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塑之路
2024年0304上午
昨晚上完成了兩件事, 一個是把頭一天去上海走過的路線标注了一下。 一個是對雲做了一些回應。 因為之前她和我談到了一些困惑困境和高興的事情, 我明了她對我的信任和她自己的一種壓抑釋放。但是我對她在我面前時常就哭起來還是不支持的。去年九月她電話給我也是邊說邊哭,我就和她說過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作為職場過來人,我對她理解和懂得,工作中的很多也是欣賞的, 但安慰和建議也不是真的有效的, 人都是犯自己的錯走自己的路的。 和她交流的過程讓我想到我自己一直以來的不斷的重塑自己的路。
第一階段是自己的專業上的主動性。 比如說當孩子12歲的時候, 我開始主動交往外教。 這些讓我的英語更實在, 也讓孩子從一開始學英語就知道語言是使用的, 而不僅僅是課程。
她小學階段我們就找一切機會帶她出去玩, 她小學的老師也是很有意見, 說孩子居然請假出去玩?但我還是會時常請假出去玩, 我的工作不需要坐班, 我自己調整一下,提前把課上了,通常的做法就是周四晚上出發, 周五給孩子和自己都請一天假, 下一周一一般會盡量趕回來, 個别時間也有沒趕上的就再追加半天或者一天假。 我認為少上一節課沒損失,少出去就閉塞。 周末的課原本就是玩,那請假是理所當然的, 沒有任何負疚的。 這些外出是單位組織的, 多數是我們自費的, 比如說我們需要去昆明看長輩, 然後就順便在周邊玩了。比如說那時候香江動物園(現在的長隆動物園)才開了沒多久, 我去過,體驗感極佳,回來就極力主張他們父女也去。也有這樣的時候,啥都沒玩, 僅僅是為了住一下五星級賓館就去呆了個周末。 也真是不能小看了賓館, 星級賓館和經濟型連鎖酒店從管理上到建築設計上到餐飲服務上的不同和特點都是很值得思考和深究的。
小學除了語數兩門課程真不值得花那麼多時間。 我記得有一次孩子數學考試, 魚考了98分, 我那天有空去接她一起回家,在教室門邊等她,我偷看她在教室裡心不在焉, 而老師一直在滔滔不絕罵學生們考的不好, 發洩恨鐵不成鋼的情緒。 好不容易放學了, 我問魚作業是啥, 她說老師說把試卷再抄一遍。 我心裡暗想讓每個孩子把做錯的題重新做一遍就差不多了, 短短晚上兩個小時, 要孩子們把整張試卷都重新抄一遍也需要很多時間。這樣的教育除了讓孩子們毛糙之外還培養了什麼?!聽了一整節課指責呵斥,然後還抄一整張?當然這些我的内心戲都僅僅是我和壺老師私下吐槽的, 沒有當孩子面說什麼。 我問孩子自己錯的地方懂了嗎, 她說懂了。 我說你就隻抄做錯的題, 老師不會說你的, 省下的時間是對你認真學習的獎勵,就好比上課老師責罵的都是沒有認真學習的同學,而不是你。
初中階段請假外出要少了很多, 一個是她覺得海陸空的方式都試過了,飛機坐過了,郵輪坐過了, 旅行在她眼裡都沒有吸引力了,肉眼可見的事是她更在意考試和她在學校的生活, 但有時候也是必須請假的, 比如說她的一個外國朋友離境回美國那天, 她也是請假到朋友家去送别, 我記得那天她哭的說不出話來, 如果不讓她來現場送, 她在校就能學習了嗎?雖然在送的時候她也沒說啥話,但對她自己和對方來說來意義不同了。 她14歲的時候就獨自帶上她的兩個老外朋友去北京了。 我想起我30多歲的時候,在北京給出版社編寫教材, 有一天傍晚從賓館到西直門地鐵站出來也一時分不清東南西北,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孩子真厲害,我也真放手,她17歲就和她比賽認識的人一起去越南。
