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笑格格-讀《長安的荔枝》有感
最近BOSS突發奇想,在公司倡議大家讀過的好書可以送給他,每贈送他一本好書,他獎勵一張咖啡券。
看到這個倡議的時候,我本沒有打算送,因為我平時讀書以感情、故事、曆史、文學類作品居多,他做為公司老闆,應該更喜歡經管、勵志等緻用類的書籍。可偏偏他的助理找上了我:“我看你平時挺愛看書的,有好看的要推薦給領導哦!”
這下好了,不送也得送。就在這時候,一本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唐代職場記。
這是我最近在微信讀書看的一本短篇小說,用3-4個小時一口氣看完,震撼之餘又唏噓不已。
它以大唐盛世時期一個九品小官李善德為視角,以從嶺南到長安為楊貴妃送荔枝為主線,把那個時候的輝煌與黑暗描繪得淋漓盡緻。
楊貴妃愛荔枝,世人皆知,可人們不知道的卻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背後的辛酸與無奈。
老實巴交的李善德勤勤懇懇工作數年,為了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終于在長安的郊區買下一套不算太大的房子,同時也背負了一筆數額不小的貸款。他還沉浸在買房的欣喜中,命運卻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六月一日貴妃生日,需要獻上從嶺南運來的新鮮荔枝。荔枝極不易保存,“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而嶺南距長安足有五千餘裡。這項原則上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被分配到李善德部門,而他的領導和同事設計灌醉李善德,哄他接下這項工作,而他酒醒之後卻無計可施。
當時的他,或許也是現實中的我們。為了一些“不得不”的理由拼命工作,職場如戰場,而我們單槍匹馬,隻能一往無前。
李善德懵了,他心灰意冷,想死的心都有。好友勸解:”你這職位可是欽差大臣,權力大得很啊。隻要你幹,各單位都會無條件支持你,這一路綠燈下來,你不僅可以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樂,而且還可以從中撈點好處,為你老婆孩子鋪條後路啊。“李善德轉念一想,可不就是嘛,反正死罪難逃,不妨盡力一試,能為老婆孩子留點錢也算挽回一點男人的尊嚴。而且,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于是他親自跑去嶺南,準備讓實驗數據支撐這個偉大的計劃。這期間他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而商人蘇老和種荔枝的阿僮給予他很大的幫助,李善德把他們當成朋友看待。
他利用實驗數據來測試荔枝用什麼保鮮,運到哪裡,保鮮到什麼程度,最後在阿僮的提醒下,他用”想保鮮就不要摘下來“的原則解出了這道送命題,可更難的還在後頭。
職場的黑暗就在于——不允許别人過得比我好。李善德能解,為啥你解不出?他的聰明能幹不就恰好說明了另外一些人隻吃幹飯嘛。于是搶功勞的,推責任的,派殺手的,都來了……
果不其然,從古至今的職場都是一場強者的較量。每個人都是利益的棋子,而一旦失去價值,就會恐慌,怕變成棄子再無出頭之日。所以惡性競争,相互厮殺也無可厚非。書裡說:”流程那種東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規矩”,原來強者和弱者的标簽,在當時就已經如此鮮明。
李善德拼盡全力,完成了運送荔枝這項工作,但是他并不快樂。他說:跑完這一路下來,卻發現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他失去阿僮和蘇老,而一個仆人也在關鍵時刻救了他的命,隻是為了感謝李善德曾經敬過他一碗酒。他一定在某些時刻深深思考過,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功名利祿還是親情友情?最後的最後他選擇離開長安,離開官場,來到嶺南種荔枝,也許這一刻的自由與平淡才使他真正地開心吧。
李善德,隻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名職員,就如——你我他。要用怎樣的方式過一生,我們還需要摸索着來,但我祈求,時間和經曆不要磨平我們心中真善美的種子啊!
- 上一篇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 下一篇 會議開始後,勇士們姗姗來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