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恒子·人間值得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這麼一個女人,在她的少女時代,就遭遇到了戰争,經濟大蕭條,生活得非常艱難。後來苦苦地去學了醫,畢業之後找不着工作,好不容易找着了工作。
她憧憬着一個甜蜜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結果嫁了一個不顧家的酒鬼,隻好一邊做着繁重的工作,一邊撫養着嗷嗷叫的小孩子,一邊有做不完的家務。那這樣的人生如果換給你,你什麼感受啊?就兩個字,叫好慘,對吧?或者叫糟心。這就是恒子奶奶真實的人生經曆。
恒子奶奶是誰呢?
這是一個90歲的日本老奶奶,她是一個心理咨詢師,從她的少女時期一直到現在,每一天都在工作,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她的診所是在奈良,如果你到這個診所去,你應該還能見到這個老奶奶,她非常好認,隻有1米48,體重80斤,是一個很輕巧纖瘦的像個小鳥一樣的老太太。
她每周要工作四天,迄今為止,已經工作了70多年了。她在咨詢室裡幹什麼呢?就是陪伴那些心靈非常疲倦的人們,工作不快樂的年輕人,婚姻不和諧的中年人,人人仰慕的企業家都會來找她,敞開心扉,我就想跟你聊五毛錢的,我就想跟你聊一塊錢的,幹什麼呢?學習恒子奶奶的人生智慧。
所以恒子奶奶,就把她這些年艱難的磨難的日子,慢慢地過成了别人的人生指南,那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最近恒子奶奶就出了一本書,叫作《人間值得》,就是在寫命運發給她一把爛牌,她怎麼打出了王炸。
那這本書的扉頁上面就有一行話,腰封上面說: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我們現在常常被教育說,人生一定要奮鬥,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律。說句老實話,越聽這些詞,你會不會覺得壓力越大,心情越沉重?可是她告訴你說,人生不必太用力。
前一段時間看一篇文章,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就講,他說未來這個世界,很多工作和職位,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了,那麼人怎麼樣在中間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呢?怎麼能讓别人喜歡你,願意跟你連接和分享呢?
就是你一定要發現自己用什麼樣的價值觀,什麼樣的态度和什麼樣的方式去生活。隻有你能夠把這個情緒完整地、真誠地傳達給别人,打動别人,那這樣,人家才會覺得你不可替代。就是你要活得特别有人味。
看了以後就覺得,這不就是《人間值得》教給我們的事情嗎?不管我們平時喊多少口号,但最終我們真的要像一個人一樣的生活,要讓自己覺得舒服,隻有在自己安心舒服自在了,這種狀态下,你才能夠把很多的事情做好。
所以我們常常看有一些人說,你怎麼那麼不努力,你怎麼那麼不用力,他就在那裡熬夜的補課學習,最後什麼都沒記住,對吧?你不如讓他好好地去睡一覺,睡飽了,記性好了,腦子靈光了,自然他就能把很多單詞都記住了。
所以有的時候,人生太用力,就等于低效和低質量的人生。可是人生不用力就一定會好嗎?
那我們就先從這本書名說起——《人間值得》,這就是恒子奶奶的生活哲理,總結起來就是這四個字。
但是可能經曆了疫情,我們的生活秩序,我們的生活方式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改變,就會覺得這四個字特别讓人喜歡。而且這本書非常好讀,薄薄的一本拿在手裡很輕,大概花個一個多小時就全部看完了。
覺得這個心裡面就像是被那個小燈照了一下,它亮一下亮一下,讓你覺得還是非常溫暖的。她沒有說什麼高深的道理,但是其中有一句話說,你隻需要對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過怎樣的人生。這個态度很重要,就是給無數普通人打了個底。
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是慢慢有了一點年紀,才發現:
自己竭盡全力,就是活成了一個普通人的樣子!
所以我們隻需要跟過去的自己比,跟昨天的自己比,覺得此刻我是快樂的,我覺得很安心,那怎麼就不是一個好的生活呢?所以看到這句話,想起李誕,脫口秀演員,有一句話說人間不值得,我就在想這個恒子奶奶是來怼李誕的嗎?他們倆說的到底有什麼區别呢?
一邊說人間不值得,非常喪,然後年輕人說好呀;那另一邊說人間很值得,她顯得很積極,大家又說好呀。那都說好呀,還有沒有一個區别,有沒有一個對錯?所以跟對人很重要,那我們就來說這兩個人講的值得或不值得,到底是什麼問題?
如果有新的朋友去把李誕的這句話完整地看一遍,就會發現人間不值得前面還有半句,叫什麼呢?
叫開心點朋友,人間不值得!
這個語境是什麼呢?今天你失戀了,今天你去應聘沒成功,今天他漲工資了你沒漲,然後你非常不開心,有人走過來拍拍你的肩膀,開心點朋友,人間不值得。他的意思是什麼?都多大點事,你開心點嗎!
