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經典網絡展第1156期——張九齡(唐)《感遇十二首其一》
春天,是大自然的一幅美麗畫卷,也是詩人張九齡的靈感源泉。
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其一》以蘭花和桂花為喻,展示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多彩多姿。
詩中的“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描繪了蘭花在春天裡茂盛綻放,桂花在秋天裡皎潔芬芳的美麗景象。
而“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則表現出張九齡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對生命的珍視之情。
作為唐代的詩人,張九齡的詩歌不僅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還蘊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詩歌中常常蘊含着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敬畏。
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其一》中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這些思考不僅體現了張九齡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也體現了他的詩人情懷和人文精神。
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學習張九齡的詩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注:上述文案來自AI技術)
展出内容:
張九齡(唐)《感遇十二首其一》
詩詞原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展出時間:
2023年11月22日
展出作品:
郝乙
姚淑芳
李少波
趙忠勝
劉國華
談琦英
姚淑芳
李少波
趙忠勝
劉國華
郝乙
詩詞釋文:
春天裡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裡的桂花皎潔清新。世間的草木勃勃的生機,自然順應了美好的季節。誰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聞到芬芳因而滿懷喜悅。草木散發香氣源于天性,怎麼會求觀賞者攀折呢!
詩詞作者:
張九齡,生于公元673年,卒于公元740年, 字子壽,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張九齡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绮靡詩風,貢獻尤大。著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書法作品作者介紹: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14歲始學篆刻、書法,18歲師承河北書法名家牛逍先生,現為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姚淑芳(女、湖南邵陽、1965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經濟師,書法及古詩詞愛好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業餘書法愛好者,臨帖學習書法多年。
趙忠勝(湖南嶽陽、1970年),經商,業餘愛好書法。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嶽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譚琦英(女、湖南嶽陽、1956年),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歡迎更多書法愛好者參加“書寫經典網絡展”……
- 上一篇 APP離線功能
- 下一篇 四看導員眼中的節氣人生|小雪·雪精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