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不疼、媽不愛、哥哥姐姐忙着談戀愛,她有一身臭毛病,也算是情有可原
小時候看《情深深雨蒙蒙》,夢萍這個角色給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 一個嚣張跋扈、性格乖戾的人,在遭遇不幸後性格才變得溫和。
可現在重看這部劇,我開始思考: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夢萍會變成這樣,真的能全怪她嗎?
夢萍生活在一個複雜的家庭裡。
媽媽精明強勢,爸爸專制易怒,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受寵的小弟。她就像夾心餅幹中間的那層餡,看似有家人環繞,實際孤立無援。正值16歲青春期的她,内心叛逆又害怕寂寞,家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着她對是非的判斷。
弟弟爾傑就是個被寵壞的熊孩子。每次和夢萍吵架,媽媽永遠向着弟弟。“你是姐姐要讓着他”成了壓在夢萍身上的大山。
弟弟要什麼有什麼,玩具應有盡有。而夢萍想要的鋼琴、風琴,一樣都沒買到。
媽媽出門也隻帶爾傑,買好東西就給他。這種明顯的區别對待,對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女來說,無疑是種傷害。
看看和如萍的關系吧。郊遊前,媽媽特意給如萍買了件明星同款的時尚衣服。郊遊時,夢萍想拍照,攝影師匆匆給她拍了幾張就去追着如萍拍。哥哥忙着給書桓和如萍制造機會,形成了他們的小圈子,把夢萍晾在一邊。後來如萍去相親,爾豪也跟着去,但沒人想到要帶上夢萍。
依萍的事更讓人心疼。依萍在陸家對雪姨無禮時,夢萍看不過去,給了依萍一巴掌。本以為是在維護家人,沒想到如萍和爾豪都責怪起她來。隻有雪姨誇她做得對,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誇獎,反而助長了她的任性。
在這個家裡,雪姨忙着私會情人,陸振華除了發火就是發火。夢萍害怕極了自己的父親,聽到樓下有動靜就趕緊關掉音樂,看到父親動怒就躲得遠遠的。
缺少父母的關愛,看着哥哥姐姐談戀愛,夢萍也開始向往愛情。沒有手機消遣的年代,一個人太孤單了。和小紀談戀愛、交些社會朋友、去酒吧玩樂,成了她逃避現實的方式。即使那次險些出事被書桓救下,類似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她需要經曆重大打擊才能真正成長。
一個16歲的女孩,在缺愛的環境中長大,性格扭曲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我是夢萍,說不定也會變成這樣。看完這部劇,讓人不禁感慨: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太大了。
- 上一篇 我的童年(30)主心骨
- 下一篇 煙火人間41心理描寫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