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十年,漸行漸遠
都說婚姻有七年之癢,今年是第九年了,早就沒有“癢”這一說,真實的情況是“沒感覺”。就像多年前的電影《手機》裡老公對老婆說的:拉着你的手,就像我自己的左手牽右手,早就沒有什麼感覺了。但是如果在你手上割一刀,我會像自己的手被割到一樣疼。
共同生活近十年,兩個人的感情,早已被柴米油鹽、奶粉尿布、工作生活的壓力…磨損耗散殆盡。激情、心動、認同、依戀…這些情感,随着各自的成長、成熟和獨立,早就不複存在了。
今天晚上,兩個孩子都睡了,我拉着老公,本想一起聊一聊。其實我自己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太自我,沒有看到對他的付出、沒有及時給予認可。所以我說,近期想買一本書,《愛的五種語言》,我們倆人一起看。你猜他說什麼?——“能不能先網上找個電子版,值得看再買紙質版?”一聽心裡就有點來氣。我說“可以啊,那你來找找看有沒有吧。”
“怎麼就成了我的事了?”
“因為是你提議的在網上找。”
“你買紙質的也可以。隻是搬家時你要負責搬哈。”
我嘴上說“不需要你搬”,心裡想“總是這樣,斤斤計較,啥事都分清你我。算計。”
就這樣,一個好好的周末晚上,話沒說兩句就開始互相指責,他嫌我亂買東西又不收拾,我靠我心想和我那些同事朋友比起來我算夠節省簡樸的了吧?我嫌他計較、一點都不理解我上班壓力大下班還要陪孩子的辛苦,還總是要求這要求那。自從有孩子以來,每次這樣的聊天,差不多的開頭,都是類似的結尾。每一次這樣的結尾,都讓我對關系更失望一分。失望是因為期望,每次這樣的不歡而散,都在降低期望。降低期望,意味着不在乎。的确,第一次,老二生病,我心急如焚,緊張到哭,他在我旁邊看手機無動于衷。我失望嗎?當然很失望。失望的次數多了,就無所謂了,反正最後都是靠自己。老公的作用,除了給孩子當爸爸,其它真的乏善可陳。
不過今天不歡而散的聊天也并不是一點用都沒有。至少他總結出,我并不是對他逆反,而是對他說話的方式逆反。具體來說就是——本來是平等和互相尊重的關系,偏要一副好為人師、語重心長提意見、教育别人的教導主任語氣。還口口聲聲說,願意指出你毛病、給你挑錯的人,是真正對你好的人。我簡直要無語了,隻能說,在如何維系人與人關系、如何讓人聽進去、接受意見方面,我和他已經不同步了。
思維方式也不同步。他一直搞技術,一直做專業研究;我已經轉了好幾次方向了,每次換方向或者崗位,都是對自我的一次剖析和挑戰。我已經把自己打碎重建叠代了幾次,他卻以同一種模式在延續。
兩人關系的改變,是從我的改變開始。從乙方到甲方,工作教會我怎麼提要求怎麼管理需求怎麼做甲方;從妻子到母親,孩子教會我太多太多,最多的是如何獨立解決問題。不會做飯,學;不懂嬰兒護理,學;不懂基本疾病護理,學;下水堵了,空調壞了,自己上手,自己上手也解決不了的,請人解決。就這樣,媽媽慢慢成了超人。對老公的要求,從要求共擔責任,變成不要幫倒忙。
以往,下了班回家,給孩子講故事做練習,完了還要伺候洗漱睡覺,累了也很煩“孩子爸爸去哪兒了?”現在也坦然了,累了就自己少做點,孩子偶爾不洗臉不刷牙就睡覺也沒什麼大不了。沒必要要求别人還惹一肚子氣。孩子已經是生命最珍貴的饋贈,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是bonus,不足以浪費情緒。
翻看三年前自己發的帖子的評論,有人說,夫妻關系怎麼維持,50%靠共同經濟利益,30%靠性,20%靠子女。有一定道理。所以嘛,感情質量這個東西,是奢侈品,不要想太多。
- 上一篇 緊急傾聽
- 下一篇 原創(幹貨)當了媽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技能那麼多!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