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悟劄記》之《這一頓生日飯》
240222 這一頓生日飯
今天,是公公八十八歲生日。一場大雪,讓平時年年必來家裡祝賀的公公家、婆婆家的兄弟姊妹、侄兒侄女侄孫們止了步,陪在老人家身邊的是他的老伴、三個兒子、大兒媳、二個小孫子。本以為,不必忙裡忙外地應酬七大姑八大姨,可以一家至親的人一起開開心心陪老人過壽,沒想到老人家把二兒子從昨天到今天精心準備的生日飯變成了教育課,最終是讓受教育的孫子孫女吓得吃不下飯,讓作陪的三個五六十歲的兒子濕了眼眶,着實讓人惋惜。想不明白,曾經那麼多的歡笑都給了别人,為什麼今日至親那麼難得靜坐一處,卻不能其樂融融?
能夠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但不太贊成老人家的這種方式。
現在,老人家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自己應該比别人更懂得去日無多。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小兒子、小孫子,利用這相聚的機會想多來給他們叮囑幾句讀書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也是情有可原。隻是,說得那麼吃力,那麼眼淚雙流,就把這原本快樂幸福的祝福氣氛搞沒了。這邊老人家苦口良言,那邊小孫子膽戰心驚,老兒子們淚濕眼眶,熱騰騰的飯菜吃進心裡就如那窗外的冰雪冰冰透涼。既無法給老人添壽,又無法讓兒孫們心安,好好的一桌生日飯,吃出的是堵。
兒孫們要管嗎?要管。但要有管的效果,必有管的時間和場合。吃飯前進行教育,應該不是最恰當的方式。古人有雲:“飯前不訓子,睡前不罵妻”,是有道理的。吃飯的時候就該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就該好好睡覺。讀書的重要在讀書時講,做人的重要在做事的時候講。吃飯、睡覺時有和諧的氣氛、愉快的心情,對身體才是有益無害的。沒有愉快的心情,再美的食物都味同嚼蠟;沒有和諧的氛圍,很難安寝。這個道理本來很簡單,但估計很多人不懂。或者說,不是不能懂,而是懂得而難躬行。或者幹脆認為無關緊要,不值一提。而事實上,家庭氛圍往往就在這吃飯、睡覺的小事上的把握不妥而變得️一地雞毛,實在是可惜。
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多,其言也哀,老人家的這一神操作可能隻是證明一點:要走了,實在放心不下!但那有什麼用呢?隻能是讓老人擔心的兒孫們自己去反思,自己去努力,隻能是老人自己學會放寬心,少操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能獨立,能過上自己的好日子。
如果八九十歲的老人還在操心自己的兒孫,那是沒有活出自己年齡應有的通透;如果兒孫們還需要八九十歲的老人來操心,那是兒孫們真孝還不夠。也許,這一頓生日飯能說明的就是這個理。
無論如何,人生七十古來稀,老人家能有近九十歲的高壽,都是值得慶賀的,是老人一生行善積德的善果。祝福老人家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天天健康快樂,不用再為兒孫們操心,頤享天年!
天氣原因,新學期教師培訓班延期。自然災害的頻發,讓工作生活一次次受阻,人生真的不易,有相聚就是幸福,如何不珍惜呢!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冰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