這麼一想你就會發現,李誕和恒子奶奶講的是不是一件事啊?隻是他們的表述方法不同。所以會聽話的人,會讀書的人,都不能隻聽一半隻讀一半。
就像我們小的時候,那個教室裡面有個警句,愛因斯坦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那我們就心裡認為,那99%的汗水多重要。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這是愛因斯坦說的,但他隻說了一半,後面還有半句是什麼呢?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是:
那1%的靈感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
所以任何事情我們想要理解,就是要完整,要慢下來,用心地去體會,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就我們在這裡慢讀,你說慢讀真好,慢讀才有趣,才能讓一本書完整地進入我的身體,成為我的營養。
恒子奶奶開篇就告訴我們,說我們不要節約時間,因為我們要活的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那在恒子奶奶看來,人怎麼樣才能活得長呢,她認為不着急不用力的人就會很長壽。她說:
第一,長壽了之後,我的人生視野更寬闊了。
她認為事業和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每個人都沒有必要,對工作期待過高,沒有必要,把工作當成非常嚴肅的事情,這樣你就能享受工作。天哪!看了這句話以後,就深刻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因為你就是一個特别熱愛工作的人,你就覺得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你還是挺享受工作的。
那有時候想一想,也沒有必要給自己特别大的壓力,說這個工作今天狀态不好,做不完的時候怎麼辦?放松一點,慢慢來,這就是恒子奶奶告訴我們的智慧。
怎麼不早一點讀到恒子奶奶,那可能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就能少熬很多夜,那人這台機器就能被保養得好一點,運轉的時間長一點,這樣在做其它工作,就能夠得心應手一些。
第二,關于人際關系,恒子奶奶講說我們用盡千方百計,耗費幾年或者幾十年,想要改變他人,隻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所以盡量要抛棄,我才了不起的想法,這樣自己感到輕松,周圍的人也會輕松。那恒子奶奶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對付自己生活中那些煩心事,對付那些不聽她話的人,她就一切問題輕輕松松迎刃而解了。
第三,叫作不如意。
我們都會遇到一些不順自己心意的時候,也都會有一些求不得的事情,那恒子奶奶怎麼看呢?
她說,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着吧,無論走到哪裡,我們始終是一個人,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我們應該對他們說一聲謝謝,沒有他們的陪伴,我們也要一個人好好地過生活。所以這個話總結一下,就是四個字,叫随他去吧。
如果做不到,如果求不得,那麼算了。成年人可能最後學會的一件事就是認賬,算了。那恒子奶奶也會坦白地說,生活中我也有過孤獨和不安的時候,但不管怎麼講,我隻能活下去,後面還打了一個括号,說我不認為我特别堅強。
為什麼從小到大,家裡人要求就是你要堅強,你不要随随便便地哭,你不要随随便便地放棄,然後你要努力,你要堅持到最後。可是在恒子奶奶這裡,她就會覺得那這些事情都會遇到,所以讀完這本書,把這三個重點總結出來之後,可能你會說,這有什麼呀?不就是大白話嗎?這些道理誰不知道?
禅宗裡面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什麼呢?叫作眼橫鼻直。眼睛是橫的,鼻子是直的。它講的是宋代,日本有一個叫道元禅師的大和尚,這個大和尚非常著名,他就入宋求法。就那個時候都是要日本要到中國來學習,包括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學習一些佛法,學習文化這些。那麼道元禅師就不遠萬裡地到了中國,然後遊曆了十幾年。
最後他回到日本之後,人家就問他說你看你出去了這麼久,吃了這麼多的苦,長了這麼多的見識,你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那麼道元禅師的原話就是,經過這十多年的學習,我領悟到了一個真理,就是眼睛是橫着長的,鼻子是直着長的,所以我空手而回。
你會覺得很玄對吧,這還要學嗎?這麼多年,我們難道就學了這些嗎?其實,生命中特别老實的态度就在這裡。老說禅宗是不可說的,因為有很多很玄妙的東西,好像在跟人打機鋒,但是你想想看,我們都知道吃飯的時候應該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應該好好睡覺,對嗎?
可是你真的做到了嗎?你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刷手機呢?你吃飯的時候,腦子裡面有沒有在惦記着剛才那個人跟我吵的那一架,我要這麼去說他就好了,我現在還在這裡生悶氣對吧?你躺在床上準備入睡的時候,你有沒有腦子裡立即什麼都不想,隻想着睡眠這一件事呢?你沒有。你腦子裡有疑問的念頭。那個PPT還沒做完;我要不要再跟我的女朋友說幾句話撩她一下;我是不是可以再刷一下抖音,看看裡面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兜了很大的圈,就是把好好的生活過得不怎麼好,把正常的日子過得亂七八糟。
那麼,恒子奶奶的這本書《人間值得》,就是要讓我們把生活打回原形,去老老實實地體會,老老實實地面對,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的态度表達出來,她就能讓你和我,過得和她一樣的自在和放松。
先來講工作
無法自己選擇的人生,那就做好眼前的事。這是一個核心态度。那放在恒子奶奶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呢?
