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40多歲才明白的道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

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強大是緣于自身強大的實力。

于是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學習新的技能。

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上限的。


像極了飛進玻璃瓶的蜜蜂,總是在不斷地“探索——碰壁——探索——碰壁“

最後在精疲力竭之後凄慘收場。

其實最可悲的是,直到死亡,蜜蜂都沒有想通

不是說努力就能成功麼,明明自己那麼地努力,為什麼輸的永遠都是自己。


《人生海海》裡是這樣說的: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放過自己

2011年9月,麥家父親去世。這成了他人生重要轉折的契機。

一向高産的他擱筆了3年,慢下來與書香花草為伴。

當他開始向内求時,發現童年灰暗的記憶,以及對父親長達23年的怨恨早已逐漸稀釋。

年過半百的麥家對人生突然有了新的領悟,他想回到童年、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于是,他執筆寫下了《人生海海》。

人生如海,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想要過好這一生,唯有讀懂放下二字。


以前的我總是像那隻忙碌的蜜蜂,把自己活成了一部機器。

想學編程、想練武術、想學書法

半生忙碌,縱然也有一些世俗的成就。

但直到一位好友在工作崗位上猝死,我才發現人生的意義——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羅翔教授說:“把你的苦難,當成人生的劇本,當作你必須演好的一個角色。”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人生不要幻想不切實際的可能性。

要把身邊發生的一切都當作人生的修行。


年輕時看西遊記,覺得為什麼要有九九八十一難的折磨,

最好是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直接到達終點,順利完成任務。

現在的我,回望一路走來才發現,那些人生的苦難都是你成長的必須。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遭遇苦難,苦難其實是上天給人最珍貴的禮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