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芒種”也稱為“忙種”,預示着要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它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預示着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芒種習俗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餞花神退位,故民間多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
煮梅
梅子的色澤青翠欲滴,看到它就會讓人不由得想起“望梅止渴”的典故。在江南一帶,五六月間,正是梅黃欲落、梅子成熟的時節。
《本草綱目》記載:“梅,血分之果,健胃、斂肺、溫脾、止血湧痰、消腫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瀉痢……”《醫心方》中也記載“梅可斷絕三毒”,三毒是指食物毒、水毒和血毒,梅子對治療因食物中毒、中暑或者喝冷水導緻的腹瀉比較有效。
據說在盛産青梅的南京溧水一帶,至今保留有在芒種時節泡制青梅酒的習俗。
比如,用白酒10斤、陰幹的梅子3斤、冰糖2斤,密封30天後便可開壇小酌,這種“青梅煮酒”具有比較好的保健功能。
芒種養生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懶散、頭腦不清爽是多數人在芒種時節的狀态。因為随着夏季氣溫升高,空氣濕度增加,體内汗液也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因此不管是體内小環境,還是外界大環境,都以濕熱為主,容易覺得累,不想動。因此适宜的養生就顯得很重要。
适當出汗,遠離過涼環境,注意防寒
我們都知道汗孔會藉由出汗帶走過多的熱量,而身體就會舒爽起來。根據臨床觀察平素汗少的人與平素汗多的人都容易得病。
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我們出汗其實是宣通肺胃之氣,交通内外。而且《内經》說“皮毛生腎”,适當的出汗是金生水的過程,腎水就是這樣緩慢滋生的。
既然出汗是金生水的過程,那麼适當的出汗是必須的,但是還必須注意:
不可劇烈運動而大汗淋漓(汗為心液,大汗損心陽、耗心陰);
汗後不宜任濕衣黏身,須擦幹身體,換上幹衣(腠理盡開,濕邪易入);
汗後絕對不能沖冷水澡(腠理盡開,寒邪立侵);
不可貪涼,當風露宿(寐時陽入于陰,衛外禦邪力弱,易受風寒)。
另外,如在熱的環境中驟然進入冷的環境,正在出汗或者将要出汗的身體遇到冷刺激,汗孔一下子閉塞,輕則頭疼頭暈,重則惡心嘔吐。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而這些問題都是汗孔驟然閉塞,表裡不能宣通的結果。
因為夏天陽氣發越在外,中焦脾胃反而偏涼,所以恣意貪涼就會腹痛腹瀉。
年輕人脾胃功能強健,吃些寒涼尚且能承受,但是這種損害會在你年齡大一些後爆發出來,當你看着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等腸胃消化道疾病的檢查報告的時候,悔之莫及。
因此夏季适當涼飲解暑可以,但不能恣意貪涼,時時顧護脾胃才是養生王道。
最後,在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大家往往不注意防寒,反而使寒邪更容易侵襲人體。所以需要小心防寒,斷絕内外寒氣的源頭。提醒大家“三不要”:
1、 不要“坐寒”,如地面、石面或鐵面的椅子,導熱快、寒氣重,寒邪會迅速擊退你的陽氣,直接攻擊身體。
3、特别是女子不要過度減肥,快速瘦身以非正常手段排出體内多餘的水分和脂肪,身體在短時間内丢失了大量能量物質,抵抗力減弱,寒邪可能趁虛而入,侵入胞宮。
4、 不要熬夜損傷肝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