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感受的小蟲子——《我是一隻小蟲子》教學設計(原創)
為了不錯過日更,把寫好的部分先發出吧,哈哈
一、教學内容
《我是一隻小蟲子》是人教版新課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童話與想象”為主題,編排的課文富有童真童趣,充滿了兒童的想象。課文以一隻小蟲子的視角,用“我”的口吻叙述昆蟲世界的悲喜,既展現小蟲子多彩的生活,又抒發自己内心的感受,表達對自我價值的認同。這篇課文的語言幽默風趣,寫得形象生動,尤其對小蟲子生活充滿了想象,語言貼近生活,趣味十足。特别适合指導學生朗讀、細品,從中學習這種表達方式并進行遷移運用。
二、教學目标
1.學習生字新詞,正确認讀多音字“泡”,積累“搖搖晃晃、昏頭昏腦”等詞語。追溯字源,理解“月”字旁和“屍”字頭意思,學寫帶有屍字頭的生字:屁、尿、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詞語“免費”展開想象,交流、感受小蟲子豐富多彩的生活。 3.置換角色,将自己想象成一隻小蟲子,寫一兩句有趣的話,并能用上準确形象的動詞,表達内心的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正确認讀多音字“泡”,積累“搖搖晃晃、昏頭昏腦”等詞語。追溯字源,理解“月”字旁和“屍”字頭意思,學寫帶有屍字頭的三個生字:屁、尿、屎。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詞語“免費”展開想象,交流、感受小蟲子豐富多彩的生活。置換角色,将自己想象成一隻小蟲子,寫一兩句有趣的話,并能用上準确形象的動詞,表達内心的感受。
四、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境,看圖說話,直觀展示
學法:多種方式朗讀課文、遊戲律動、書寫生字、學習仿寫
五、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初步預習課文,完成預習單
第一課時
一、看圖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看圖打招呼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小昆蟲,想和同學們做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它們打個招呼?(想)
2.出示蜻蜓、蜜蜂、七星瓢蟲、螢火蟲,學生說說它們在做什麼?
師:是呀,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今天我們來變身一隻小蟲子,和它們體驗一下蟲子的生活吧!闆書課題《我是一隻小蟲子》,指名讀題,讀出不同的語氣。
師:聽出來了,有的是一隻快樂的小蟲子;有的是一隻傷心的小蟲子;有的是一隻調皮的小蟲子……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昆蟲的認識,讓學生去想象自己變成一隻小蟲子,第一時間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不同語氣讀題目,為課文學習做好了鋪墊,興味盎然地進入課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做一隻小蟲子好不好呢?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課文裡畫出回答當小蟲子好不好的語句。
2.課文讀完了,其實課文圍繞着“當一隻小蟲子好不好?”這個話題,告訴了我們當小蟲子有兩種感受,你找到了嗎?(指名答)(闆書:小夥伴們:一點兒都不好(有煩惱) 我:還真不錯(很快樂))
3.再讀課文。找一找“一點兒不好”和“真不錯”的原因。用筆畫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初讀課文,圍繞做一隻小蟲子好不好呢?學生浏覽課文,提取關鍵信息,整體感知課文内容。
三、認讀詞語,讀準字音
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這些詞語寶寶跳出了課文,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讀熟,邊讀邊識字、書寫。讀好後鼻音、第三聲和多音字。
(2)學習多音字“泡”,口頭組詞、造句,在語境中熟記。開火車走迷宮,再認生字詞。
(3)播放兒歌,師生一起配樂表演:晃晃我的腦袋,晃晃你的腦袋,露出我的笑臉,露出你的笑臉,拍拍我的肩呀,拍拍你的肩呀,抖抖我的胳膊,抖抖你的胳膊,伸伸我的手臂,伸伸你的手臂,暖暖我的胃呀,揉揉我的腹部,扭扭我的屁股,扭扭你的屁股,跺跺我的腳呀,跺跺你的腳(指名圈出兒歌裡的帶月字旁的字“腦、臉、肩、胳膊、臂、胃、腹、股、腳”)
(4)面的點表示人體排洩物,後來經過漢字的演變,人前面排出的排洩物用“水”字表示,就是“尿”字。人後面排出的排洩物用“米”字表示,就是“屎”字。孩子們你們看,掌握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生字。
【設計意圖】:追溯字源,理解“月”字旁和“屍”字頭意思,學寫帶有屍字頭的三個生字:屁、尿、屎。學生在快樂遊戲中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