恒子奶奶是從高中女校畢業的,畢業之後,她的家庭就面臨一個狀況,就是家裡孩子很多,生活又非常困難。女校畢業之後,你就是應該盡快地選一個職業。然後她的爸爸就跟她講,說你畢業以後,要麼你當老師,要麼你嫁人,總之你要盡快地自食其力,所以怎麼樣能夠找到一個養活自己的道路,這就成了擺在恒子面前最重要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恒子奶奶有一個叔叔,他是在大阪當醫生的。他的叔叔就提出來,說你們誰願意學醫,那我就來承擔他的學費。當聽到叔叔這麼說的時候,恒子的爸爸媽媽就特别高興。
這個時候恒子隻有16歲,她的爸爸媽媽就跟她講,說你一定要學醫,你要當一名醫生,然後這個16歲的恒子奶奶就隻身一人,背了一個很小的包袱,一個人就從她的家,一個叫尾道的地方,是農村,前往大阪去學醫了。
有沒有注意過,沒人問過恒子奶奶,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喜不喜歡當醫生?不知道。因為沒有退路。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你将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擺在眼下的一個狀況就是你必須去學醫。
現在其實生活條件比恒子奶奶不知道好多少倍,所以我的朋友常常就會問自己的孩子,或者我們也常常會被父母問,說你想幹什麼?你喜歡什麼?其實我們小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對不對?
所以你可能就會有十幾個職業,你一會想當一個什麼馴獸師,一會想當一個什麼寵物的管理員,一會想當一個圖書管理員,一會想去賣奶茶等等,總之職業選擇非常多,但你有沒有去實踐呢?有沒有去做?可能很多就是說說而已。還有一些是你可能去做了兩個月,你就回來說我不喜歡,實際上你究竟喜不喜歡呢?你也不知道。
你隻是覺得做這個工作裡面,肯定有一些苦的累的,你覺得不适應的部分,所以就打了退堂鼓,你就回來了。回來之後,家裡面當然是有退路的,那不喜歡,不喜歡是多大的事?多重要?不喜歡算了,我們換一個,因為總會有人拖着你,有底線,你掉不下去。
可是恒子是沒有人托底的,管你喜不喜歡,你隻有學醫,你才能活下去。那所以恒子奶奶去學醫這件事,就是一個不可挽回的命令。但有的時候很奇怪,當這個命令不可挽回,你真正投入其中的時候,由于你付出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你沒有退路地去應對那些挑戰,你慢慢地就會有了愛,而且那個愛是非常有深度的。
所以恒子奶奶從16歲學醫,一直到現在她90歲了,她還在從醫,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從沒有退路到堅持下去,這其中,每一個人都要經曆一萬次以上想要放棄的念頭,但重要的是,一個有深度的愛,就是在你最想放棄的時候,咬咬牙堅持了下去。我們有的時候,就是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
那從醫學院畢業之後,恒子面臨的處境是找不着工作,她隻能去當沒有薪水的實習生。你去實習,你去幹很多的活,給醫生打下手當助理,而且特别累,沒完沒了的加班但是不給薪水,那這個時候 ,恒子怎麼辦呢?沒有錢,活不下去。
可是如果不當這種實習生的話,将來更加找不着工作。所以她就在朋友的介紹下,到一個私人診所去打工,她除了幹家務,還要為醫生的診病做很多的輔助工作,要配藥,要陪同出診,工作起來經常連軸轉。那麼與此同時,她還每周要抽出一兩天,到大阪的市立大學繼續學習,因為隻有你學習得更多,有一個更好的學曆,你才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在那個時候,大家都會問說,那我們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們這麼苦,也不賺錢,相信這是很多人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那恒子奶奶就非常坦然地說,人就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的,當你能夠通過工作養活自己,養活家人,那就非常了不起。
那我就在想,我們大部分人都跟恒子一樣吧,總會在工作中遇到不那麼順心的時刻,待遇不讓我們滿意的時刻,如果這個時候就放棄了,回家打打遊戲、啃啃老,然後什麼間隔年休息一下,可能日子也就這麼過下去了。
但恒子奶奶允許自己過這樣的生活嗎?絕對不。她是這麼說的,她說隻要按部就班地好好工作和生活,人生就會出現轉機。
所以當一切不如意的時候,恒子奶奶會說事情不會馬上有結果,焦慮的時候心裡不要七上八下,不要思考過去和未來,你隻需要珍惜當下做好眼前的事。
所以恒子奶奶是怎麼樣度過這個無薪實習的過程呢?她就是拼命的去打工兼職,然後争取各種補助,後來等到實習期結束,她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她當然就很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勉強糊口的工作。接下來薪水一點一點地增加,都是靠自己實力積累起來,一點一點地做的,而且她笨鳥先飛,然後在飛在這條路上,她也從來不拐彎的,就一直朝前飛,不管風有多大,阻力有多大,她就是沒有停下來過。
後來在成為心理咨詢師之後,很多人都會來問恒子奶奶關于工作的問題。比如說,得不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怎麼辦呀?和同事關系不和怎麼辦呀?恒子奶奶首先會告訴你:
第一,要讓自己舒服點 。
她還有很具體的建議三點。首先,當你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的時候,你就幹脆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這就是人為什麼要工作的根本原因。那為了錢而工作并不是可恥的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使你不喜歡工作也沒有關系,盡可能地去做,總比瞎想強。很具體對吧?
