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命運》一

看了《我和我的命運》裡的第一章,一九八二年神仙頂一戶農家生了兩個閨女之後努力拼三胎想生個兒子,結果第三胎仍然是閨女,便将剛出生的小孩遺棄了。

看到這裡覺得這個情節特别熟悉,同樣作為90年代出生的人,見過不少這種為了得兒子做出瘋狂舉措的事。

記得自家老家村裡就有過這種情形,那個時候實行的是計劃生育政策。村頭牆上的标語都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

一個農村家庭裡面有幾個小孩,政府是出台了相關政策的。若頭胎是女孩,可以生二胎,二胎生出來是女孩則沒事,若是男孩則需要上交罰款;若頭胎是男孩,則不允許生二胎,若執意要生,不論二胎男女都需要上交罰款。

在農村,那個時候養兒防老不是一句空話,而這個“兒”僅僅指的隻是兒子,女兒不算。

家裡有兒子的人在村裡面可以擡頭挺胸昂頭闊步,走路都自帶氣場高人一等。家裡生不出兒子的出門都要遭人非議,夾着尾巴做人。

記得那時候聽說很多人為了躲避村裡面的調查,出遠門去懷孕生子。生了姑娘就随手送人,生了兒子皆大歡喜,姑娘長大了終究是要嫁給别人家當媳婦的,辛辛苦苦養都是替别人養。

姑娘們的命運就是這樣被認定了,作為一名上面有哥哥,而且一出生就自帶罰單的農村姑娘,十分感謝我親愛的爸爸媽媽。

他們努力勞作,靠着一年的糧食收成和東拼西湊借錢交了罰款,才讓我不至于像有些家庭的姑娘一樣,一出生命運就既定,遭到遺棄或者送人。

文中與現實唯一不同的是“我”是被遺棄在幫忙接生的縣城醫生家裡,家庭條件富足,不愁吃穿,比自家神仙頂窮鄉僻壤的山村不知道強多少。

這也是文中爸媽引以為豪的原因,老爸甚至絲毫不覺後悔,舍下剛出生的我就離開,竟然一點也不難過,一點淚水都沒流。不知道“我”應該哭還是笑,我能想到的心情隻有哭笑不得能夠形容。

現實中那時候很多小孩還在肚子裡面時候若被診出是女孩,甚至都沒有出來看世界的機會。便是生下來也是衣服一裹往别人家門口一放,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村頭那家為了求得一兒子也為了逃避罰款,謊稱在外地打工多年不回家,實則在娘家懷孕産子。讓兒子在娘家長到十歲政策慢慢變了才接回自己家認祖歸宗。

不知道家裡面兩個女孩面對突然多出來的十歲的弟弟如何相處,如何接受,他們的心情根本無人在意。

在那個時候,讀書對于女孩子來說都是奢侈,我的很多小學女同學是那麼渴望讀書,然而卻被家裡人無視以家庭條件有限逼着她們放棄學業,拜師學藝出門打工。

封建教條式的思想對女孩的迫害遠遠不止如此,我隻慶幸自己的父母不是愚昧之人,我能和哥哥一樣享受同等的待遇,一路學習才能有如今出人頭地,過上與父母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截然不同的生活。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永遠愛你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