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更“抗挫”,逆商培養不能少

前段時間網上一個視頻被廣大人們轉發,講的是一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從來沒被打過,沒有經曆過挫折,長大後如果被人打一巴掌,很有可能就會去跳樓,而隻有在小時候經曆過很多挫折,長大後才能更加堅強的面對挫折。

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在教育學方面,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像瑪麗蓮夢露這些知名演員之所以自殺,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在童年受過了太多的挫折,反而長大後更不容易接受挫折。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經常受到愛護,長大後他們更容易勇敢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學習很多東西,隻要學習,就會出現失敗,我們不可能一經曆失敗就去放棄所有事情,比如我們在喝白開水時,被水燙了,難道我們就生氣的說,我再也不喝水了麼?

我們把人生比做爬上,把爬上的人分成三種,一種是放棄者,這種人一到山下,看着高聳入雲的山峰,就說這麼高的山我肯定爬不上去,于是就放棄了。第2種人就是紮營者,他們一開始努力爬山,而爬到山的半中央,覺得這裡風景不錯,于是就停止了繼續攀登,而在半山腰紮營停下來。第3種就是攀登者,他們從山腳一路向上不停的攀爬,最終爬到了山頂,獲得了成功。

我們所有人都想做攀登者,但是在我們的成功的道路上很容易就會走向岔路,我們把岔路分成一下幾種:

一,習得性無助

有一個十分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家,把兩隻狗分别關在兩個有電網圍成的狗籠中,一個狗籠放有開關可以控制電網,另一個功能中沒有開關,然後每天分别給它們通電。一個月以後在帶來另外一隻沒有參加試驗的新狗同時放進沒有圍欄的電網中,打開電網,新來的狗,馬上就跑出去了,有開關的那一隻狗也跟随新狗一起跑了,而沒有開關的那隻狗,因為每天都會被電,所以他覺得自己被電的事實必須經曆的,也就不再反抗,待在原地,隻是難過的哭泣。這就是它通過每天的無助而學來的,即使有能力跳出困難圈,它也不會去尋找離開的辦法。

二,打雞血

第2種就是打雞血,也就是喊口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培訓訓練營中,老師在講台上不斷的給大家喊着口号激勵大家,像這種情況最多讓大家信心滿滿持續一周時間,而一周後又會恢複原樣。這就像是一棵大樹,你沒有給他紮上生根,而是不斷給他插上假的綠葉。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緻人們覺得,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依然沒有效果,反而會讓他倒向另外一面。

三,技術等待

技術等待就是我們所說的狐狸吃葡萄效應。當孩子去學自行車的時候學不會就會說,反正以後我會開汽車去,自行車沒有用我就不學了,在學開車的時候又覺得開車太難說,以後反正用人工智能不需要我開車,然後就不再去學開車了。長此以往,他就将放棄所有的學習機會,一遇到困難就會放棄。那我們說如果一直這樣的話,人總歸會死,那麼我們學什麼東西都是沒有用的了。

四,攀登者變紮營者

最後一種就是攀登者,變紮營者變攀登者,一開始是信心滿滿,要沖到山的頂峰,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半山腰看到了美麗的風景,而忘記了自己前行的目标,最終停下了腳步。變成了紮營者。

...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逆商呢?

一,說教改成提問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經常告訴他應該去怎麼做,而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去問問孩子,你覺得應該怎麼做,讓孩子多去思考,不要讓孩子覺得,隻要一遇到事情我的父母肯定比我強,我不如他們,就會産生放棄的念頭。讓孩子學會掌握主導地位,善于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lead方法

    1.L,傾聽

當我們遇到逆商時,首先提示自己現在是逆商時刻。

    2.E,探究

其次我們可以去思考,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中我們會出現害怕煩悶等情緒,到底什麼影響了我?

    3.A,分析

然後我們通過分析思考,看看我們在這個問題中自己能夠做些什麼解決這個問題。

    4.D,行動

通過分析以後,我們把解決方法付諸于行動去實踐踐行。

成功的道路上永遠不缺一起前行的人,而走到最後的就是勝利者,擁有高逆商,不畏困難解決難題才是我們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生财富,所有的逆商都不是通過打擊,制造困難而練成的,高逆商的孩子一定都有愛他們和支持他們的父母在後面做堅強後盾,幫助他們砥砺前行。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