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心理養生:适可而止

2024年6月21日迎來了夏至,在古代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即使是到現在,在民間人們也會特别重視這個節氣,有些地方會去祭祖或去寺廟敬香祈福。無論是從飲食,還是生活起居上都會做出改變。

宋代《文昌雜錄》裡 有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如今的夏至,沒有放假,但是它仍然值得我們去了解。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也叫“晝長至”“夜短至”。

夏至這個節氣一來,我們就知道,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也就是說,陽一天比一天盛,但實際上,從這個節氣開始,陰也開始生長了一“炎炎夏日一陰生”,就是“生出來一陰”。辯證地說,陽中有陰。所以夏至這個節氣是讓我們來檢查自己有沒有用力過猛,如果我們用力過猛,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受傷害的事。

年少時,你用力過猛别人會原諒你,不與你計較,但在人生旅途中,我們要停下來檢查一下,不能總是用力過猛,犯一些錯誤。“炎炎夏日一陰生”告訴我們要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要自責,學會說不,要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是大智慧。守,并不是說不用,而是要管理。到了夏至,在夏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要管理好我們的氣,比如,當你的事業做到如日中天的時候,你要收一收,這個叫放下,是守陽氣;比如,生活中喝酒,不要人家請你,一頓坐到半夜,損害自己的身體,要适可而止,比如運動跑步,要依據自己的年齡身體而行,要适可而止。

夏至,是3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1、它是下半年開始的節點;2、它是由盛轉衰的節點;3它是夏九九(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着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開始的節點。

夏至之後除了飲食清淡,适當運動,要注重養心,适當增加靜坐冥想的時間,同時要注重自我精神調節,做到“心靜自然涼”,保持心平氣和,不暴怒,不過度勞累。

夏至的生活哲理:轉攻為守,開始守陽,不難為自己,适可而止,不去自虐,學會說不。

韋志中老師在其《與時間同行·二十四節氣心理建設方法》一書中也給我們開出了一個心理養生處方:

主題:小道消息秘籍

在6/21一7/5号夏至節氣時間内:

(1)向兩三位工作中的同事悄悄傳遞上司對他們的贊賞。

(2)給妻子悄悄傳遞婆婆誇獎她的話。

(3)給丈夫悄悄說嶽母誇獎他的話

(4)給孩子悄悄說老師表揚他在學校的好行為。

傳遞這些正能量消息時,分享當下他們的情緒變化及事後效果。

也歡迎回來反饋和評論,加油!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