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聽窦桂梅老師講新課》01—知人論世

          物象為骨,意格為髓

        ——在吟誦中學習《清平樂·村居》

                    知人論世

                        文/劉嘉琪

  《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由此得出“知人論世”一詞,是孟子提出的文學批評的原則和方法。文學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時代背景有着極為密切的關系,因而隻有知其人、論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寫作的時代背景,才能客觀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窦桂梅老師執教的《清平樂·村居》一文中,灑脫自然的田園風光有誰會想到是一個郁郁不得志、一心報效國家的辛老所寫呢?

  起初,在讀到《清平樂·村居》時,被文章的小調所打動,這麼優美和諧的田園風格果真令人向往;

  可是讀到《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兩者朗讀對比時,為什麼要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風格呢?在我印象中,辛棄疾是一位上陣殺敵、一心報效國家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我迷惑不已的地方。

  難道是《清平樂》是早年所寫,《破陣子》是晚年所寫嗎?

  幸好,保持一份疑惑感。

  果然,一查資料,解除了自己的迷惑,也打破了原有的認知。

  《清平樂·村居》作于閑居帶湖期間,由于辛棄疾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被排斥與打擊,後來在43歲以後才被任用,在上饒閑居的20年期間所作。

  理想破滅,隐居農村之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閑适詞與田園詩。

  在上述背景下,陳亮拜訪辛棄疾,陳亮也是主張抗金卻遭打擊之人,兩人狀況境遇相似,陳亮離開後,辛棄疾寫《賀新郎·把酒長亭說》一詞寄于陳亮,《破陣子》也是同時期所作。

  綜上,我豁然開朗!原來是這麼回事呢?

  起初,在備課時看見: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時代才可以更好的教授,我并不是太在意,但是,這篇文章再次打破我的認知,了解作者的背景時代,對教師備課,對孩子上課都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比如,這篇辛棄疾的文章,在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後,會更加容易理解詩詞的内容;

  再比如,蕭紅的《祖父的園子》,了解了蕭紅所處的時代背景,就會知道當時蕭紅多麼懷念小時候的模樣;

  ……

  知人論世,好好運用,在備課時一定要把作者的所處背景了解清楚;在學習一篇文章時,如果選自某一小節,盡量也要通讀全文,這樣可以适時了解内容,全面剖析文章!

 

附:

          清平樂·村居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