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歎氣”

文/端木家達

        晚上,家裡的親戚們給我做生日。我們家的Moco在大門口在地下用左右翻滾的形式迎接客人,它露出肚皮底下黃黃的絨毛,親戚們用手撸的越狠,它滾得越快,可愛極了。它肥胖的樣子,讓我産生了擔心,擔心它患上“三高”,想給它減減肥。

        怎樣給它減肥呢?唯減少它的食量。這時我想起了小時候的在鄉下見到的一種老物件叫“貓歎氣”。 所謂的“貓歎氣”,顧名思義,饞嘴的貓看着也歎氣。它是用篾編制的竹籃子,上面有個蓋,用于“三防”,防鼠、防貓、防小孩。

...

            每到傍晚,又小又瘦的小貓在村裡面到處亂跑,它們在找食吃。晚上睡覺,貓逮到了小老鼠嘶咬時,鼠發出痛苦的嚎叫聲。不管是貓還是老鼠,都瘦得很。因為,農村裡面苦,沒有東西吃,幾乎看不到一隻肥貓,是啊!人都吃不飽,還有什麼給貓吃?

            20世紀60~70年代,我喜歡養貓,家裡的小貓,總是瘦瘦的、長長的。貓也是食肉動物,那時買肉是要憑票的,有錢也買不到豬肉。為了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到下半年,爸媽才把自己家養的雞、鵝、鴨殺掉,腌起來再曬幹,慢慢吃。

        我家裡面養了3~4貓,為了防止僅有的一點鹹魚肉被貓偷吃掉了。于是。我媽把好吃的就放在“貓歎氣”裡面,還要把貓歎氣吊在房梁上。從這個角度來說,貓長得的又瘦又小,不是品種的問題,而是缺乏營養。

          進城後,我長了見識,知道了我們國家很多的文學大家也喜歡養貓,他們筆下的貓,有的異常兇殘,有的溫柔善良,有的美麗無比。在這裡,我想給大家介紹季羨林、汪曾祺、魯迅筆下貓的态度。

              汪曾祺筆下的白貓:“有一個繡墩,繡墩上一個墨綠色軟緞圓墊上卧着一隻小白貓。這貓真小,連頭帶尾隻有五六寸,雪白的,白得像一團新雪。這貓也是懶懶的,不時睜開藍眼睛顧盼一下,就又閉上了。屋裡有一盆很大的素心蘭,開得正好。好看的女人、小白貓、蘭花的香味,這一切是一個夢境。”

                季羨林筆下的敦厚的貓“虎子”:“老貓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一個角落裡,縮着脖子,眯着眼睛,渾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獨、無助的神情。”

                魯迅筆下的可惡的大黑貓:“三太太說,烏鴉都不打緊,至多也不過搶吃一點食料,可惡的是一隻大黑貓,常在矮牆上惡狠狠看,這卻要防的,幸而S與貓是對頭,或者還不至于有什麼罷。

               

              于是,“貓歎氣”不僅成為了農村關貓的工具,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它教會我們,即使是最微小的行動,也能散發出溫暖人心的光芒。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