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賺快錢的兩個原則:選擇關鍵場景、不過度商業化
如果将工具類型産品當作是一盤好菜的話,這就是讓吃的人開心後向炒菜的人付費,大家都得到了回報,這才是“純粹”。從産品經理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收入模式也是比較美好的方向和正向激勵。其他如廣告等總是要不停的打斷用戶體驗,看起來就不那麼純粹了。
其實這些組成部分背後,也有很多選擇。例如,如果僅僅是賣流量,要選擇什麼樣的廣告主?最早找上門的客戶中,存在着很多做銷售、賣金融P2P、養生和保健品等,這些都被抽獎助手拒了。此外,一款純工具類型的産品,如何設計廣告位置?抽獎助手選擇在關鍵場景加一些廣告位置,但盡可能不打斷用戶體驗交互的流程。“做廣告必須要有所克制。不能在用戶和産品産生互動時插入廣告,必須讓用戶有繞過廣告的空間。”
甚至,用戶完全可以對廣告視而不見繼續後續操作。但做起來其實很難,畢竟多開廣告位能多幾倍的收入,好處則是聚焦在用戶體驗上,可以提高轉化率。這兩個細節構成了抽獎助手變現的兩個原則,一是不把流量賣給不認可的廣告主,二是在盡量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開辟廣告位。這反而吸引了越來越多廣告客戶上門求合作,不僅包含美妝、化妝品類,還有一些大平台在抽獎助手小程序上做活動,共同特點都是要流量,要曝光。
而所說的“克制”另一面也表現在:抽獎助手當然也希望獲得更大、更多收入,不過這個團隊沒有投入更多資源:“這跟我們的心态、自身能力相關。一是如果業務量很大,會有客戶主動來找到我們。二是我們團隊人數不多,沒有考慮加很多商務或者銷售,也就并沒有非常有攻擊性地去大量接觸更多客戶,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去做,服務好每一個合作客戶。”幸運的是,雖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特别“死磕”的過程,也因此沒有犯特别大的戲劇性的錯誤。
- 上一篇 摘抄
- 下一篇 牛糞地裡的“别樣冒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