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屋
每當到了芝麻收割的季節,芝麻地裡會有許許多多的小房屋,那些小房屋是用芝麻稭稈搭建的。
至于為什麼要搭成小房屋的樣子,其中的原因我也模糊不清,可能是為了方便晾曬,就跟油菜一樣,曬幹水分,好敲打它的果實。
小時候喜歡躲在芝麻屋裡睡覺,芝麻屋的形狀似四棱錐,空間不大,但能容下八九歲小孩的體型。
在裡面睡覺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大人們在田地裡忙活,小孩便成了田野裡的土撥鼠,東跑西竄。
男孩子在田地裡“華山論劍”,沒有青梅煮酒,但也要分出誰是英雄。學着武俠劇裡的招式。招式說不上有模有樣,反倒是像歐陽鋒練了假的經書,弄巧成拙,“獨創門派”。
芝麻屋雖小,但遮雨遮陽。
尤其是遮雨,倘若下起了毛毛細雨,拾掇些芝麻杆,鋪在芝麻屋裡,躺在上面。外面細雨濛濛,散落的雨珠落在芝麻屋上,屋外沙沙作響,屋内平和安詳。
泥土的清香和芝麻杆的體香混為一體,在屋内飄蕩。屋裡的孩子看着細雨,有的學着和尚打坐的樣子,仿佛身居荒山的俠客,清心寡欲,閉目靜氣,修煉内力。“入戲太深”之時,那心中似乎已經感應到天地内力,絕世武功的精髓之道似乎就要被自己揭開。也有躺在屋裡,嚼着從家裡帶來的糖果,看着外面的細雨,年小的心在芝麻屋的庇護下,得以靜靜的守望着遠方,有時會想到身居外地打拼的父母,有時會想到周末作業還未完成該怎麼編個理由給老師,有時也會想到該怎麼跟爺爺編個理由,多要一塊錢,明天好去學校買下那個心心念念的玩具,或者校門口小店新推出的零食套餐等等。
待雨停之後,被雨水吻過的大地變的溫軟了許多。芝麻屋也亮堂了不少,躲在屋子裡的孩子們依舊還沉浸在芝麻屋懷裡的和藹溫柔之中。
黃昏将至,昏黃色的天空鑲嵌着淡藍色的紐帶,太陽似成熟的柿子一樣,讓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不遠處,若幹個稻草人也換上了夕陽妝,夕陽融入在它們帽檐的水珠上:
水珠緩而不急,又連綿不斷
滴落~滴落
褐色的布帽懸挂着若紅色又似金黃色的珠簾
濕透的灰色破布衫被雨水浸透,又被微風吻出一幅山巒起伏的畫卷
零零散散的身影,在田野裡慢慢延伸
不經意間驚擾了樹捎上守望的喜鵲
揮舞着羽翼,落在了更高的樹上
搖頭晃腦,宣誓着自己的鳥權
不遠處,大人的呼喚穿過田埂,輕拂過池塘裡的水草,傳遞到“芝麻屋的村落”中。不久,一個個小精靈亦或是小土撥鼠從芝麻屋裡竄了出來。
臨走之際,看到田埂邊有一張破爛不堪地、在土裡露出一角的破油布,便用力掀起,将它披在了歸家路上的稻草人身上。
夕陽下
它像極了大俠
搖頭晃腦的喜鵲似乎也察覺到了殺氣
低聲啼鳴,又展翅朝向着它家的方向
而芝麻屋,我想在夜裡,它也溫暖似家,月挂上梢頭,它的身影,在想象中,也像是一位俠客,柔情似月,身影似劍影。零零散散,遍布田野,守望着兒時的記憶。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