第二,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過了。
但是,你看她好毒舌,但是這種情況就像是買彩票,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斷工作着,也許哪一天,就會遇到一份讓你喜歡的工作,帶着這樣的心态工作,那麼莫名其妙的壓力和煩惱,就會煙消雲散。
覺得好像别人對你的這個要求過于嚴厲,然後覺得你自己的能力怎麼都達不到,但是怎麼辦呢?困難永遠是解決不完的,你隻有拖着困難往前走,一直走到那些小困難消失不見。但别急,接下來會有更大的困難在等着你,那也說明什麼呢?你的能力已經增強了。
第三,你喜歡工作和你讨厭工作是一回事,為什麼呢?她說不喜歡工作的大多數人其實是人際關系出了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在工作的時候就不要過于思考你是喜歡它,還是讨厭它。如果時間充裕,不必考慮太多,這會讓你心生煩惱,那麼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對,埋頭去做。
有的時候,過多的空閑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适當忙碌的狀态反而更好。但是,如果工作一直要讓你做出巨大的犧牲,那一定要果斷離開,毫不猶豫。因為這畢竟不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由自己決定。
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恒子奶奶看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主動地做出抉擇,然後要為自己決定的結果負責。這句話特别重要。
什麼叫作工作?工作就是,第一,你要非常喜歡它;第二,做這件事能夠養活你自己。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是給一些詞或者一個概念,賦予了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好像工作可以讓我們成名、成家、成功,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這件事都是不值得的,反而會常常有挫敗感。
但是你喜歡和它能養活你,這兩件事就足夠了,當我們把這些想清楚,再來看恒子奶奶,你就能理解她的智慧。她會講,她說為了養活自己,為了養活家人而工作,這是首要目的。當你自己能夠自食其力,能夠在社會上立足,那你就開始被周圍的人認可,那覺得你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人了。那這個時候,不僅僅工作有了價值,你的人際交往也會順利很多。
關于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這個詞,一說出來大家說太重要了,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可是很多甜蜜也來自于人際關系,怎麼能讓它變好呢?盡量抛棄我才了不起的想法,這樣的話自己感到輕松,周圍的人也輕松。
恒子奶奶是在同一個單位連續工作了70年,這聽起來真的是很不可思議,那更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是,在這麼漫長的時光當中,她從來沒有和周圍的人發生過糾紛,她一直是和和氣氣的,而且和大家都相處得很好,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你想一個人怎麼可能被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又不是人民币,對吧?那一個人怎麼可能不被别人讨厭呢?那被人家讨厭的時候,你該怎麼反應和處理呢?這真的是我面臨的最大的困擾。可是恒子奶奶怎麼就輕松做到的呢?
她既沒有跟别人交惡,甚至當别人發生沖突的時候,她也沒有被卷到這些漩渦當中去,她有一個戒律,保持一定的距離,既沒有過多的執念和期待,也沒有過度的戒備,這樣就能做到獨善其身。
但是恒子奶奶也絕對不是對别人冷淡的人,如果有人需要幫助,她就幫忙。那麼一定是大家跟她講,拜托你怎麼怎麼樣,她就立即主動地去幫助别人,但如果人家不開口,她是絕對不會插手别人的生活和接管别人的事情。
那還有一點,她也很少邀請别人去玩,也基本上不管閑事,但是如果誰有麻煩找她傾訴,她絕對不會說,很冷漠地對待你,她會用最大的善意和同情心來包容你,聽你說完。然後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對方,給人家帶去溫暖和愛。
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來源于他的專業技術,其他85%都來源于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是無法預測的,人和人之間,可能因為一些小事而結緣,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分離。你覺得這話講得特别對,是吧?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很小的一件事,從此各奔東西,再也不見面了,人會快速地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行。
所以很多人就被甩在後面,見不着了。你去跟自己的小學同學聚會,你們隻能憶舊發現了嗎?隻能回憶過去我們有多快樂,好像很難說共同去期待一個未來,因為你們已經不在一個世界裡了,人都是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快速地前進,就來不及把那些人帶進來。
但是由于時間或者距離的原因,不能見面的話,緣分就會慢慢變淺,所以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恒子奶奶看來,首先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軌迹,有一些事情,如果一旦變淺了變淡了,或者是過去了,就不可以勉強,或者是強求。她就講,一定要分清楚你有你的人生,别人實踐的是他的人生,我們不需要追尋别人的腳步,那同時,我們也要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把内心中重要的事情當作真正的中心,一步一步積極地去行動,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具體在自己生活中,和别人的關系,恒子奶奶到底怎麼處理呢?
你看,我們就拿最親近的人來說,比如關于孩子。
恒子奶奶就講,說孩子也是别人。即便你十分疼愛孩子,他長大之後也會獨立,這就是人生。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人生,跟媽媽完全是不一樣的人,是母親自己舍不得放手,而不是孩子還需要她。
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會做父母的,也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永遠是孩子,我們都在長大,那成長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劃清界限。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倒過來,恒子奶奶也對做父母的人有她的建議。
她說,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完成的,孩子不可能和父母永遠朝着一個方向行走。那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終歸就是一個人要完成我們的人生意志,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那有的時候,就要一個人走完這段旅程。
這讓我想到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比喻,就是人生真的像一個綠皮的火車,它一站一站轟隆隆地往前開,你不知道那個盡頭在哪裡,但在這一路上,就會有人上車、有人下車,那麼有些人是注定從上車的那一刻,就沒辦法陪伴你到最後的。
他們會來,他們又會走,那這都是你無法預測的事情,所以怎麼辦呢?恒子奶奶說,有些路,注定是我們自己要去走,所以我們要跟其他人保持着恰到好處的距離,要能夠享受獨處的時光,也能夠享受自在的人際關系。
那在她自己的生活中,恒子奶奶就是這樣做的。她就說,把兒子交給他的妻子吧,就用這樣的心态,不會貿然地闖入他們的生活。如果孩子們邀請她去吃飯,她就會說非常高興,謝謝你。如果他們沒有邀請她吃飯,隻是做好飯菜送過來,她也從心底裡表示感激。所以她就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沒有沖突,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安甯和自由。
很多人真的是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一位患者是公司老闆,這個公司一直是盈利的狀态,業績非常好,但是這個人覺得壓力很大。
首先,他要養活公司的員工,他要負擔他的家人,還要讓他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接下來,他要面對什麼銷售問題,人際沖突,還有覺得很孤單、很不安,就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管理者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刻。那恒子奶奶就會問他,說你的焦慮和不安,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你看你這些不是都做的很好嗎?