高中、大學就早已管不了了。扯遠了。
總之呢,我20歲踏上社會,從社會小白到有專業自信和職業自信,到成家養育孩子,都是積極鑽研專業知識保持專業水平,這些帶給自己的底氣和力量。 這背後的動力是責任感。 做人老師, 肯定要給孩子理解尊重和帶領,做了孩子的母親,肯定要給她我知道的最好。而要達成我自己的目标隻有保持學習和提升, 所以其實也是累的, 比如說請假外出,2004年之後我是沒有寒暑假的,我通常是清早趕回來直接去上班, 在學校工作的時候調的課是一節也不能少的, 旅行時孩子全程小大人,還要管着我們,要保持錢夠花,要保證時間足夠,但作為背後主使, 我表面看似輕松和享受, 其實也是繃緊的。
第二階段 壺老師的同事同學和朋友給我的影響。首先壺老師有很多曾經大權在握的朋友。 他一個同學曾經是回衡陽來也是市委書記接待。而女兒獨自一人有次去北京學習20天,在京期間和返回衡陽都是他朋友安排好的。還沒去之前,他朋友的手下打電話核對孩子到京的車次和接送的地點。現在想起來我們好放手, 也好不懂事吧, 僅僅是因為擔心孩子一人,還帶了20天的用品,就請朋友接送一下, 而不是和同學加深感情和交往。 其實呢, 壺老師的同學也僅僅是在派手下安排了這個事情,秘書安排司機去接,接到後見了一面,聊了一下,孩子回來說叔叔這麼大的官好有親和力啊, 然後叔叔安排一起吃飯,然後司機送去學校, 然後離開北京之前,司機接她到叔叔辦公室,叔叔給了她很難買到的軟卧車票和一些禮物,讓司機送她去車站就回來了。我想起當時壺老師的同學選的是那種北京直達長沙的軟卧車, 他的意思是讓孩子體會到火車也是有層次的, 而我們認為直達就行, 當時孩子是用原價在火車站退了,另外買了直達衡陽的車。 這是我在很多年之後因公出差坐過一次那趟車才明白對方的好意的。 而壺老師也僅僅是電話過去感謝了一番而已。
時過境遷, 我們現在才意識到在交往朋友上還是太不懂,太書生氣。以為少年情誼就可以這樣去麻煩他人的。 現在來看,我們在交往朋友上是真實的缺乏主動和功利意識, 更談不上經營意識。當初相識于微時,緣分和情份,對方發展得好,也僅僅是為對方高興,小事情覺得請對方幫一下而已, 而不是從當時的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去主動給友情之花澆水,讓對方的眼界和角度提升自己,雙方站在一樣的高度去交往。這麼多年之後來看, 其實小事情就根本不需要麻煩對方, 孩子去北京學習, 如果家長不放心,可以自己去送, 如果放心就讓她自己去, 如果希望孩子認識和交往叔叔,那更應該自己親自去,親自演示一遍怎麼交往朋友, 怎麼選禮物怎麼聯系和約定時間地點, 怎麼看到叔叔的不同我們的大世界。
在衡陽當地, 壺老師的朋友們大多有成就有情義。 當然我很少參與他們之間的活動。 但他朋友安排的一些活動和家庭飯局還是讓我們獲益匪淺。 比如說他一個同學安排我們全家去南嶽住了兩天。我以為是同學聚會吃飯爬山呢, 結果是司機聯系我們,送我們到賓館, 路上聽到他電話司機,問我們的人數。 又聽他電話壺老師說他自己不能過來了, 讓我們一家人多住幾天, 開心玩。 這些有限的接觸也讓我接觸到一些官場官員, 他們行事的底層邏輯和方式。
當然我們住在他們單位的家屬房, 所以也看過了更多的官員的日常和起伏。
2012年機緣巧合我認識了後來成為密切朋友的Y一家。 他們作為家裡有警務人員的高幹子弟和自己也有實權的人,讓我近距離地看到他們的處世為人的不同。記得當時我和他們一起去香港玩, 我也喊了女兒請假從她學校裡坐飛機來深圳,第二天一早在羅湖過關的時候大家碰頭。 孩子說以前去香港就是排隊等待過關,而這次是Y阿姨點人數,組織大家一起走綠色通道過去。
