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雨濕江南夢

...



清明時節,天青如宋窯開片的汝瓷。我擎着傘走過石橋,檐角銅鈴被雨水洗得清亮,一聲聲敲碎了四月的晨光。雨是繡娘遺落的銀絲線,斜斜地織就一匹素绡,将黛瓦白牆細細裹了,巷陌間浮動着陳年艾草的氣息。

...


石闆路漾着粼粼水光,倒映出憧憧人影。穿深灰中山裝的老人抱着黃菊,傘骨垂下的雨珠串成水晶簾,遮住他眼角微紅的褶皺。穿校服的少年在廊下避雨,書包上沾着幾瓣淺粉的櫻花,像被春天不經意蓋上的郵戳。每個人的衣襟都沾着三分愁緒、七分念想,在潮濕的空氣裡氤氲成化不開的霧。

...


轉角忽聞牧笛聲破雨而來,恍若前朝遺落的音符。那系紅領巾的牧童仍在詩裡笑着,竹笛橫在沾着草汁的唇邊。順着他指尖望去,杏花如绯雲漫過矮牆,酒旗在風中舒展成欲飛的鶴。枝頭新綻的花苞含着宿雨,恰似離人未落的淚,風過時簌簌地落在青石井欄上,碎成點點胭脂痣。

...


酒肆臨窗處,黃泥小爐煨着青梅酒。瓷碗裡浮沉着去年晾曬的桂花,琥珀色的漣漪一圈圈蕩開往事。鄰座的老者将花生米擺成北鬥七星,喃喃說着戰亂年代失散的妹妹最愛杏花糕。窗棂外,賣花阿婆的竹籃裡躺着帶露的白色馬蹄蓮,花瓣邊緣泛着淡淡的青,像宣紙上未幹的水痕。

...


暮色漸起時,河燈順流而下。紙船載着寫滿思念的桃符,燭火在漣漪中搖曳成橘色的星子。對岸傳來斷續的埙聲,嗚咽着穿過雨幕,與檐角風鈴應和成古老的安魂曲。杏花村酒旗仍在暮色中招搖,卻不知醉了多少斷腸客,又圓了多少未了的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