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那片繁華
母親很愛跟我炫耀,愛炫耀鄰裡之間的那片溫情,在她心裡,這是她的一筆寶貴的财富。
特别是,自從她生病後,這種溫情也成了治愈她的一種良藥,今天誰給她送了熱騰騰的大包子,那天誰家烤了地瓜,給她送過來一塊。她又吃到了誰家的菜餅。誰去河邊給她逮來了用以偏方入藥的蟾蜍。她總是不厭其煩的跟我絮絮叨叨,叙述時,眼裡流動着溫情的光。
母親也是這樣的人,她身體好時,做些吃食,也總是左鄰右舍的去送點,有時給前面大媽端一盤餃子,大媽年紀大了,牙不好,愛吃軟和的東西。有時給隔壁的嬸子送幾個絲瓜,絲瓜長的又多又快,它是母親重要的“外交”禮物,左鄰右舍沒有沒吃過我家絲瓜的。有時又是一縷她種的韭菜,或者一把綠油油的油菜。她生病時,家裡常有人去看望她,買來的水果,牛奶,她也轉手該分的分,該送的送。她去世一星期前,天氣和暖,讓我扶着她大門口坐了一坐,還忙不叠的吩咐我,去拿家裡的香蕉,給一快坐着的嬸子大娘,分一分。
或許我直到今天才明白,她在我這裡時,為什麼住了一段時間,就鬧着回家,總說憋悶,或許城裡的門對門,人和人距離很近,但是心卻很遠,沒有老家那股熱乎勁,沒有她精神上的良藥…………
在老家,随處可得那種熱乎乎的感覺,鄉鄰相遇時,總會脆生生的打招呼:“大爺,大媽,嬸子。”對面笑呵呵的關切幾句:“回來了?啥時候回來的?吃飯了麼?回來呆幾天?”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打小養成的習慣,見人就要親親熱熱的喊,鄉村裡沒有社恐,沒有 城裡所說的i人和e人,我貪戀這種感覺。
她去世時,我五雷轟頂,茫然無措之時,也是得衆相鄰的幫襯,有條不紊的安排,讓我得以好好的,好好的送走她最後一程。孝子跪,那一跪内心真是無法言說的感激和虔誠,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有一群熱乎乎的人,在我承受這世上最悲痛之時,用行動,為我的内心點了一盞溫暖的燈,送她歸去,扶我一程。
今日看一小視頻,故事背景中國的六七十年代,住在筒子樓裡的故事,那些暖暖的鄰裡情,底下有很多評論,在追憶,在惋惜,在反思,城裡被隐藏的,被關起來的那往日的溫情去了哪?忽然就被觸動,我也想寫寫我身邊的故事,那群熱乎乎的人……………
我們說着同樣的鄉音,感受過同樣的日升日落,四季更叠。守望相助,用行動去訴說,遠親不如近鄰。
那種脈脈溫情,是我追尋的繁華…………
- 上一篇 等待
- 下一篇 穿越時空的情殇(16)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