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的模樣
年初,因為一部實驗劇占用了大部分時間。
寫劇本之初,睡眠質量就差,拍攝時更是日日失眠,常為力不能及而焦慮、難過。
勉力堅持,終于,今天,這事算暫時告一段落了。下一部劇的構思就放到今天之後吧。
在某些想要松弛的間隙,讀了兩本書,看了幾部電影。
兩本書都超出500頁。其中一本是美國人寫的《鄰人之妻》,作者是美國著名記者,他以多年實地體驗、走訪、收集的材料為基礎,寫成這部非虛構文學作品。信息量的廣度和深度超乎想象。筆觸冷冽、幹脆,剖開美國性意識解放這具幾十歲的軀體,俯視其全貌,見血肉,現筋骨。在我看,這表達是少人能及的赤誠。
另一本書是《偷書賊》。2013年,我看過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可我記性差,早忘了。過年期間逛書店,在書架前翻得幾頁,被文字吸引到。怎麼說呢,它是文字的,但是呈現了比電影更具有想象力的顔色、光線、聲調、模樣、氛圍和場景。
閱讀途中,時而被帶到高空俯瞰,時而被推到特寫的距離觀摩,常常聞到空氣中不同的味道,有時是冬天,有時是夏天,有時是紅豆湯發出來的香,有時是硝煙追過來了。每一次翻開,都能感受到作者對讀者的安慰,是最被溫柔以待的閱讀之一。
看的6、7部電影,多數是業務需要而看,都屬于不錯的影片。包括了國産改編被叫好的新片,也有國際大導演的經典作品。
短片《膚色》在它們中間大放異彩,毫無疑問,它是我本年度最推薦觀看影片之一。影片隻有21分鐘,講種族歧視的矛盾沖突,張力體現在每一個鏡頭上面,飽滿到要溢出來,手法幹脆利落,很酷的藝術家手筆。
《愛,死亡和機器人》是另一個驚喜。因為個人偏好問題,18集裡我并不是每集都喜歡,重看了香港兇殺案、男主被鲸魚吞掉、中國少年與狐狸、狼人當軍人這幾集。
故事不是它吸引人的地方,畢竟天下的故事大同小異,吸引我的是它的表現方式,那是極具自信和創作力的表現。導演說每個故事有它的長度節奏,所以這18集,每一集的長度各異,長不過15分鐘。
用一句話總結便是,有實力者,是可以掙脫框架束縛的。
寫本拍片的另一些間隙,被某扭曲的價值觀激怒而不得發,憋得焦躁。好在堅持晨跑,多少能散負量,得正能,路途中聽了很多“吳曉波頻道”、“曉說”,重聽了一些“薛兆豐經濟學”,未必吸收了多少,但當下感覺有所得。
此外,和第一份工作的同事見面,他們都長着境況很好的模樣,一起喝酒暢飲。第一次叫了代駕。
家人們像往常一樣互相扶持,相互理解。
這便是本月的歲月靜好。
- 上一篇 女兒借錢,媽媽操心,這是什麼神仙劇情?
- 下一篇 電梯間聽到敲擊聲,怎麼辦?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