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讓精神破産-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7)

這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七封信。

洛克菲勒的兒子在一次投資中損失了一百萬美元,他感到恥辱和羞愧,終日悶悶不樂、憂心忡忡,情緒非常低落。

讀這封信的兩個段落,有一種感覺:洛克菲不是一個生活在近一百年前的人,也不是一個大富豪,他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可能是地鐵上紅着臉抱怨機會缺缺的年輕人,也可能是深夜在大排檔喝着啤酒、跟朋友抱怨工作的失意中年人。


一個段落,是寫洛克菲勒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從事的是食品行業。有一次他的公司要買進一大批豆子,簽訂合同後遭遇了“霜凍”,到手的豆子有一半直接毀了,根本不能用。更苦逼的是,在這批豆子中,不良供應商孩子豆子中摻雜了細沙、細小的豆葉、豆梗。這本原來利潤可觀的生意,現在妥妥的是虧損的。更麻煩的是,除去金錢上的損失,如果處理不好,還得失去客戶,後面的生意也将受到影響。


讀到這一段,這位大富豪好像走下了神壇,就好像日常生活中的你我。原來那個時代也有這樣的奸商,原來大富豪也曾經被人這麼欺負過……


事情如果就是這個樣子,那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那顯然不是。


實在沒有辦法,洛克菲勒隻能向自己的父親借錢,再去買一批豆子去交貨。


後面的操作真是神來之比。經過這件事情後,洛克菲勒與合夥人商量,到報紙上登廣告以擴大生意,宣傳兩點:我們公司能夠提供大量的預付款,能提前供應大量的農産品。這一宣傳舉措,擴大了公司的知名度以争取更多的客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支付大量的預付款,那就是用優惠的付款條件來吸引更優質的供應商,從源頭把控風險。


生意的利潤是銷售額與成本之間的差額,洛克菲勒抓住了這一重點。擴大生意以争取規模效應,更是給自己的生意插上了翅膀,畢竟“一塊錢的生意不如一百塊的生意賺得多”。


洛克菲勒對兒子說:“人人都厭惡失敗,然而,一旦避免失敗變成你做事的動機,你就走上了怠惰無力之路。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這預示着你可能會喪失原本可能有的機會。”


地球上沒有新鮮事,一百年前的故事,今天也還會有這樣的故事。富豪之所以是富豪,是他不拘泥于流傳的故事,深刻自省,續寫了故事,曆史故事中當然有一段故事是關于洛克菲勒的。


另一個段落是洛克菲勒論機會:“機會是稀少的東西,人們因機會而發迹、富有,看看那些窮人你就知道,他們不是無能的蠢材,他們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苦于沒有機會。”


讀到這段話,我下意識擡頭看了一下,是不是周圍有個人,正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态在看着我們,不然怎麼這麼了解情況。


現在的社會上普遍有一種聲音:向上的通道已經封閉,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的意思,跟洛克菲勒一百年前說的話意思一樣:窮人缺少機會,他們再怎麼聰明、勤奮也沒有用。


在勤奮不能緻富、勤奮沒有什麼用的社會現實下,大多數人無疑是很消極的,甚至是崩潰的。這意味着努力無用,不管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現實,現在的窮人以後也是窮人,窮人的後代還是窮人,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結論。


反過來,以上帝視角來看,洛克菲勒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就說了窮人缺少機會,但是這一百多年裡,依然有很多草根出生的窮人成為了大富豪。比如說京東的老闆劉強東,劉強東曾談過他自己的創業經曆,作為大學生的他通過賣光盤賺了一筆錢,然後用這筆錢開了個小飯館,結果員工互相勾結,他投進去的錢都虧了,還欠債。他後來創建京東,也遇到很多困難,也缺錢,在最危急的時候,他一夜白頭。他吸取失敗的教訓,不斷努力,終于有了京東的成功,也是他個人的巨大成功。


生活中處處有風險,所有人都面臨着失敗,這一點,命運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窮人缺少機會,是每個時代的窮人都面臨的問題,但是依然有窮人取得成功,隻是人數較少,鳳毛麟角。


洛克菲勒寫這封信給兒子,在信中談了他自己創業過程中的幾次大危機、遭受了巨大損失,以及對損失後續處理以及結果,以此來安慰兒子,“一次失敗并不能說明什麼”,也鼓勵兒子勇敢繼續前行,不要被失敗打到。


愛迪生發明電燈前經曆了一萬次的實驗失敗,對此他說:“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隻是發明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失敗最大的殺傷力就是對人意志力的打擊,遭遇失敗後,大多數人都會有一段情緒低迷、意志消沉的日子,有的人走出困境、勇敢前行,有的人沉浸在失敗裡、一事無成。


洛克菲勒提出了走出失敗的一個方法: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隻要我們不把失敗當成一種習慣,失敗其實是件好事,他告訴我們此路不通。


希望洛克菲勒的這封信帶給負重前行中的大家一點力量,2024加油!


說明:此文是本文原創,如要轉載請聯系作者,謝謝!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