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悟導後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文章參與星辰計劃2024年第7期“悟”專題活動】
長輩們常說:“多吃飯長高高。”
飯吃着容易,長高卻不容易;吃别人做的飯容易,自己做飯卻不容易;做為長輩教育孩子容易,以身作則卻真不容易……
小時候長輩們總說:“多吃飯長高高。”感覺吃的多了拉的也變多了,然後看着長輩們把拉出來的摻土制成肥料,有人說那是糞肥,有人說那是有機肥。肥料施到地裡,那施了肥料的地長出食物,食物在送回嘴裡。
想到“多吃飯長高高”,有種被忽悠的感覺,這一圈折騰下來,人沒長多少地裡的小苗長的高了、長的壯了,長輩們忙乎的還挺歡實、挺樂呵。直到長輩們埋進土裡成了肥料,才領悟,隻有他們是發自内心想讓我們長高、長壯的人。
長大了養娃了,逼着孩子學與課程無關的知識才領悟到。吃飯容易,學做飯很難,一桌飯菜想都學會做不容易,但要學着做幾道拿手的,才能喂飽娃的肚子。
孩子問:“爸爸,你會打鐵嗎?”我好奇的看着孩子,無奈的回答說:“不會,我為什麼要打鐵呢?”孩子調皮的靠近我,一副感到奇怪的表情問:“你不會打鐵怎麼做勺子、做鏟子,沒有勺子和鏟子又怎麼去炒菜做飯呢?”看着他天真可愛的樣子,我随口回答說:“爸爸不用把所有的都學會也可以生活,隻需要學會現在用的就行。打鐵有鐵匠,砌牆有瓦匠,所有的事都有專業的人去做,和爸爸沒關系。”孩子一副認真的表情說:“那我為什麼要學那些學校不教的課程,學校學的不就是我現在要用的嗎?”
孩子到底該怎麼學,我們的國家把教育放在最前面,是經過很多年改進才走到今天,現在的教育已經給了孩子最适合的學習量,最全面的學習内容。這些課程又是經過各科專業的老師按照适合孩子需要掌握的進度教給他們,我們這些業餘的家長卻在學校外畫蛇添足的給孩子增加負擔。
孩子沒用同樣的方式為難我,他并沒有要求我給他做出滿漢全席的一百零八道菜。孩子還小,并不知道我和他是平等的。
有時不理解我們在用一種什麼方式對待孩子,先輩們抛頭顱、灑熱血換來今天的幸福,這幸福把我們活成了最舒适的一代人,可這份幸福并不是給我們揮霍的,更不是用來焦慮下一代、卷死下一代的。
我不知道自己成為長輩後應該怎樣講述過去,該告怎樣訴孩子那句:“多吃飯長高高。”還是用另外一種最現代、最全面、最權威的方式和她說:“吃飯能帶給你營養,把食物送進嘴裡也就是口腔,然後咀嚼,咀嚼到變小、變碎在咽下去。這時食物會進入胃,胃會分泌胃液溶化被牙齒磨碎的食物,然後會送進食管或十二指腸,接下來食物會進入小腸,小腸的消化很重要,此時的食物已經成了食糜,食糜受到胰腺分泌的胰液,經過膽汁和小腸液以及腸蠕動的作用,被徹底吸收。這時你吃下去的食物會走向兩條分叉路,一條是有用的營養物質,這些食物會吸收入血入淋巴液,另一條是不被身體吸收的食物,送入大腸形成糞便,進入直腸到達肛門。再次制成肥料,把肥料施到地裡,地長出食物,食物就又長高高了。”孩子迷茫的看了眼時間說:“爸飯菜涼了,能吃嗎?”
在我變成肥料之前,我想感謝把我養大的長輩們,謝謝諸位給了我簡單的童年,更謝謝諸位給了我童年的時間,就是那份時間讓我們這代人懂得了探索未知……
希望我的孩子在長高高以後不要罵我,不要罵我們講的廢話太多。畢竟我們知道的比先輩們多,不會隻說一句:“多吃飯長高高。”是先輩們赢來了和平,給了我們學習的時間;也是先輩們改變了科技的根基,讓我們無所不能查到;但不是先輩們讓我們焦慮的什麼都想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初心應該是希望未來的孩子幸福……
【結語】:還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未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