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亞,一個創新的歐式小鎮還是一個現代的“楚門世界”

阿那亞是秦皇島市昌黎黃金海岸的一個海島社區,擁有自己獨立的海灘,更有自己獨立運營的一套社會規範:社區内有三條免費巴士線路,還有社區内相距較遠地區的往返穿梭巴士;有十來個自己的食堂,被外界譽為物超所值的良心食堂,供應的食物質優量足;有自己的商業,酒店、民宿遍布,中外餐廳、咖啡廳随處可見;有自己的文化、藝術,其在沙灘上建起來的孤獨圖書館、西式教堂、美術館及其藝術館更是聲名顯赫;各式廣場、鄰裡中心散布其間……每年夏天,各類活動更是應接不暇,演唱會、戲劇節,甚至可以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迎接海上日出,明星大咖也是來來往往頻繁出入。據說,夏季的阿那亞也是年輕人偶遇明星偶像的絕佳場所,比如,前幾年,李健就在這兒舉行了一場演唱會,一衆明星大腕助威絡繹不絕,比如今年的戲劇節,姚晨以朗讀的形象出現,林更新居然在某場戲劇現場成為了鄰座,章子怡則悠閑地在某咖啡館被偶遇……

...

充滿生活氣息的社區


阿那亞也是一座與世隔絕的“桃源島”,是年輕人傳說中“楚門的世界”,因為,若是沒有“導演”的安排,這座島并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出入的。阿那亞的每個大門口,都必須出示你的身份碼才能進入。這個“身份碼”是最好用的通行證,“島”上的各大食堂也必須憑身份碼才能進入。獲得“身份碼”最便捷的途徑便是成為它的居民。當然,動辄三五萬一平的價格并不是我等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另一種獲得身份碼的途徑便是入住“島”内的酒店、民宿,一晚的價格大概在2000元左右,也是令我等普通人卻步的。

前些年,“島”上聲名顯赫的孤獨圖書館可以提前一周免費預約,這是我等普通人免費進入“桃源島”的唯一途徑。今年這個免費預約變成了提前一天預約,而且,名額是靠搶的。另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其中的藝術館、美術館可以買票參觀(好像是200元一張門票),憑票可以直接登上這座“桃源島”,并在其各大食堂就餐。當然,戲劇節時,憑當天某場戲劇的門票也是可以登島的。

三年前的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們預約了免費的孤獨圖書館,順利進入了阿那亞社區。但那天,先生因為鬧肚子,進入社區就在一家咖啡館坐着,動彈不的,隻有我和女兒頂着烈日去看了孤獨圖書館和附近海灘的西式禮堂。

孤獨圖書館是建在離海水幾十米遠的沙灘上的一座小型建築,大約兩層樓高,一層有少量圖書陳列和閱讀空間,二層靠牆是一排書架,旁邊是寬闊的通道,通往面朝大海的落地窗前,不少遊人排隊等着打卡拍照。一層通往二層是開放式的落地台階,人們三三兩兩地在台階上歇息,并不見有人閱讀。人們在書架前通過,也隻是匆匆浏覽一下書名。當時,女兒有些失望地說:“這也可以稱為圖書館?城裡的哪個書店都比它大多了。”當然,并沒有查過這個所謂的圖書館到底有多少藏書,叫“圖書館”不過是個噱頭而已,其真實的作用應該是建在沙灘上的一處網紅建築。

離孤獨圖書館不遠的是同樣建在沙灘上的西式禮堂,同樣并不大,外形為三角四邊形,參觀者隻能走過沙灘上長長的步道,登上三角形的底邊,看看外觀,隻有業主可以入内參觀。

...

建在沙灘上的孤獨圖書館和西式禮堂


三年前的參觀,因為先生的緣故,就這樣草草束了。

今年,阿那亞的戲劇節6月20開幕,我們陪着閨女20日就到了秦皇島市,依然是住在朋友南戴河的公寓裡,每天往返兩趟,驅車近半小時,接送女兒往返阿那亞社區參加戲劇節活動。

先生因為三年前的緣故,執意要再進一次阿那亞,可我在在預約的小程序裡,一直找不到孤獨圖書館的預約。有朋友說,現在的孤獨圖書館不好約,隻能提前一天,9點開出搶約。我訂好鬧鐘,打算第二天進去搶搶看。那邊,女兒說話了,戲劇節時間,孤獨圖書館關閉,停止預約,因為,那邊被改造成一個劇場了。同時,女兒表示,她有參加戲劇節的同伴在社區裡拼房租住(一套兩居室的民宿,四個小姑娘拼,每人每晚400元左右),看看哪天借兩張門票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

果然,前兩天,女兒借了兩張門票,我和先生得以再次進入阿那亞社區。那天,天公也很配合,隐去了夏日炙熱的太陽,代之清爽的海風和綿綿細雨。我們打着傘,細細地觀賞着這平日裡難以企及的“桃源島”。