然後這個公司的老闆就會說,那你看那個誰誰誰,他還怎麼怎麼樣,他比我就好;你看那個誰誰誰,他沒有我這麼用力,結果他也很輕松,業績也不差。所以恒子奶奶就總結出說: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和不安,并不是源于對自己不滿,而是源于跟别人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但是和别人比較,隻會讓你陷入失落、嫉妒當中,實在毫無意義,隻會消耗你的精力,的确是這樣。
第三層,在廣泛的社會交往中,你難免要跟你讨厭的人打交道,對不對?那恒子奶奶說盡可能的離他遠一點。我們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歡,那麼生活中處處都有無論如何都合不來的人,但是也會有一見面就非常投緣的人,那怎麼辦呢?
如果面對讨厭的人,你覺得不舒服或者是很受傷,一定要意識到說這個人原來是這樣的。那如果不得不相處呢?恒子奶奶的秘訣就是,改變跟他相處的距離,能有多遠躲多遠,能少惹事就不多找事。總之,繞着他走。
不過多投入。就是反正你也對他沒有更多的期望,你也對他沒有更多的利益的要求,你就會覺得都很太平,一切就随風去吧,反而能顯得淡然一些。在很多時候,不要處處去觀察和留意别人的臉色和别人的态度,适當地糊塗,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
意見不一緻那怎麼解決呢?我們常常遇到這種問題,那恒子奶奶說,其實當然會有不愉快、會有争吵,但在這個時候,恒子奶奶都能夠及時地解決它,所以它一切都很太平,這個解決方法是什麼呢?叫道歉。
道歉其實是非常難的一門功課。比如我們的父親母親那一輩人,可能就此生都不會說我愛你,此生都不會說對不起,他們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的。
但是在現在我們的這種人際關系相處中,一旦你覺得有什麼事情不開心不愉快了,你要知道你不愉快意味着對方也會不愉快,人都會感知到。但如果這個時候,你又覺得對方還是很重要,你不想留下隔閡,還是希望能夠修補,那麼怎麼做呢?
恒子奶奶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方法,特别簡單,一說你就會,這句話是:争執之後先道歉,才是勝利的人。一定要學會先說對不起,如果一遇到事情就發飙,那完蛋了,那所有的事都會朝着更糟糕的方向走。
那恒子奶奶還有具體的例子,就是當她跟同事溝通發生不愉快之後,她都會主動打招呼,這個打招呼是有幾句話術:昨天真的不好意思,是我的話說重了,讓您心情不好,我很抱歉,請您原諒。我反複思索,覺得你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話說到這裡,你的姿态已經放得很低了,一般在這個時候,對方也就會立即順着台階下來,說沒關系沒關系,不不不我也有問題。這個事就過去了。所以這樣,雙方就能夠迅速地溝通,隔閡也就會翻過去了,最重要的是讓事情翻篇。
那恒子奶奶就說,我不僅會向年輕的同事道歉,我會向同齡人道歉,我向兒媳婦道歉,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人怎麼能不犯錯呢?犯錯有什麼大不了的,就是道歉。道歉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會死,對嗎?
所謂的人際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别把自己想得太了不起,這樣所有的人才能相處的很愉快。所以恒子奶奶一直跟她的家人,跟她的同事,包括跟自己兒媳婦和孫子都相處得很愉快。她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老太太,非常有人緣。
但這樣的一個老太太,在她的婚姻面前,也是備受折磨了很多年,她的這個一溝通就靈的法寶,在婚姻中倒是常常失靈。
關于婚姻
恒子奶奶先有一句箴言,不要依附伴侶,把心力放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上。
婚姻真是生命中要遇到的一件大事。在結婚前,恒子也是非常期待婚後有一個甜蜜的生活,然後有穩定的家庭,丈夫能夠知冷知熱,能夠非常負責任,能夠善待孩子和自己。
但是,結婚之後她卻發現不妙。她的丈夫是經過相親跟她認識的,27歲的時候恒子嫁給了這位男士。這個先生是一個外科醫生,大家都說他人品很好,而且在這個年紀,已經不算是過早結婚了,所以在思想上、在經濟上、在社會關系上相對都是比較成熟的。
但是,婚後恒子發現了一個特别糟糕的狀況,就是她的丈夫喜歡喝酒,而且常常不顧家,不管賺多少錢,丈夫都會約着人在外面喝酒,好像忘記了家裡面還有老婆孩子要養。恒子也抗議過很多次,反複苦口婆心地勸告,總之方法都用盡了,丈夫表示一定會改一定會改,但最後改了嗎?根本沒有。
所以我們就能感同身受,對吧?我們會發現,其實你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是行為,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個人真正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
那恒子奶奶也是非常苦惱,因為她覺得沒辦法改變她自己的先生。但另一面,她也很豁達。她怎麼樣來評價先生這個行為呢?
