力去改變命運。

5. 人性就是捧高踩低,人處低谷時無需抱怨無人幫助。要永遠牢記一句話,關系的背後都是價值交換,你對别人有價值,你的身邊就會圍着别人。人們都喜歡錦上添花,而很少願意雪中送炭。隻有當你的實力足夠強大了,強大到能夠給别人帶來利益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社會的美好。

6. 小心你身邊親密的朋友,他們也可能背後插刀。人們往往會嫉妒與自己相近但比自己過得好的人。沒有人真心希望你過得好,除了你的父母子女,在他人面前你要保持低調,不要表現出超過他人的優越感。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輕易相信他人,更不能随便晾底牌,謹慎地對待人性的善變。

7. 你所有的痛苦,都來自于期待過高。痛苦,本質上說是一種感受,一種情緒。它不一定真實,也并不固定。如果你對外界的期待很高,當最終都落空時,你就容易感到痛苦。所以,生活中既不要過度期待他人,也不要被他人過度期待你,這樣痛苦就會少很多。

8.社會定律與弱者思維:“世界上99%的失敗,都在于弱者思維。”強者思維的核心是聚焦自己的價值,不過分被道德所束縛,沒有太高的道德期望,而弱者思維更多體現的是一種依賴心理,傾向于把一切自身行為結果合理化成外界的原因,不從自身去找原因。

9.想要成事,不能總是嘴上很想要,思想很懶惰。想要成功,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打破及時享樂、趨易避難的天性。一切的成長都是反人性的,所以,要學會順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成長。

10.人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低調做人,收斂鋒芒。要克服弱點,智慧防範,友善利用。即便你很有才能,你很錢,該藏就要藏一點,該讓就要讓一下,不要成為衆失之的。

人生,不過是一場能量高低的較量。讀到這些道理,你對人性的認知思維是否有一定提升了?人類社會如此複雜,人性如此複雜,了解一點人性,對你的職場與生活大有裨益!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