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連載:《閑話三國》(1258)
第110回:張永年校場罵曹賊 曹阿瞞客棧逐賢士(01)
曹操燒了兵書,漸漸地冷靜下來,問楊修,張松說我偷盜古人兵書,是在看了以後,還是一看就說的呢?
楊修想,既然你已默認是偷的,這看前看後又有什麼關系?反正總歸是個偷,這樁事我永遠銘記在心,到你對我無禮的時候,我就公布于衆。
便爽朗地回答道:“丞相,張松他是從頭至尾看完了,又把手指按在太陽穴上,靜思了好一會才說是你偷的。”
曹操聽到這裡,方才大徹大悟:原來楊修上了他的當。分明是他見我的兵書寫得十分好,又無可擊之懈,心懷歹念,借楊修之口來讓我毀書。
這道理極簡單,要是張松從小熟讀此書,一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就可以斷定不是我的,馬上可以說穿。就算這封面還不足以勾起他的回憶,隻要看到第一篇所說的内容,就能立即反應過來。根本用不着從頭至尾看完,又仔仔細細地想一會。況且他能将全篇都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差,更說明這裡面大有文章。你楊修枉空被人稱作“智囊”,連這點道理都弄不明白,把這種木梢掮給我。
三十年心血,付之一炬。曹操好象做了一場惡夢,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直撲向爐前,要想用雙手按住火焰。可已經來不及了,火光越來越弱,白紙已變成了黑灰。忙把手縮回來,倒抽了幾口冷氣,把袍袖一甩,長長地籲了口氣。這一甩一籲,把爐中的紙灰吹得滿地都是。
曹操踱步到師椅旁,重又坐下,雙眉緊鎖。心想,今天的事情太出乎意料了,楊修上了當,我竟也糊裡糊塗地掮木梢。這本兵書我視若珍寶,張松罵我是偷的,盡管讓他去罵好了,我身為丞相,怎麼連這點肚量都沒有?俗話說,宰相肚裡好撐船,量大福大,何必同一個小小的别駕官一般見識,而毀掉自己的無價之寶?如今兵書不複存在了,楊修他仍然被蒙在鼓裡,我隻得打落牙齒往肚裡咽,這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但曹操到底是英雄性格,他并不恨張松能說會道,用心不良,隻恨楊修深受大恩,連年升官,被人尊稱為“智囊”,卻連一個西川小官都對付不了,真好比是“酒囊飯袋”。
自從這件事以後,曹操深恨楊修,陷害之心遂熾。曹操雙目射出陰險的眼光,盯着跟前的楊修,越看越覺得此人不宜久留身邊。
忽兒想起了以前種種事情來:
第一次,曹操在府内建造一座花園,極其玲珑雅緻。到完工的那一天,監工請曹操去過目驗看。曹操看了以後,覺得樣樣稱心如意,就是有一個小小的美中不足,這是常人難以覺察的小事。就用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丢筆拂袖而去。
監工和工匠都不解其意,商議了半天也沒想出個主意來。正在着急,楊修途經此地,遂進花園兜了一圈,回到門口,監工忙叫住他。
楊修問,丞相曾來過否?
監工說,丞相已來過,很是滿意。隻是在門上寫了個字,我們都猜不出這是什麼意思。
楊修朝上一看,果然有個字,一目了然,不覺笑道,這是很便當的事情,你們迅速把這個門拆去,造得大大的,丞相就高興了。
工匠們說,丞相沒有旨意下來,我們怎敢擅自改大?
楊修說,丞相料理公務之餘,到此花園消遣一回,頭上的相貂兩翅是多麼的長,這扇門又小得很,叫他側着身子進出,豈不失了丞相的威嚴?門内加一個“活”字,不就是命你們把門造得闊些?
被楊修這麼一講,大家恍然大悟,立即動手返工,把花園門造得又寬又高。
來日,曹操惦記着昨日寫下的一個字謎,特地來到花園,一看門戶已經按着他的意思加闊,暗自稱贊工匠精明能幹。
故意問,為什麼把園門又改大了?
工匠說,這是楊大夫的關照。
曹操聽了一怔:本來麼,工匠決不會懂得我的意思,原來是楊修知道我的意圖,此人倒不簡單。
在這點上,曹操已對楊修存嫉妒之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