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賞析
【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歐陽修說:“吾愛陶淵明,愛酒又愛閑”。
“酒”,他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閑”,沒有人能把田園詩寫得如此閑适從容。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古今隐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他是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他就是陶淵明。
他寄情于山水田園,隐居世外,留下一篇篇佳賦名作。而這首《飲酒》則被譽為陶淵明最悠然自得的一首田園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試問修行一定要在深山之中,遠離鬧市嗎?其實不是的。
我就在人間生活,就在車水馬龍的地方打坐、修行,雖然外面車水馬龍,非常熱鬧,但是我這心不住在外境之上,六根不去攀緣,又何來的喧擾?
車水馬龍與我毫無關系,心态平和,不貪戀世間的繁華,自然就遠離了塵嚣。
所以,真正的安靜不在于外部環境的喧鬧或甯靜,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的安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種了菊花,閑來去東邊籬笆牆下采菊,彎腰擡頭之間不經意地看見了遠處的南山。
南山就是九江的廬山。
這句詩為何這麼有名呢?在于他的詩眼“見”。“見”是“看見”的意思。但是“見”和“看”又完全不同,這是一種主動和被動的不同。“看”,是主動地去搜尋,去看。而“見”,僅僅是見到了,你看不看,南山一直在那裡——悠閑、淡定。
南山雖美,但我沒刻意去看,隻是在起身的時候正好看到了。為什麼美景當前,我也不主動去看呢?因為我的生活太悠閑,而且對外界的事情并不是太關心,不過碰巧看到了,我也就欣賞一下。
這兩句是此首詩的點睛之筆,畫面感極強,充滿了怡然自得的閑情逸緻,讓我們見識了真正的慢生活。
詩人信手拈來,竟是那麼自然,那麼慵懶随意。你有沒有被詩人的“不經意”驚豔到?
細細品來,所有的“不經意”,所有的“自然”都來自于詩人超脫世俗的歸隐情懷啊!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南山的景象如何?
山氣,山間的雲氣。日夕,傍晚。相與還,結伴而歸。
山中傍晚的景色太美了,霧氣若有若無,萦繞于山峰之間;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
此情此景,詩人有什麼感想呢?
這眼前的美景和我現在的生活狀态啊,蘊含着許多生命的真意,其實我很想細細分辨給你們說清楚,卻發現不知該怎麼去說了。
是不是他故意不說呢?倒也不是。“欲辨已忘言”——我想說一說的,但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表達。
難道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嗎?
其實也不是,隻是懂的人自然會懂,不懂的我說了你也體會不到。
不知為什麼,整首詩我最喜歡的竟是此句“欲辯已忘言”。含蓄唯美,一笑而過:本來是想要說說的、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算了還是别說啦……一切是那麼的雲淡風輕,從容自如。
心靜則明,無欲則剛。
我們總想去遠方尋找詩意,其實,最詩意、最甯靜的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看不看南山,它都在那裡。
- 上一篇 541.愛情是什麼?
- 下一篇 從朋友到戀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