她就說,他的人品并不壞,隻是愛好喝酒,喜歡酒後散步,還特别喜歡請客吃飯,完全不考慮家裡的事情,每天晚上和一幫人喝酒,大手大腳地把工資花完,然後家裡根本不能指望他的收入。那我拿着離婚協議書去威脅他,他就會安分一段時間,過一陣子就又複發了,這個病是改不了的。
那為什麼說了這麼多還不改變?為什麼你這麼不理解我?為什麼你就不能為我多負一點責?往往這個問題問下去,兩個人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非要吵到離婚和分手為止。那麼這當然也是一條出路,但恒子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選擇,她是怎麼樣呢?
她在發現各種勸說都無效了之後,她首先想自己。如果一直這麼問為什麼,我就會處于一個被激怒的狀态,那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之後,她會覺得發脾氣是特别不好的,她會讓我不能長壽。那我去改變他又改變不了,她做了一個決定。
怎麼樣不改變丈夫,能讓家庭生活幸福?接下來,她就開始行動了。
第一個行動,努力工作,不再指望丈夫的任何收入。
你聽了以後會覺得,這個也太能扛事了,而且你需要這麼苦嗎?這個男人一點也不像個男人,他為什麼不能負責?可能當你覺得特别委屈的時候,那麼這個婚姻關系就走到盡頭。但是對恒子來說,她當時的選擇,你可能不贊同,她真實的想法就是,我并沒有對這個婚姻有更多的期望了,我先想着即便沒有丈夫的收入,我也要能夠自食其力,要能夠活下去,因為我要養孩子。
她說我有兩個兒子,對于孩子而言,父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才意味着家庭美滿,這也最為關鍵,所以我盡可能努力地平靜度過每一天,讓家庭保持和睦,這不就是我們說的為了孩子不離婚。但恒子真的是覺得她度日如年地在忍耐嗎?并不是。
其實恒子就把自己對婚姻的期待值降到很低,她隻認為作為一個母親,我要對兩個孩子負責。那麼作為這個家裡面的一個主婦,我要讓家庭能夠順利平靜,不要發怒,這就是她一個真實的人生态度。
相信我們身邊也會有很多人就在用這種方式,過着和恒子一樣的生活。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判别人的生活,沒有權利指手畫腳,因為每個人都有他不得已的選擇。你所能忍的,可能是别人不能忍的;而你所要的,也許是别人不能要的。重要的是當恒子在面對這樣的婚姻狀況的時候,她堅定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接下來她就埋頭,一步一步地去做完自己的事情,而并不抱怨也不詛咒,她也不怨天尤人。
你能說她沒有壓力嗎?當然有。别人也會問她說,那你那些無法化解的壓力都去哪了?恒子是這麼說的,恒子說:“我主要是在跟患者交流的時候,當别人要來找我做心理咨詢,說她的老公多麼糟糕,我這個時候就跟她一起吐槽,說我老公的壞話,然後說完以後我們都很開心。”
那個患者覺得原來醫生也這麼苦,你也有一個很糟糕的先生,然後我也覺得,我發洩了以後也很開心,所以她們迅速地達成共識,就在一次愉快的聊天當中完成了釋放。主治醫生跟别人說她先生的壞話,對患者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吧,特别是女性患者和我特别地友好,這或許就是我受傷的功勞吧。
你就覺得很會心地發笑,但她其實是一個很遼闊的人生态度,受傷在她看來是一種功勞,也許你是萬萬不能同意的,但在恒子看來,所謂的這些生活中遇到的麻煩,在她暫時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的時候,她首先選擇的就是不被這些麻煩幹擾,不被這些麻煩污染,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黑暗的人,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把更多的負能量帶到生活中,讓自己的命運一直朝悲劇的方向發展的人。
這當然不是“揮慧劍斬情絲”,但從某種方面來講,這是另一種當斷則斷,就是隔絕起來,不被它影響和控制。
那你生活很喪的時候,你怎麼辦呢?
