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 |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

梁老師的分享

張愛敏工作室五月份共讀的書目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分享人是最具智慧力的梁老師。

梁老師讓我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人?我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個答案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也有人從“人”這個字的造字結構來分析,我感覺也很有道理。“人”一撇一捺,左邊一撇代表正常的人,也就是按照人的定義所說的能夠直立行走,會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夠用需要進行交流溝通。右邊一捺代表人的信念、意志、精神,也就是心理健康,是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代表人的精神支柱。隻有身體和心理雙健康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人。

...

梁老師告訴我們,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他主張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協調發展,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德育、智育和勞動教育。這麼說來,我并不是一個“真正的人”,我在“體美”兩方面相當欠缺。其實,我一直以為,蘇霍姆林斯基最重視的是勞動教育,這一點我也非常贊同。

...

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雖然沒有勞動教育這個概念,但卻一直踐行勞動教育,無論是家務活,還是學校裡的衛生,亦或是下地勞動,都是一把好手。而如今,随着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地裡農活不用孩子們幫忙,學校也沒有了雜草叢生(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地面),故而不需要除草勞動,孩子們唯一的勞動就是簡單的掃地拖地擦玻璃,即便這樣,他們也幹的亂七八糟。勞動教育的缺失讓現在的孩子養成了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人。這裡的培養人并不是指培養成工程師、醫生、科學家這樣的成功人士,而是培養丈夫、妻子、父親、母親。這一點我深感認同,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離婚率高,家庭教育缺失的時代,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丈夫妻子、父親母親相當重要。隻有這樣,才能良性循環,一代更比一代強!

...

為了進一步讓我們了解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梁老師精心挑選了幾個教育小故事供我們學習。其中“挽救困難生”和“特殊獎勵”這兩個故事讓我深有觸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挽救困難生”不是某個教師去教育,對他們的教育是整個集體的義務。是的,挽救困難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付出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的。現在不知道是因為網絡的發達,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們越來越難教育,抽煙喝酒打架現象層出不窮,想要扭轉這些困難生,簡直是非一般的艱難。

“特殊獎勵”這個小故事讓我很感動,蘇霍姆林斯基看到違規偷偷采花季娜,并沒有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季娜,而是耐心地問明情況,還獎勵她再采三朵花。這正是蘇霍姆林斯基能成為偉大教育家的原因,他眼裡有孩子,有大愛,相信經過這件事後,季娜不但學會了去理解和相信他人,而且學會了善待他人,并一直做一個善良的人!

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卻仍能屹立不倒?正是因為他的教育理念與現在的教育改革現狀高度契合,正如孔子的許多教育學說依然适用于現在的教育現狀一樣,蘇霍姆林斯基也永不過時!

感謝梁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分享,唯一遺憾的是騰訊會議的“時間限制”限制了梁老師的自由發揮。

感謝小夥伴們的一路陪伴,感恩閱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