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媽的葬禮

我是不喜歡參加葬禮的,總感覺在那樣的場合,人的心情比較壓抑,尤其是聽到那凄楚的哀樂和肝腸寸斷的哭喪聲。但前兩天,我還是去參加了我三舅媽的葬禮。作為外甥,如果不去參加舅媽的葬禮,似乎顯得我很不通人情。所以,在世俗的禮儀裹挾下,我還是去了。

去了之後,我的心立馬被現場那肅穆的氛圍揪住。巨大的高音喇叭輪回播放着哀樂,極盡渲染着悲痛的氣氛。在場的人員很多,幾乎個個頭上纏着白色的孝布,神情凝重,似乎死去的是他們至親的人,實際上,有好些并不是三舅媽至親的人。我知道,那不過是他們為了配合現場的氣氛而刻意保持的莊重。

如果說上午的莊重是裝出來的,那麼下午的祭奠活動,則真實暴露出了有些人事不關己的随意。

感受最深的是,下午有個環節是親人圍着三舅媽的棺材轉圈。轉圈的時候,我發現,在離棺材僅僅兩米之隔處,竟然有一桌人在那兒打麻将。我總覺得,他們的娛樂活動與我們當時正在進行的悼念活動格格不入。從他們的神情來看,三舅媽的去世完全與他們無關。三舅媽去世時81歲,她一輩子不會玩什麼牌,不知道她在天上看到,有那麼幾個人在她棺材旁邊打麻将,她會作何感想。

我們這兒老人了,如果是老年人,那就是白喜事,也就意味着可以搞得熱鬧些。三舅媽算是壽終正寝,所以,表姐們請了戲班來湊熱鬧。一個下午,除了沉浮活動(我們這兒的民俗)莊嚴些外,其他活動都搞得快活得很。有敲鑼打鼓的,有獻唱的,有玩船的。而且,請的那些人在搞那些活動的時候,還會跟前來參加祭奠活動的親戚鬧着玩兒,讓親戚們撒點錢,她們玩得才更嗨一些。

我站在場子邊沿,默默看着那些藝人為了多獲得一些賞賜,極盡所能地表演着她們重複演了很多遍的節目,心裡覺得有點可笑。也許,她們也會根據得到賞賜的多少來判斷這家人的親戚是否有錢,是否爽快。如果給少了,她們心裡也會嘲笑這家親戚的吝啬吧。

對于這種熱鬧的場面,我也覺得有點好笑。人死了,怎麼能搞得像是天大的喜事兒一樣呢?實在想不明白,這樣的風俗是怎麼形成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