我們從南1門進入,因為,這幾天的時間,女兒已摸清南1門進入的人少,停車場大,還免費。前幾天接送女兒時,北1門、北2門、西1門、西2門都走過,車流量很大,不好停車。南1門驗票也比較馬虎,瞥一眼門票的日期,對了,即撕票角進入。女兒說,她從西1門進入的那次,驗票員翻來覆去地仔細查看票面内容,還問她要訂票信息,女兒表示朋友幫忙一起訂的票的才作罷放行。

南1門進去,左手邊即是社區巴士站(C線),沿途經過聆海東站、聆海露天泳池站、聆海西一站(海客廳),我們在第四食堂站下車,先放松一下自己,再去體驗食堂的美味。食堂有點類似大學食堂,各式菜品一溜排開,自己拿着托盤随興取,或者人多的話,可以門口推一輛可放置菜品、托盤的兩層推車,取完食物,另一側結賬。結賬時要查看身份碼或票據。擺放食物的對面一側是現做區疫,有各種水餃、面條、米粉等。我要了份牛肉米粉,女兒要的是一碗牛雜面,外加一個肉夾馍,她爸要了兩份小炒一個雞腿一小碗米飯,一共消費108元,開水或清湯免費。每一種食物量都很足,且貨真價實,确實如傳說中的“很良心”。

吃飽喝足後,女兒充當導遊,帶着我們往北而去,經過安靜别緻的别墅區,進入其藝術廣場——如今的戲劇節大本營。其間,她爸幾次急切地要朝海邊走去,都被女兒以“出來玩就要聽導遊的”而制止。

戲劇節大本營的布置很适合年輕人的審美,路口用竹或是原木搭了個簡約的門,上書“阿那亞戲劇節”幾個大字,進去後,場地裡散亂而有序地散布着裝飾汽球和一些戲劇名家的簡單塑像及其名言,有些塑像旁放有一張小圓桌和一個高腳凳,遊人可以坐在那兒,仿佛與名家隔桌而談,形象而親切。一側以黃色為主,搭了個小舞台(裝飾,演出并不在此),兩側的文案還算有特色:一半戲劇一半海水;常規、例外。擡頭,不遠處,A劇場的牆上畫着莎士比亞的頭像。

繼續往裡走,發現其不少建築物的牆上都繪有名家的頭像或名言,比如,莎士比亞的“例外證明了規則”;比如,艾米莉·狄金森的“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這些還是很有特色的,處處充滿了文藝的氣息,很有某些歐洲特色小鎮的範。隻是,不知這些名家頭像或者名言是牆上原來就有的,還是為戲劇節臨時繪上去的?

...

戲劇節現場


一路上,女兒又介紹了一些特色的網紅小店,比如在海邊草地上以一棵紅蘋果的形式出現的“Tagi.”,還有購買某款咖啡就贈送一個戲劇節定制帆布包的某咖啡館,仍在營業的面朝大海的置業中心……

繞到海邊,我們從南往北走,這邊,巨輪“拖拉機”将快艇拖入大海,然後又将歸來的快艇從大海拖拽上岸。有趣的是,有遊客要上下快艇時,快艇居然不是下錨固定,而是靠一排穿着防水衣的人牆拽住快艇;那邊沙灘上一字排着一長排的秋千,坐在秋千上,看海浪就在腳下一次次地親吻着海岸,别有一番情趣;沙灘上停着的類似和諧号車廂的是救護室,裡邊有值守人員和不少救護設施……

不知不覺,夜色已漫漫籠罩下來。女兒帶我們到第二食堂簡單吃了點東西,就匆匆奔赴劇場了,當晚,她有兩場劇要看。留下我和先生繼續欣賞夜色闌珊的阿那亞海灘。

我們從第二食堂所在的鄰裡中心直接去了海灘禮堂。禮堂旁邊,保時捷搭了個活動蓬,配合着藍紫色的燈光,年輕人邊刷着手機邊排着長長的隊伍。問了安保人員,才知道他們在排隊簽到打卡,領取禮品。旁邊的禮堂被這邊的燈光映照成如夢如幻的紫,在暗黑的大海背景下,倒是增添了不少韻味。

再往前去,就應該是孤獨圖書館了。先生這次來,最惦記的還是上次沒能參觀的這個圖書館了。可是,好像有什麼不對,前方有音樂聲傳來,隐約看見光亮處有一排排的座椅。走近了,才想起來,女兒說過,孤獨圖書館旁邊搭了個露天劇場,女兒前一晚的劇就是冒雨在這兒看的。此時的孤獨圖書館一點也不孤獨。

近前,檢票口一位工作的小姑娘滿臉甜甜的笑容,傾身指着不遠處沙灘上那幢灰色的建築,告訴我們,那就是孤獨圖書館,戲劇節期間閉館。小姑娘最後還為我們的遺憾而抱歉,真是個能替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好孩子。

至此,我們又一次“阿那亞小鎮遊”順利結束,或者說,我們從“楚門的世界”回到了現實的世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