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暢快,就不要太念念不忘

【原創聲明: 本文由簡書賬号禦承揚原創, Copyright (c) 彭友聰All Rights Reserved 】

近一個星期,随着項目應用的開發步入了攻堅克難的環節,下班到家後的我,居然會不自主地想起今日上班時寫下的最後一段代碼,甚至還進一步地思慮下一段代碼該如何編寫,而沒有了剛開始時的灑脫,即到公司樓下便暫時性的将工作任務抛之腦後。想來,還是自己道行不夠、修為尚淺,無法時時刻刻做到事來心應、事去心止。

下班之後,還對上班的事情,念念不忘,實際上,是在将本該明晰的公私分界線,給模糊掉了。兩種狀态的糾纏不清,往往不是導緻工作表現變差,就是導緻生活犯迷糊,或者,幹脆兩方面都出現差池。昨天,我下班回到住處,打開房門的那一刻,看到的竟不是黑洞洞的一幕,而是通明無視礙的場景,原因就在于門口天花闆上的燈在亮着。

顯然,我昨天早上洗漱完畢出門的時候,記得關了風扇,卻沒有記住關掉所有的燈。或許,恰恰是因為着急着去場地,讓我一反常态地在關風扇前打開了門,而炎夏七月的早晨是天地徹明的,也正是這門外的陽光的照入,掩蓋了電燈沒有被關掉的痕迹,而我也沒有多做檢查便匆匆關門離去。一番疏忽,不僅浪費了電,更浪費了錢。

說過日子也好,度人生也罷,我們活着的每一刻,真的很像在江面上行船。船行水上,吃水深淺與船上載重息息相關;載得多,吃水便深,載得少,吃水當然也就沒有那麼深;泛舟江上,走得快不快,既與逆水順水有關,也與撐杆的力氣大小有關,還與船隻自身載貨多少有關。所以說,快舟掠水過,慢船破浪行。

身輕矯健,自然可以步履輕盈;重擔在肩,怎得也要一步一腳印。人的負重,即有形,也無形;有形的是身軀背負的行囊,無形的是精神負荷的包袱。可歎的是,背上行囊易下,心中包袱難卻啊。問世間,執念是何物,竟壓垮無數人生。一念不滅,千千成結。執念的存在,會讓自己始終不痛快,但斬斷執念又豈是随随便便的?不然,這世間又何來的那麼多癡男怨女與愛恨情仇。

要做到及時止念,對物主非我的東西、幹系已清的事情和擦肩而過的人,都能做到不惦念、不糾結和不回想,需要一副通透達觀的思想。通透達觀得自在,因為放下無不舍、拿起無狂喜,一切任憑落花春水皆東流。通透達觀,不是全不在乎,隻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原則,給徹徹底底地貫徹了,不會為了日常瑣屑而損耗心神。市井人家的我們,并非居廟堂之高,怎麼可能事事無小事呢?

那麼,什麼樣的事情,值得自己惦念并付諸行動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四海皆準的一項,都是具體人具體情況具體回答。若此生隻為求财,那麼經世濟物便是你該念想的了;若隻求生而有名,那麼博衆出彩便是你該追去的了;若隻圖一身得全,那麼修身養性便是你該執着的了……一個人,不論做了什麼樣的生活規劃,隻要能夠聚焦心神于目标,而放下旁的一切不去念念不忘,想不暢快都難。

我一直比較羨慕有些健忘的人,更羨慕思緒輕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當年狂背詩文,落下的後遺症;還是因為長大後身體機能,進一步釋放,讓記憶力更好了;總而言之,看入眼、聽入耳的東西,沒有經曆一番歲月是不會被遺忘的。至于思緒比較重,隻能說,是因為自己“不幸”地多讀了幾本書,能看見更多東西了,這倒也沒有什麼後悔的。

好在自己儒釋道皆有,事情記着就記着,放手邊不去翻看便是了,借助自己的職業特性,這也不是很難做到的事情,畢竟,我們程序員一直都在自嘲:“十行代碼九個 BUG”。編程這一行,有太多代碼上的事情,可以分去我們大部分心神,而餘下的心神也都被吃喝拉撒所占,哪裡還有額外的心神去搗騰發黴的舊事過往。我自己更是如此,上班寫代碼,下班了也依舊是寫代碼。

學海無涯苦作舟,入了編程一行後,才發現計算機技術這座大山,可一點也不小、不矮。歲月在往前走,技術也在往新方向發展,不想成為技術落後的人,我自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程序技術學習中。每次學習,那都是手眼腦并用,真可謂是手裡敲代碼、眼裡讀代碼、心裡分析代碼,純粹到如此,哪有什麼剩餘空間供雜念萌生。不編程的時候,也不做家務的時候,我還有一篇篇文字等待我完成。像這種寫作,也是全身心投入的,也是沒有雜念可生存的狀态。

不在寫代碼,就在寫文章的我,謝絕了大多數社交,也斷絕了大多數聯系。說到斷聯,過去那種自己認為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卻輕輕松松地做到了,即對那個喜歡了很多年的女生,徹底不放在心裡。對于我這種日夜沉浸在知識、理論和技術的學習中的人來說,談戀愛真的是一件需要趁早的事情,不然,随着眼界見識的提升,怦然心動的概率就會接近于零。

對于種族來說,促成繁衍的男歡女愛等紅塵俗事,殊為重要。可,對于身為個體的我來說,這些東西都沒有得道成聖來得重要。前人可以建立自己的學派理論,身為後輩的我,又怎麼能甘于待在前蔭下,我也要開辟自己的學說和理論。自從計算機理論在心中形成體系後,結合過往就已經擁有的儒釋道思想,以及越來越理解的唯物哲學,我就形成了一種想法:将計算機知識理論融入到社會國家管理之中,尤其是要借鑒操作系統的資源調度算法,去優化社會資源分配方案。

當然了,我的學說肯定不會僅限于社會治理一方面,而是一人生為綱領、以歲月為脈絡,虛實結合,涵蓋政治、經濟、教育、民生、文化和生産各方面的,綜合型學說,簡單而言,就是一個文理工深度結合的哲學思想體系。充實的人生,是離不開文理工的方方面面的。沒有文學的支撐,絲竹管弦皆喑啞;沒有理學的滋養,前因後果亂做麻;沒有工學的成全,山河阻隔難越跨。

有此大念在心,我又何需再對其他事情和人念念不忘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