然後吃飯, 一頓飯, 花了2000多, 孩子看了賬單,說, 媽媽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是700元, 你們一頓飯就吃了我差不多3個月的夥食費?!在香港的時候, Y的一個女性朋友,帶了一把八達通卡, 發給在場我們每個人說, 這樣自己刷卡方便一點。大家要給她錢, 她說不要給,用完了卡還給我就行。 我對Y的這個朋友印象特别深刻, 總是一臉的笑。 有時候她來給我送東西, 壺老師的司機和我說,漢娜你朋友好有錢啊, 我震驚,問怎麼看出來的,司機說她開的是卡宴。 而對我來說隻是模糊知道她車不錯,但我眼裡車都是四個輪子大差不差的。
我看到Y的日常生活的細節。 比如說早餐, 她家的鐘點工是6點到家做早餐。 做衛生的鐘點工通常是上午來。家裡孩子的保姆也是反複挑選, 不管做的長久與否,她對待他們都是很信任和平等很是大氣的也很有規矩約束,好合好散的。 比如我第一次去她家,是她老公的司機來接的, 我發現司機居然有她家鑰匙, 我以為司機和他們家很密切,但我發現其實私下他們的活動司機都是不參與的。 總之我看到的更多是她在人際關系上的開放、主動和篩選意識。
第三,網絡和閱讀帶給我的影響。
先說閱讀, 我一工作就給自己自費訂了一份英語教學的國内核心刊物。另外無論去哪個城市都是必去新華書店。 對我來說書最多最時尚的書店是廣州和上海的外文書店, 我時常在各種新書面前流連忘返, 一泡一個半天,然後根據自己的經濟選一點帶回去, 很多外文書是很貴,而且書也很重。。。那個年代, 書店還都有書友卡, 到現在我還存有北京西單新華書店和廣州天河新華書店的書友卡,反而我常去的長沙袁家嶺新華書店我沒有辦理卡,我最喜歡的福州路上海外文書店也沒有辦卡。 我買的書很雜, 小說,專業書,工具書,實用興趣類書。 說來好笑,有一天我們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買了同一本小說。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其實我很少去逛書店了, 也很少買書了。 人變了, 時代也在不知不覺中變了。 閱讀的方式也變了。
生活中開始有了網絡,第一來說自己工作上需要使用語音室和電腦,大約就是1999年左右吧,第二孩子開始用電腦制作動畫之類, 2001年左右家裡也開始使用電腦和用網。 那時候很流行的是聊天室。 孩子有空就在英語聊天室當網管,在聊天室和網友們用英語聊電影和歌曲和歐美歌手。 那時候互聯網也開放的, 孩子上YouTube找她喜歡的布蘭妮的各種信息和演出視頻。 玩的是不亦樂乎。
那時候大家把網絡視為洪水猛獸, 學校裡禁止學生去網吧, 學校裡舉行《宣誓拒絕去網吧遊戲廳》的活動, 我卻對她上網給予支持, 因為我知道網絡對我也是很有益的, 那些對身體和學習有害的地方總的來說應該是使用的方式不好而已。
對我來說網絡和閱讀本質上就是提升認知、淨化能量和重塑信息結構。這樣說吧, 書籍和網絡相當于我朋友圈的一個部分,很多信息對我來說也意味着機會和思考。 讓我做事做人都能有機會脫離本能和周邊人及上代人的行為模式來思考和形成自己的模式。 閱讀和網絡讓我跳出現實生活中的浮躁和得失, 能盯着遠處的目标一點點堅持。 讀書和思考讓我發現正确的事情重複它。發現錯誤的事情避免它。
讀書讀史,神交牛人和古人,是獲取能量的一個有效方式。 從過去的事情,高手的事情中獲得俯視和旁觀視角,對比現實和自己, 獲得甯靜、感恩、利他意識、接受心态。将自己的頻率調整到能和高維力量共振的狀态,接受世間萬事萬物,接受自己,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