恒子的方法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她說,面對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回家之後,一邊吃飯一邊喝點酒,吃完飯小小地睡一會,然後洗澡立即大睡一覺,什麼事情都可以翻過去了。所以,人真的需要有一個出口,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不要逼到角落裡面,沒有回身的餘地,放過自己放松一點。
看待婚姻的角度,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怎麼樣能讓自己保持快樂,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一些事情,可能是你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有一些人是你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挽回的,還有一些錯是你無論多麼想彌補都沒有辦法重來的。
但這個時候,人生不能困在這個裡面停止不前,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快樂。那恒子奶奶就說,千萬不要任由别人否定自己,在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會按照你的想法發生。這會讓我們感覺很痛苦,對吧?一定是這樣。
有人常常說,如果他對我好一點就好了。為什麼他老是那樣做事?或者他為什麼老是讓我覺得那麼不開心?那這樣大家聚在一起,就會有各種的不滿和抱怨,即使和當初非常喜歡的人一起走入婚姻殿堂,相處久了,也會有一些讓你覺得難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在恒子奶奶看來,辭職是輕而易舉的事,那麼離婚也不是稀奇的事,但人生的不可思議之處是什麼呢?就是即使去了新的環境,你也會遇到讨厭的人;即使離婚,跟這個合不來的人一刀兩斷,你還會遇到其他合不來的人。
所以無論去哪裡都一樣,不會有那種百分之百讓你滿意的環境,也不會有百分之百都對了的那個人,那麼重要的是什麼呢?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在當下這個環境中過得開心一點,這樣人就會變得有意思,人間就會很值得。
所以 書讀到這裡,我就會覺得恒子奶奶真的是一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那所以她就講,說我這樣才能夠很長壽,這就是我現在還能夠笑眯眯地跟大家相處得很好,最重要的法寶。
關于年齡
這個真的是命運的終極審判。總有一天,我們是要跟世界,跟自己所有舍不得的事情告别的。
那前一陣子,歌手趙英俊在特别年輕的時候就離别了人世,看了他最後的那個告别視頻,真的是一邊哭一邊大喊,覺得趙英俊你真的特别了不起。如果有一天也到了這個時候,像你一樣要離開了,也希望自己能夠笑着跟大家說再見,希望鲸魚碧海放着我來,不要有那麼多遺憾,不要有那麼多後悔,不要有那麼多哭哭啼啼。
如果你一覺醒來,對着鏡子,發現自己已經80歲了,你在鏡子裡看見自己的樣子,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是一個真實的活動,主辦方就請了好幾個20到30歲之間的女性,然後把她們拉到旁邊的小黑房間裡化好妝,把她們化裝成80歲的樣子,然後把她們帶到一面鏡子的面前,讓她們看鏡子裡的自己。
這些女人們都先愣了下,有人當場尖叫出來,然後捂着臉就是開始哭泣。到後來就采訪她們,說為什麼,為什麼你們看到自己50年後60年後的樣子會掉眼淚?那個讓你難過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答案有的是懊悔,覺得我總是仗着自己年輕,我想做的事一直都沒去做,我想實現的夢想一直都沒有實現,不是它實現不了,是我遲遲沒有行動,所以懊悔。第二個就是害怕,覺得天哪,我的一生竟然就是要這樣寥寥草草地就收場了,那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怎麼就這樣就完了呢?好丢人,對不對?
所以看了那個采訪之後,就會醒悟到:
人生真的沒有那麼長,所以我們要盡量地活得有趣。
那怎麼樣叫有趣呢?就是對你的每一天都要負責。
看過一個漫畫,這是史努比的那個作者畫的。他和他的狗狗坐在一起,他就跟史努比說,史努比你知道嗎?人隻能活一次。然後史努比就在那邊講,說你錯了,人隻能死一次,所以現在每一天都是我們活過的。
就很受觸動。就是我們要的其實不是長度,而是質量。怎麼樣讓自己活的真正是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實現自己的願望,盡一切的力量去折騰,哪怕是一點小小的事情,小小的喜歡,小小的心願,小小的滿足,小小的堅持,你就會不斷的有那種小确幸的感受。
你可能會說這就是雞湯,但是生活中真的全都是這些瑣細的小事,能夠帶給你比較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在普通和平常的生活中,哪裡來那麼多驚濤駭浪,我們就是要處理好眼下每一件每一件的小事。
那恒子奶奶對于年齡,她有特别深刻的認識。因為她在少女的時候,其實是戰争年代,所以她就講,她說那個時候美國B29的轟炸機常常從我們的頭上飛過,所以好多次她在外出的時候,都能聽到那種空襲警報。
然後大家就紛紛躲起來,躲到防空洞裡、草叢裡或者什麼山腳下,然後大家就會說,無論是誰都會意識到死亡就在身邊,有一天它突然就會降臨,它是如影随形的。
所以恒子就認為說,年輕的時候,我常常跟死神擦肩而過,所以到了90歲高齡的時候,她還在堅持工作,因為她認為:
我不能浪費生命,我活的每一天,都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都應該用力地發揮自己的熱量,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然後她就會叮咛她的孩子,她跟她的長子說,絕對不要做延長壽命的搶救,發現我倒了但我還活着,那怎麼辦?先放一會。
如果那個時候被送去醫院,那醫院肯定要搶救,對吧?那萬一一搶救,我就會死不了。如果死不了又活得很痛苦,那我該怎麼辦呢?所以一定要确定把我送到醫院的時候,我剛好就能死掉,你再叫救護車。
發現這個老奶奶真的很可愛。覺得一到了那個時候,無論你做了多少重要的準備,你還是會手忙腳亂,你還是會準備不好,因為關于告别的訓練,我們是一直非常缺少的。我們永遠不敢想。所以就想不好,因為想不好,所以我們就做不到。
但是恒子奶奶在90歲的時候,她就可以特别坦然地跟自己的孩子來讨論這件事,她說的很明确,就是不要搶救。
沒有質量的延續生命,這樣的高壽,我是不想要的。
