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喪心病狂 ,它來自何方

    人生百态,醜态居多,皆因幼時。

  無知的父母,包括高知的父母。無知,是我們今天面對孩子的教育,反思孩子的教育,突然發現孩子沒有說明書,父母沒有合格證。而高知的父母,即高學曆一族,面對孩子的教育,依然毫無頭緒。

    孩子出生後的養育,有溺愛,有嬌縱,有嚴控,所謂的方式,大多根據父母的本性天然形成,從老祖宗千百年來的代際傳承。

    孩子從出生面對這個世界,睜開眼睛開始認識周圍的一點一滴,在父母百般種照看下本應該是主動成長的過程,卻會因父母性情的不同而身心變得大不同。

    父母脾氣暴躁易怒,孩子必溫柔不到哪兒去,看頻繁打架惹事的少年,大多是幼時挨打的經曆使然,而惹事之後父母的處理方式也多會以暴制暴,看過一句話是老子臨終這麼囑咐兒子的: 對孩子,一定要打,要狠狠地打,打的越狠他越能記住: 一定不能在外面打架!

    一對夫妻吵鬧了大半輩子,男人内向又暴躁,與妻子交流甚少,生活中工作以外,極少的同事和家人,外人隻覺得其内向寡言,而做為家人日複一日的相伴,原本外向的妻子受到的冷遇是幾近讓人發瘋的,不和諧的夫妻關系必然影響到兒女,極度壓抑和頻繁争吵導緻兒女性格上的問題逐步顯現,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一系列的循環在向惡性發展,愁雲慘霧萦繞家中,令人扼腕。

  上世紀中期,一對城裡夫婦忙于工作,也因婆媳關系不和,隻得将幼小的兒子送回娘家寄養,那年代經濟拮據,娘家人一如母親脾氣粗暴,說話粗門大嗓,基本無溫柔可言,孩子長到六歲已頑劣不堪,不如意時撒潑耍橫家常便飯,入小學父親來接時見面如陌生人,幼小的生命由熟悉到陌生幾經輾轉,入學後完全不适應教學環境,調皮搗蛋,打架鬥毆,小學三年級用了六年,好賴熬過畢業,标準的問題學生,體罰是家常便飯,小學畢業身體已長成了青年,學校已無有再呆下去的意義,去工廠又不能安心工作,幾經折騰女朋友倒談了幾個,且早早又有了兒子,父母倒是蠻感安慰,完全分不清是福是禍的一家人,在幼兒不滿周歲時小夫妻矛盾百出妻子離婚走人,于是還沒長大的父親完全顧不上這可憐的小人兒,性格粗暴的爺爺奶奶倒是疼孫子疼到骨子裡,但根本給不了孩子正常的愛,更何談教育。

    孩子在驚惶恐懼中慢慢長大,混亂的日子,混亂的腦子,今天長大的必然是個混亂的内心永遠無法成熟的成人。依然病态的戀愛,依然病态的婚姻,依然離婚……于是抑郁,于是閉門不出,于日月無關.……沒有人明白他的内心到底多苦,也沒人關心做父親的對不争氣的頹廢的兒子的恨與愛,還有不清不楚的無奈……

    類似的悲劇泛泛上演,我們大多不是清醒地選擇做父母,而是被動地當了父母,爸爸媽媽應該是多麼美好神聖的稱呼,孩子本就是完美俱足的天使,可一家又一家的悲催故事又皆因了一代一代從沒斬斷過的無知在循環往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