那麼年齡究竟是什麼?年齡不是身份證上那個數字。我曾經看到很多20多歲的姑娘,當她來跟我聊一些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她關心的就是我們家的孩子将來能上哪個學,他能不能去考一個公務員,然後将來等我老了他要養我……在她的眼睛裡面,看不見風華正茂,而看見的是她70歲80歲的樣子,她好像從來沒有年輕過。
但是也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比如說恒子奶奶,比如說楊绛先生,比如說秦怡老師,在她們身上我們還是會看得到,不管她們是不是已經白發如霜,但是她們依然有着各種各樣的好奇心,她們喜歡跟年輕人交流,她們的思想也沒有停止,我覺得這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把這些老太太們都扒了一遍,包括恒子奶奶,總結出來讓自己能夠超越年齡,不被年齡限制的幾條秘訣,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就是永遠保持好奇心。
想起了達·芬奇,就是在人類的發明家中,他的貢獻排名第一。他實在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古怪的天才,好多人都講說達·芬奇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人,他是外星來的,就是因為他實在不按常理出牌。
那達芬奇是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他在研究一件什麼事呢?就是啄木鳥的舌頭到底是什麼構造。達·芬奇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你完全感受不到他的年紀,你就會認為他就是一個興緻勃勃的小男孩。
可能很多小男孩現在還想着,我天天回去怎麼把這個作業寫完,怎麼能寫五百字的作文,他根本不會關心啄木鳥的舌頭到底是什麼樣的構造,可是達·芬奇在想這件事,他好像認為他的人生可以永遠這樣燃燒下去,永遠可以這樣好奇下去,死亡是一件跟他沒有關系的事,在他的生命中永遠不會發生。所以這是讓人保持年輕,特别重要的一個原則。
第二點就是保持思考。
不管到什麼年紀,隻要你思考,你的頭腦不懶惰,那麼你生活的質量感就能保證。如果你的頭腦停止思考,停止運轉了,其實這具身體也基本上就是一具皮囊,它沒有靈魂。
第三點,健康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三餐好好吃飯。
恒子的原話是說,有一些自以為很講究的人,省下美食的錢去買一些奢侈品來穿,這是很俗的品位。她一生愛吃肉,也愛喝紅酒。她說以前醫生告訴過我,上了年齡之後,就應該好好地吃蔬菜和豆腐,但我卻相反。
從小時候我就特别喜歡吃肉,而且不怎麼吃主食,會喝紅酒。所以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了,難道還要限制自己嗎?自然地讓身體做主,對她來講就是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點,叫笑着面對一切。
恒子之所以活得很快樂,又活得很有熱情,有一個秘訣就是她經常笑着面對所有的遭遇。連古龍的小說裡都會說,愛笑的女人通常運氣不會太差。
難過的痛苦的日子,其實是很少的。她說,因為讨厭被傷害,就算你說了抱怨的話,也是于事無補的,對嗎?這事情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所以一直保持微笑,難過的時候也要笑一笑,因為笑一笑,可能你就真的沒那麼難過了。不管是運氣還是人,都會聚集到開朗的地方,不是嗎?可以試一試。
關于值得
恒子說不完美也是可以的。很多事情,勉強及格就很不容易了。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對自己不滿意,不自信,我們會覺得自卑,被挫敗,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一定要做到完美嗎?就是我這個彈琴,今天彈不會,然後我就一定要不吃不睡,就這麼練習,就能彈到像郎朗一樣嗎?其實不是這樣的。
一個朋友失戀。她的這個感情之路一直很波折,所以她特别期待這一次能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可是依然不行。所以她就大哭,然後大家就陪伴她,那有人也是安慰她,就說不要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又不解決問題。
來來來,我們出去吃個飯,然後我們要不送你一個禮物,讓你高興一下。然後她本來好像已經快要結束了,突然又崩潰大哭起來,說我失戀了,我連哭都不行嗎?
我聽了以後覺得好有道理。之前我們就認為說,什麼時候讓你不要哭了,那這不就好了嗎?但是當她大聲喊出這句話來,我就在想對呀,如果我失敗了,如果我沮喪了,我摔倒了,我在地上躺一會都不行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呢?難道我非要立即站起來假裝沒事,難道我立即就說我像那個假裝不接地氣的、假裝沒有人能夠活過來的大女主劇一樣,我就能碰到一個什麼王子,然後不顧一切地幫助我,讓我逆襲?
就這種奇迹在我的生命中從來沒有發生過,那我就像普通人一樣的賴一會兒,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所以不要期望那麼堅強、那麼完美、面面俱到,勉強及格也還不錯呀。
那麼恒子奶奶就總結了一個人生真谛:
不要對自己太過苛刻,不要事事咬緊牙關挺過去,隻要抱着今天這樣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複一日地堅持積累。那與其你追求完美,不斷的遇到挫折,那不如用一個笨拙的方式堅持下去。
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一個詞,叫作挫折教育。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好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所以遇到挫折又有什麼了不起呢?
你要努力,你要奮鬥,你要懂得珍惜,所有的挫敗,所有的苦難都是為了讓你快速成長。但是換個角度,你也可以像恒子奶奶一樣安慰别人,說即便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不順利,各種各樣的挫折,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可以對她說: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這樣就很值得了。
随筆/恒之馨(整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